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1日,“访源头 探真相
树信心促消费‘肉鸡养殖与消费安全’论坛暨消费者探访日”在京召开,新华网现场直播。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宫桂芬发言]
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刚才几位领导和专家都讲到,鸡肉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在肉类消费中比例在增加,对改善国民的膳食结构,增强国民体制起到重要作用。国外讲长肌肉就吃鸡肉,这句总结非常精辟。随着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关注。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会上流传着“肉鸡生长快、鸡肉多是激素的原因”这种说法,鸡肉中含有大量的激素,导致儿童性早熟,还有报道称中国人爱吃鸡翅、鸡腿,所以专门培养长了六条腿六个翅膀的鸡,这些不实报道引起了消费者德尔恐慌。
这些“激素说、怪鸡说”在无形中误导了消费者,不少消费者相信了这些传言,甚至向周围的亲友传播,使得不少消费者对鸡肉消费产生了抵触情绪。我们为了澄清事实,正确引导肉鸡消费,决定找国内权威机构进行检测,召开了多次会议,从协会的角度询问企业喂的鸡到底有没有激素,经过科学分析得出并没有加激素,但消费者要依据,于是我们就请国内最权威的机构进行鸡肉激素含量检测。
去年9月份,我们协会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商议和讨论了关于科学检测鸡肉中激素含量的方案,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于10月份出台了检测最终方案。首先对肉鸡进行采样,我们没有跟政府、企业、销售厂家进行沟通,由中国畜牧业协会指定协会禽业分会的专职工作人员负责,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10年10月27日—11月8日期间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大型批发市场、超市以及肯德基、麦当劳等餐厅以一个普通的消费者的身份随机采购市场上的消费较为普遍的白羽肉鸡产品,共涉及12个品牌,包括10个公司品牌,两个超市自有品牌,以及肯德基、麦当劳餐厅食品,共计27个样本。从样本看,一个点一般采两个样本,一个是鸡翅,一个是鸡心,有北京昌平水屯农产品批发市场、北京乐天玛特超市,北京家乐福超市,还有上海中心农贸批发市场、上海华联超市,广东的麦当劳,广东家乐福超市等,共采取了27个样本。
我们以中国畜牧业协会的名义,委托国家权威检测机构,当时选择了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针对以上27个样本进行了全面定性、定量检测。定性就是有没有激素,如果有的话是多大的量。检测激素包括可能具有增肥、致癌效果的雌激素类、孕激素类、合成类固醇类等进行了检测。去年10月23号出了检测报告,一个样品出两份报告,从这个表格上可以看出来,一号样品没检测出来,二号、三号、四号、五号、六号、七号,27个样品检测报告显示,在27个白羽肉鸡样本中,这32种激素含量均在测定底限以下。结果出来以后,我们仍不确定,因为32种激素都没有检测出来,于是又邀请到农科院检疫院等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对样本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估,他们一致认为检测结果是真实可信的。
事实上中国与美国等其他国家在白羽肉鸡出栏的时候控制基本是一致的,因为我们的品种、技术大部分来自先进国家。肉鸡之所以出栏早、生长快,主要是得益于现代化的育种技术、高水准的饲养管理及全面均衡的饲料营养等综合养殖技术,并不是激素催生的结果。社会上之所以流传鸡肉含有激素的说法,是因为多数消费者不了解现代肉鸡养殖生产这门科学,不了解到肉鸡生产性能的提高是诸多国内外育种公司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根据人们对鸡肉的大量需求而对肉鸡品种进行长期不间断选育提高的结果。我这次就是把这个结果再次跟大家公布。谢谢大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