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视线设计
老人居室中的视线设计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
一是便于老人观察居室中的情况,比如在起居室能够观察到入户门处是否有人进出;从餐厅能看得到厨房内是否忘记熄灭火源等。
二是形成老人与家人之间自然的视线交流,利于相互间的联系沟通,并便于老人得到照顾。
1、 通过镜子观察户门
鉴于入户门与起居室的相对位置,我们将厨房推拉门和储藏室入口之间的墙面设置为镜面。利用镜面反射的原理,使得老人在起居室中能够方便地观察到户门的情况(图4),反之在门厅也可以了解到起居室内的状况。
2、餐厅起居共用电视(略)
3、玻璃隔断便于观察
由于中式菜肴烹饪时往往油烟较重,封闭厨房能够有效地减轻油烟及厨房噪音对户内其它房间的影响,因而在我国被广为采用。然而对于老人来说,普通的封闭式厨房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在厨房里工作时,抽油烟机噪音比较大,厨房内的人无法通过声音判断外面的情况,厨房外的人也不知道厨房里的人情况如何,一旦老人有意外发生,不易及时被发现和求助;
第二,老人容易害怕孤单寂寞,需要和其他家人保持经常的视线交流。所以,在老人居室中,厨房的设计应该便于内外的视线交流。
二、光线设计
老人由于视力减退,对于居室内光照度的要求较高。为了使老人更多地享受自然光的照射,让室内的光环境更加自然健康,我们提倡将光线由室外引向室内深处。
在本案例中,有三处改造体现了这一理念:卫生间隔墙加窗洞,门厅隔墙改窗,厨房隔墙改窗(图8)。

1、 卫生间明亮化
原卫生间为暗卫,没有对外开窗,自然采光及通风条件较差,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
改造后,我们在卫生间坐便器与杂物柜之间的墙上开设了一个宽度为30厘米的竖长洞口,嵌入下部穿孔的磨砂玻璃,通过室内白墙反射将光线引入,让卫生间“明”起来,不需要经常开关灯,并有磨砂玻璃下部的小孔,使卫生间内外空气流通。
2、
门厅明亮化
采用将门厅明亮化的手法,将整队户门的卧室非承重墙改为玻璃隔断,并留有可开启窗扇,使门厅明亮起来,无论是换鞋还是走过,都方便了许多,也不需要经常开关灯。从空间效果来说,改造前居室入口正对一堵墙,使人感到憋闷;改造后给人的心理感受是开阔敞亮,同时,一角的可开启窗扇还有利于室内通风。
3、
厨房明亮化
原有厨房为一般的封闭式厨房,进深较大,仅有南向门连窗洞口的采光,厨房深处自然采光条件较差。将厨房与起居室之间的轻质隔墙改为玻璃隔断及推拉门,不仅增强了视线上的交流,也改善了室内采光。如图所示(图11、12:厨房起居光线变化示意)。
三、声音设计
我们将面对入户门的卧室割断改为玻璃隔断,并在靠近卫生间的一侧留有可开启窗扇,此举除了有利于室内采光、通风外,更重要的作用是窗扇开启后,两卧室之间及卧室与卫生间之间的声音交流更为便利而有效。当老人在各自的卧室休息,或者由一位老人使用卫生间时,两人能够互相听到对方的声音,大大增强了老人生活的安全性及心理的安全感(图13)

四、储藏设计
我们既安排了东北角的储藏室作为主要的集中储藏空间,又在阳台的端头、门厅与卧室的隔断下面、门厅吊顶内、卫生间门背后等处,就近设置了大量的分类储藏空间。比如,卫生间的门之所以向南平移30厘米,就是为了在不影响门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在门背后留出储物空间,主要是存放卫生间常用的毛巾、浴衣等。门厅与卧室的隔断下部精心设计了供两边共同使用的储物柜,中间以立板隔开,朝向门厅开门的部分作为鞋柜,深度为30厘米,朝向卧室一侧的深度为15厘米,用于放置眼镜、药品等老人随手可取得常用小物品。门厅吊柜内隐藏的储物区,主要用于存放不常用的衣物等。阳台端头的额储物柜多用来放置不便在室内存放的杂物,如五金工具、保洁用品等(图15)。
五、家具灵便化
家具灵便化主要是指家具小型化、轻质化,其造型及功能设计可灵活布置,而不影响家具的正常使用功能(图16)。
六、无障碍设计
从空间设计的角度来说,除了考虑常规的便于老人活动的各种要求外,还需为老人日后可能使用轮椅而预留通行和回转的空间,并注意开关、插座等设施设备的高度应适合坐轮椅的老人使用。
1、注意房间的门口及过道的宽度,利于轮椅通行。
2、在居室的适当区域安排可供轮椅回转的空间。
如图所示(图17)。
3、起居室、厨房及阳台相互穿通,形成空间回路。
空间回路不但使此区域的空间趣味性更强,为老人的活动提供更多的动线选择,节约了家务劳动时间,减少了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使轮椅的使用更为便利,轮椅只需前行、转弯,而无需费力地后退及回转,就可以由一个空间去往另一个空间,减轻了老人使用轮椅的负担。
4、阳台的细部设计(略)
5、室内开关插座高度调整。
考虑到老人抬手和弯腰较为吃力,以及坐轮椅的老人适合的动作范围,开关高度由常规的1400mm下调至1200mm;插座高度由常规的300mm提高至600mm,书桌等处的插座高度应提至桌面以上,以便老人使用。
6、阳台、卫生间地面无高差。(略)
7、大面积玻璃及镜面应在人的视线高度粘贴防撞条,以免老人误撞发生危险。
七、空间的可改造性
本案例中,业主夫妇虽已属中高龄老人,但目前身体状况良好,生活尚能自理,不需照护人员陪住,故暂时未设保姆间。考虑日后老人需要保姆陪护的可能,空间设计时将储藏室作为备用,对其尺寸进行了特殊处理,既适用于目前的储物功能,又保证一旦需要将其改为保姆间时,能够放得下一张单人床及其它必须的家具。
封闭式厨房过道的宽度通常不便于轮椅回转,将来老人行动不便,需使用轮椅时,可将厨房的玻璃隔断轻易拆除,并把餐桌设置在靠近厨房橱柜处,以方便老人使用(图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