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白云山隧道的正义呼声响彻海内外
(2012-11-30 23:08:17)
标签:
白云山隧道工程海外来函正义呼声杂谈 |
分类: 时事杂谈 |
海外来函:在知悉广外学子反对白云山隧道的正义行动后,远在巴黎文学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的法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张驰教授寄来书信并联署签名支持广外师生和广州人民,在征得张驰老师同意后,特将书信发到博客和微博上,以鼓励民心!
张宁兄、何光顺兄:
近好!
我已于10月13日到巴黎,在索邦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访学。我受到热情接待,受邀参与学术活动,做学术报告,并商讨未来的学术合作。此次访学,旧地重游,看见拉丁区满街的小书店,让人亲切,我也淘了不少书。与法国同行交谈,我发现他们真的是很纯粹的学者。各人虽然有自己的家庭负担、政治倾向,但做学问很专心认真,细致到甚至琐屑的地步。
我们国内的的学术界,自“五四”以来,一直都有浮躁的倾向。胡适一生的专著不过是《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下卷永远没有写出来。他倒是写了许多与时政有关的小文章。这些无法使他成为一个在某一方面卓有建树的大学者。鲁迅的学术著作不过一本由讲课稿改编的《中国小说史略》。冯友兰、朱光潜这些比较纯粹的学者用一系列著作奠定了其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
近二十年以来,我们国内校园里就如尼采讥讽的喧嚣的市场,许多教师学生都心情浮躁,无法潜心学术。我们也许会责备社会给我们太大的压力和诱惑,但是,这些不是我们自己开脱的理由。西方学者面临的压力也不少,但他们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认真执着地做积极应当做的事情,踏踏实实研究理论,扎扎实实读书,认认真真写书。这些年,我努力静心读书,但也常常被许多事情分心。知识人对社会生活的介入是应该的,但介入到什么程度则是需要各人有分辨的智慧。
已经有学生在邮件中谈到修建云山隧道的问题,我看到你们的邮件里提到已有许多师生坚决反对这个一但落实则错误不可修复的狂妄计划。从政府部门的表态来看,民意似乎无足轻重,这正是不受制约的权利表现出来的傲慢和粗暴。然而在等级制的官僚系统里,下面的权利也仍然受到更高级别权利的制约。所以,我们反对的态度越坚决,反对的人数越多,则权力受到权力制约的可能性越大,因为更高级别的权力会有和低级别权力不一样的考虑。
尊重传统,尊重学术,尊重学术机构,不打扰安静的校园和课室,这是一切文明社会的共有特色。我们所要求的不过是已经丧失了理性和常识的权力者清醒过来。我支持大家的反隧道诉求。有些人生怕校园不够热闹,周边不够繁华,这是商人的头脑,不是学者的思考。只要看看广外校园网上的新闻标题,大家就可以看到浮躁到什么程度了。再热闹下去,直接把校园改造成农贸市场算了。
我已经到你们附的网址上填写了反对隧道的网络签名。
即祝
安好
张弛 2012年11月30日于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