标签:
福建土楼云水谣和贵楼怀远楼古树跟我一起去旅行梅林镇刘哲 |
分类: 中国内地 |

【云水谣】的名字我想很多人并不陌生,一部电影火了一个古镇。我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也许是题材的缘故,也许是演员的缘故,但是对电影的拍摄地我还是充满好奇。
云水谣古镇原来并不是这个名字,叫梅林镇,很美的名字,恰巧一个朋友的名字叫梅林,性别:男。呵呵!
为什么改成现在这个名字,我想大家都明白是什么原因,改一个名字,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变化,我想更多利益也会有更多的弊端吧。
由于路线的原因,我们并没有先到云水谣,而是先去了镇上的【怀远楼】,镇上的【怀远楼】和【和贵楼】都是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南靖的【怀远楼】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建造,是一座保存非常完好的圆形土楼,至今还有很多人生活在这里,这座土楼是可以上去参观的,需要给这里的住户5元钱,收费合理,毕竟我们的参观打扰了她们的生活。她们应该还是客家人的后代。
▲【怀远楼】正门,保留这繁体字的文化。
▲【怀远楼】热情的住户会先带你去最土楼上方最中间的位置,告诉你这里是拍照最好的地方,然后就离开,让你随意参观了。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土楼的楼梯共有四个方位可以分别上下楼,设计的非常合理,我想如果失火,逃生出口也很多。
▲【怀远楼】内部,瓦片上晾晒的青菜,是要腌制咸菜用的主料。
▲【怀远楼】内的主人,依旧是淳朴如初。
我问导游现在这里住的人多吗?她说:现在更多的年轻的人都出去闯荡了,不愿意留在这里,现在住的更多的是老人和孩子,而且,现在的年轻人如果没有房子是娶不到老婆的,在福建当地重男轻女的风俗依旧保持着,她们家就四个孩子,妈妈一年生一个孩子,她是老大,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小的时候她们也是住在土楼里面的。现在搬到自己盖的新房子生活了,四个孩子已经都上班了。我不知道将来土楼会是一番什么样子的景象,是不是都已经无人居住,被围栏保护起来,再次的与久远的文化告别。
▲【怀远楼】不远处就是【云水谣】,这是刚进镇口的桥上看对岸的古镇。因为下雨,河水已经浑浊,远处就是千年的古书,据说已经有了1000多年的历史了,远处的看上去,很像西兰花有没有?哈哈哈~~,在树后面的水车,就是拍摄【云水谣】时候搭建的,那是电影秋水的家。【云水谣】古镇里面一共有13棵古树,我和其他两位从上海来的小夫妻一起在古镇中寻找,想找到那13棵古树,最终由于时间的关系只找到7棵。
▲古镇内的防火标语,很有意思吧!“谁失火,谁坐牢”。
▲古镇内捐款的明细,公开透明
▲处处都是古老的土楼
▲这是参观【云水谣】的最后一站【和贵楼】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又称山脚楼。【和贵楼】其实就是在古镇的另一端,下车的时候又开始下起了小雨,说起这座土楼,和其他土楼最大的不同就是建在沼泽地上,我们刚进院落的时候,导游指着后墙让我们看,楼梯已经开始向里面凹陷了。【和贵楼】从字面上大家也知道了,一家人以和为贵,住在土楼里面都是世世代代一家人,一个姓氏,祥和、安宁的气氛。【和贵楼】也是所有土楼里面最高的。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土楼内有两口水井,进门的右手边的井水混浊发黄,而进门的左手边,相隔只有十几米,井水却清澈无比,可以看到井底和井底的鱼。很奇怪吧!在我们观看的时候,主人突然落下水桶去打水,速度娴熟,转眼的功夫已经倒入锅中了。还有就是,导游让我们站在院子的中间跳,能感觉到地面在动,因为是沼泽地的缘故,很有意思,大家一定要试试呀!
▲【和贵楼】一共五层。21.5米,福建土楼里个头最高的。
▲最后上一张【云水谣】的河水吧!结束福建土楼的游记。从南靖土楼回到厦门已经是晚上7点半了,因为下雨又下雾,所以车程时间长了大概半小时,然后旅行社会按照地图的顺利把所有的旅客送到宾馆。
总之这次土楼之行让我很满意,虽然时间有点赶。但是对于一日游能看到这么多,了解这么多已经很高兴了。有的人会很在意一日游的餐,八菜一汤,其实常旅行的人应该知道,那只是填饱肚子的事情,别太看重这方面了。提醒大家的就是因为是山区,时常下小雨,一定要带伞。最后就是一定要心情愉快,旅行最重要的就是心情,和什么人一起上路,或者自己旅行都要保持好的心态才能留下美好的回忆,哪怕没有自己的照片,因为一个人旅行,所以没有自己的照片,有个伴当然最好喽~~
前一篇:【福建】田螺坑土楼群——四菜一汤
后一篇:【厦门】相见时短。回忆悠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