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瑞为何要买“猪肉”?

(2017-11-25 23:59:06)
标签:

杂谈

看到了《万历十五年》编辑徐卫东回答其为何将黄仁宇书中的“海瑞买猪肉两斤”修改为“海瑞买肉两斤”,虽然真诚,但实际上转移了问题,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中国古代一般以吃猪肉为准,到市场买肉,如无特别指明,一般指猪肉。作为农业民族,吃羊肉和牛肉都较少,且牛羊肉较贵,而海瑞为其母如果特意买牛肉或羊肉二斤,作者一般会予以注明。中国古代文言文求简,在不会引起误解和歧义的情况下,文字往往简省,比如买肉两斤,一般会理解成买猪肉两斤,古人知此大语境,不会令读者有歧义,故不需特别说明,但吃牛羊肉较少,如果是实际购买了牛羊肉,而不注明是牛羊肉,就违背了一般公认无歧义的情况,从古代史家的严谨来说,一般不会如此。

2.黄仁宇先生虽猜测海瑞非汉族,但这只是猜测而已,比如鲜卑族以前不是汉族,但在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后,发明了一些新的姓氏,这些姓氏虽然可能可以追溯出其鲜卑的世系,但汉化以后,他们已自认为汉族,如果我们现代学者还要对唐以后可能有鲜卑血统和世系的家族和个体,都硬要给他们追认一个鲜卑族,这就很荒唐,在中国古代,身体是个体认同或族群同化,没有当代中国的一代为某族,就世世代代为某族的情况,而且因为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不但固化其少数民族认同,还会吸引汉族加入少数民族身份。在古代,很多少数民族都已经自觉认同汉文化,他们在情感和文化上已经是汉族,如果像现在的被民族意识强化的部分学者那样,是不是应该再按照 中国的历史源流追溯出唐宋以后的鲜卑族、匈奴族来?

3.黄仁宇先生无疑是考虑了一般买肉就指买猪肉而无需在文言文里说明是买猪肉的习惯,虽然他可能认为海瑞的祖先是来自于北方胡人,但黄仁宇先生并没有说海瑞就是胡人,毕竟海瑞已经着汉衣冠,习汉俗,在文化意义上是完全地道的汉人。这也符合孔子说的“夷狄入于华夏,则华夏之;华夏入于夷狄则夷狄之”,这里的夷狄是中性词,比如现在有的人改为其他民族,其血统里虽然有汉族血统,但他的子孙却成为少数民族了。海瑞虽然祖先(只是猜测)可能有胡人血统,但他本人与汉人无异,也即为汉人了。

4.《万历十五年》编辑徐卫东在说到为作者校稿,有些方面可能是当予以肯定的,但就黄仁宇先生这本书来说,就无权擅自改动,因为黄仁宇先生既猜测海瑞可能有北方胡人血统,但同时已经完全认识到海瑞是完全的礼乐衣冠文化习俗意义上的汉人,并据汉字用字习惯与生活风俗,翻译“市肉二斤”为买猪肉二斤,这是他对这一问题的判断,其中蕴含着黄仁宇对于海瑞祖系身份、个体情感、文化认同与生活习俗的综合判断,“买猪肉二斤”的深意,就蕴藏着黄仁宇身在海外,但却是从文化礼仪与生活习俗来判断海瑞的身份归宿,这就如黄仁宇本人虽然可能是国籍意义上的美国人,但他却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海瑞无论从国籍和文化上,都是典型的华夏身份,都是明代的汉人,即从衣冠礼乐与生活习俗的汉人了。

5.编辑从黄仁宇的一点猜测,以及当代学者从自然血统强行分割中华文化的苏联式民族划分陋习的完全认同,虽然有较真的可敬,但其学术视野与民族观念实在只是简单的血统论的,而未完全进入到文化与文明的层次,这无疑是大半个世纪以来的僵化的民族政策划分及其教育的结果,这位编辑,虽有可敬处,却完全没有反省自己的狭隘的血缘民族观念的不足,并强为之辩,虽能让人理解,但实不足取了。这种妄自改动作者颇具深意的翻译与用语的编辑方法,希望能予以改正。

6.对当代作者之书有哪些可以改动呢?比如,明显的错字和漏字可以改动,但如果不是错字和漏字,而是表述的观念与用语,编辑则无权改动了,如果不谨记这条,那么,就成为编辑代替作者写作,那以后就不需要作者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