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灌篮》:一部值得一看的“烂片”

(2008-02-10 00:12:10)
标签:

娱乐

大灌篮

周杰伦

贺岁片

长江七号

分类: 评论评论
《大灌篮》:一部值得一看的“烂片”晚上去新世纪看了《大灌篮》,看完颇有感触,随便说说。
1、不明白为什么内地片方要把好端端的《功夫灌篮》改成《大灌篮》,起码在片名上就削弱了卖点。要知道,这部电影卖的是周杰伦,除了打篮球,粉丝们同样希望看到他耍功夫,从某种意义上说(周杰伦曾说过梦想演功夫皇帝李小龙),杰伦耍功夫比杰伦打篮球更有卖点;

2、凭借《一石二鸟》,台湾导演朱延平被内地媒体记者和影评人戴上了一顶“烂片导演”的帽子,带着这种心态去看《大灌篮》,你可能会发现朱延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烂——虽然片中不乏让你匪夷所思的弱智情节。但是我并不认为这说明朱延平的导演水准进步很快,而是因为有了赵小丁、程小东、奚仲文、陈顾方这一班幕后大腕的集体力挺——虽然这么说显得我有点不厚道;

3、《大灌篮》是周杰伦继《头文字D》、《满城尽带黄金甲》和《不能说的。秘密》之后,主演的第四部影片,我们先看三个方程式
周杰伦+刘伟强+暑期档=6300万
周杰伦+张艺谋+周润发+巩俐+刘烨+贺岁档=2亿8
周杰伦+自导自演+文艺片+暑期档=3700万
这三个方程式已经说明,周杰伦是中国内地市场上不折不扣的票房明星,那么这一次的《大灌篮》,也是最简单的一次方程
周杰伦+春节档=?

4、媒体喜欢PK,PK才有噱头,才会吸引人,先是《投名状》PK《集结号》,再有《长江七号》PK《大灌篮》。其次这个PK好无聊。除了档期相近,真的毫无可比性。两部影片的题材不同,投资相差一倍,非要生搬硬套两部影片的主角都姓周都不算数(星爷这次是配角)。至于票房更是没法比。《大灌篮》的主力群众是Teenger,《长江七号》则是广袤土地上的无数星粉和喜爱七仔可爱造型的一家三口,观众群就差了重量级;再说,《大灌篮》也不可能像《集结号》那样,讨某位领导开心,造成各地包场“学习”的连锁反应,本身就后起片,直到今天我看片的影院排片数量仍然是《长江七号》占优;
《大灌篮》:一部值得一看的“烂片”                 (后面一张剧照上三个广告,很弓很虽吧!)
5、但《大灌篮》并非没有优势。比如海报下面那一排赞助商的LOGO就看得我直流口水(太没出息了)。周杰伦打的篮球和穿的球鞋都是德尔惠的(就是那个德尔惠,On my way,央五体育新闻前常播的),陈柏霖开的车是POLO新款的城市越野(大众公司还买了影片前的贴片广告),阿sa发短信时用的是中国移动的飞信,手表的牌子是Elleses,比赛现场的广告牌是剑南春(这个有点搞,这个白酒品牌开始将目标受众对准年轻人了吗?)和芬必得,,看剧照周杰伦球衣上的广告是M-zone,另外,片中还两次出现Absolute Vodka,一次出现Jack Daniel's,不知道是不是也掏钱了。另外,靠花钱买走《大灌篮》网络支持的X狐网最终一个镜头也没在片子里面捞着,真是。。。哎。。。不说喽;至于《长江七号》,真是不明白,咬着后槽牙让Acupuncture这个英伦潮鞋“插入”影片,可怎么也不见各地宣传时用呢?你看人家周董,首映式上耍篮球,Deerway,多明显的标啊?再说那个七仔,多少人想在走出影院时买一只带回家,可啥后产品也没见开发,我不相信星爷没想到,一定又是星辉海外在版权费用上耍鸡贼,跟授权方谈崩了(怎么星辉就给我落下这么个印象呢?);

《大灌篮》:一部值得一看的“烂片”6、最后说说对这部影片票房的预测。这绝对是一挨砖的事儿,中国内地的电影市场就是一个“潘神的迷宫”,所谓的预测基本都是胡蒙。不过胡蒙也有胡蒙的逻辑哈,我概括《大灌篮》是一部有品质的“烂片”,有春节档这么一个好档期,有又耍功夫又打篮球的周董领衔主演,有足够过让你忍俊不禁的弱智桥段,还有不能不提的,善良加无知加不可预见的中国电影观众逢年过节就给国产“烂片”捧臭脚的优良传统,算算整个2月也没啥大片能再在票房上掰掰手腕了(也许在北美惨败的《尼斯湖水怪》算一号),《大灌篮》还将在相当长的档期里和《长江七号》一块儿往前冲,预计最终票房在7000万到1亿之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