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2009-03-18 19:14:02)
标签:

婺源

彩虹桥

卧龙谷

灵岩洞

江西

旅行

旅游

思溪

延村

南昌

分类: 中国内地
早上7点起床吃饭,晚上睡的很舒服,詹师傅做的粥很好吃,还有自家的咸菜和茶鸡蛋,吃饱后8点准时出发。因为我们是住在清华镇,离彩虹桥非常近,由于附近要路过一个菜市场,里面人非常多,而且在彩虹桥有个不太好的霸王条款,只要车在这里下人,就要收钱,不管你是否在这个停车场停车,无奈师傅只好给钱。

彩虹桥横卧于清华镇上街,初建于宋代,以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而名。桥长140米,桥面宽3.1米,四墩五孔,由11座廊亭组建而成,木板铺设桥面,木椽青瓦结顶,廊亭两侧有栏杆和坐凳,供行人观赏憩息。彩虹桥给人的感觉不错,如果人少就更好了,水面上飘散着雾气,犹如进入了仙境一般,远处的白色村庄映衬着水面,象极了水墨画中的情景。好美... ...我们在河旁边找到了一条小路。正好爬上去通往油菜地,那里可以看到整个彩虹桥、山脉、河流和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朋友们都狂拍照片。沿着小路最后在回到桥头,本想在水面上的石头上行走,但由于上游水库放水,水位上涨导致淹没了石阶,只要作罢!

参观完彩虹桥,下一个目的地石大嶂山卧龙谷,一路上到处是碧绿的河水,青色的山脉,太幸福了。阳光温暖的从车窗透进来,微风吹着我们每个人,笑脸盈盈。

到了卧龙谷,我们分两组不同进度上山,预计2小时来回。约好12点在山下汇合。因为我经常爬山的缘故,这里的景色与黄山脚下的情人谷,还有焦作云台山的潭瀑峡极为相似,经常爬山所以对于这样的难度觉得很简单,也不觉得累,也跟自己每天爬16层的楼梯有关系,坚持锻炼,就不会觉得很辛苦。到达山顶的箜篌桥(乡村电站)的时候时间已经是11点20分了,山上还有两个瀑布,一个是大龙瀑一个是白龙瀑,我们由于事先约好了12点集合。所以放弃了上面两个瀑布,在箜篌桥(乡村电站)这个地方往下面走300米的地方,可以等这山里的班车下山,是免费的,车子停在距离山脚下还有段距离的地方放下我们,然后继续走下山去,这时候时间大概11点40分,到达山脚下正好是12点,在车里等候另一个组人员的到来,在这期间我还买了当地《查记酒铺》的杨梅酒,打算晚上请大家喝上一杯。另一组队员由于不经常锻炼,导致1点才安全到达山下,唉!城市里呆久的人久是这个样子了,大家一定要坚持锻炼才行呀!

下一个地方是灵岩洞,这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是国家森林公园,以溶洞、古村为主要特色,这一带有三十多个溶洞,自唐宋以来就是游览名胜,各个溶洞内留有古代名人的刻墨二千多处,其中不乏朱熹、岳飞、宗泽等名人。导游会安排组织到达一定人数后分时间段进入洞内,以免游人太多拥挤,还要坐船出来,因为第一次进入这样的洞里,还是觉得不错的,由于里面有些昏暗,地面还有一些水,很容易滑倒。湿度也很大,导致背后怕凉的我,一阵一阵背痛。出来后在太阳下晒了好久。

时间很赶,马上要送走三位朋友,上海两位要乘坐晚上5点的汽车回上海,另一位要赶去景德镇坐晚上的飞机回京,赶快送她们去婺源的长途汽车站,到达后匆忙合影,我和叶子拥抱送别,相信很快还会再见面的。
送走她们之后我们去了思溪延村,景区入口按指纹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的手指怎么了,怎么弄也不通过,换了几个机器也无效,最后工作人员也无奈了,让我进去了,朋友们笑说我人品有问题。晕!大喊冤枉!
延村中保存有商贾建造民居56幢,多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建筑体风格大同小异,多为一层至三层穿斗式木构架,四周风火山墙围起,大门为石库门坊,水磨青砖门面。平面布置常为三开间,内分前厅、后堂、厨房,前后均有浅天井。为省古建筑群重点保护村。这时候的延村,太阳已经开始准备要下班了,村庄安静祥和,因为周末来旅行的人几乎在这个时间都已经离开婺源了,才可以见到这样的景色,青山环抱,落日的余晖撒满遍地的油菜花,村民在溪水旁洗菜做饭,一派田园景色。走在巷子里,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看到墙壁上映射出自己的影子,真是安静,安静的让我想停下脚步在这里坐下,不想离开.......可时间继续,让我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

日头已经到了半山腰,赶到思溪的时候,天色已晚,下车的时候遇到好多女孩,跑过来说是否需要小导游,她们甜美的声音让我感觉那么的柔美,我们询问了价格,说是10元,可是孩子们都举手说希望能请到自己讲解,朋友出了一个主意,说:“你们石头剪子布吧!这样公平些。”一个穿粉色衣服长发的女孩最终成了我们最后一站的小导游,我们很开心能请到小导游,她长的很美丽,说话清晰甜美,让人心情舒畅。小导游讲到,思溪以前叫泗水,但是由于住在这里的村民大多姓俞,俞的谐音为“鱼”,而泗水的谐音为“死水”,鱼儿不能活在死水里呀,所以改名为“思溪”有溪水河流之意,村内的古建大多为明末清初时期,旺时达七十余栋,现有三十余幢,其中“敬序堂”大屋,建于清雍正年间,房屋由庭院、正厅、后堂、花厅、厨房、花园等组成,占地面积一亩多,客馆的建筑雕刻精细完美,厅内为长方形藻顶,古色古香,是《聊斋》主要外景地,聊斋拍摄夜晚门吱吱作响鬼的声音,确实是那里门真实的声音,在这个已经日落的夜晚,听上去确实恐怖。更为罕见者,看到了96个不同字体的“寿”字组成的“百寿图”,分别镌望在十二扇扇门的中间,
其余3个寿在厅堂内三个方向,可后人一直没有找到最后一个寿字,结果有国外记者在天空上俯拍整座房子的时候发现,房子的整个布局就是一个寿字,堪称一绝,厉害厉害呀!参观完之后给了女孩导游费,她非常开心,我们问她为什么不上学,她说是周末不用上学的。真好,周末也可以自己打工赚钱了。

思溪我很喜欢。总的说下来,婺源不错,但强烈建议人少的时候来,才能真正体会到真正的农田味道。
回到清华天宁居已经很晚了,詹老师一直等我们回来,因为说好了在他家吃他做的农家菜和自己养的鸡,味道真是好极了,强烈推荐去的朋友一定要尝尝他亲手做的炖鸡,鸡汤很美味!还喝了中午买的杨梅酒,好喝!美食美酒超赞!~~~晚上洗了热水澡,好好睡上一觉。

16日一早我们就出发去景德镇了,其它朋友也都没有去过,想去看看出名的景德镇,外加购物,我因13日提前逛过,所以带她们去一条非常古老的陶瓷一条街“樊家井仿古街”大家都有些收获,然后在景德镇吃了中饭,终于喝到了南昌8度啤酒,味道很淡很清爽。然后开车前往南昌,南昌唯一给我的印象就是她们的八一大桥,上面有黑猫白猫两个雕塑。因为在车上,没办法下车拍照,据说是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才是好猫。哈哈哈!有意思!晚上吃了当地《绝味》的辣鸭脖子,真是辣呀!不错很好吃。晚上坐8点的飞机回京了,犹如梦一场,就这样回来了,那山那水难忘怀......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我们住的清华天宁居,走的时候忘记和詹老师合影了。留下联系方式,有去的朋友联系吧!
(江西婺源清华镇东园村98号.0793—7242945 手机联系:13870342218 詹老师)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清华天宁居院子里的鸭子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雾气笼罩得清华镇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彩虹桥内得景色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从小路上去,看到近处得油菜花和远处的山脉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远处的彩虹桥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近处彩虹桥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大嶂山卧龙谷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清澈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走过的山路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灵岩洞内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文人墨客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灵岩洞经典处,熔岩梯田。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坐船时拍到的上方的熔岩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延村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一同晾晒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我的影子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这家住着一位80岁的孤寡老人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希望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安逸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延村山水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日落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厅堂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对视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光芒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椰子树的影子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夕阳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财神到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玩耍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可爱的猫咪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思溪烤火炉的花猫

【江西】婺源。彩虹桥。卧龙谷。灵岩洞。思溪延村
南昌8度,比较清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