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2012-04-26 07:43:0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案例 |
扬州市育才小学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及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运用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在体育学习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为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跨越式跳高学习是以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掌握的各种跳跃能力为基础,让学生了解掌握一定跳高技术的基本知识。
三、学情分析:
主体是小学四年级学生,身体骨骼、肌肉、韧带、关节处在快速增长时期,这阶段学生思维敏捷,模仿能力强,体能恢复快等特点,加之争强好胜,好奇心强,求知欲望高具有初生牛牛犊不怕虎的性格,正是开展体育锻炼黄金阶段。但由于个体差异大,独生子女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相对偏弱些,自我抑制能力差,练习时间无法长时间集中等弱点,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既要鼓励素质好的学生大胆创新学习,又要考虑对弱势群体的帮助,引导他们掌握技术的同时又树立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碍。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四、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本课主要采取直观示范教学,调动课堂气氛;设置疑问,激发参与;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结合挂图、游戏、音乐等形象直观,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辅助练习、、合作练习、选择练习和自主练习等多种方法,使师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指导评价,互相勉励提高,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五、教学预设(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三个特色)
2、注重营造学习氛围: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的互动方式, 注重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采用多个游戏的教学,使学生在欢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达到了寓教寓乐的目的。
3、不断创新和拓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设计不同的方法,关注差异,区别对待,循序渐进,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智,努力探索,不断进取。
水平二(四年级)《跨越式跳高》实践课教案
课 |
1.跳跃:跨越式跳高 2.游戏:抢占岛屿 |
执教教师执教班级 |
向海波
|
日期: 课时 |
2012-4-20 第 1 课时 |
|
课 时 目 标 |
1.
2.
3.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摆动腿积极摆动以及两腿依次过竿。 难点:摆动腿过杆后内扣下压,起跳与摆动腿协调配合。 |
|||||
课 前 准 备 |
凳子16张 小垫子8张 大垫子4张 橡皮筋 9根 录音机1台 |
|||||
教 |
||||||
一、准备部分 1.教师整队,检查服装和人数,安排见习生。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器材和场地。 2.师生问好,教师宣布上课(宣布本课的内容以及课堂目标) 3.常规队列队形的练习。用时约2分钟
立正、稍息、向右看齐、向前看、三面转法以及原地踏步走的练习,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然后再练习一遍。 4.准备活动练习 (1)专项准备活动:绕膝运动、蹲起运动和脚踝关节运动。 用时1-2分钟 (2)游戏:背唐诗《朝发白帝城》打节奏和单脚跳。两遍游戏,用时约3分钟 注:然后集体再游戏1遍,可以换一首古诗《静夜思》 结束游戏! 5.教师组织如下图所示:
二、基本部分: 1、教学跨越式跳高: (1)教师先做两次完整的动作示范,组织学生认真观看。1分 (2)示范完毕后,简单介绍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构成并出示挂图。(助跑、起跳、过杆及落地),同时告诉学生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过杆这一重要环节。2分 (3)介绍并确定摆动与起跳腿。通过提问帮学生确定起跳腿,然后让学生挽起起跳腿的裤脚。1分 (4)组织学生进行原地直腿摆动练习。利用体操棒进行练习。3分 |
||||||
教 |
(5)组织学生原地起跳练习。利用体操棒进行过杆练习。3分 (6)选择适当的高度,组织学生原地过橡皮筋练习。2分 教师组织如图:
(7)同样的高度,组织学生原地起跳过橡皮筋练习。2分 (8)增加高度,组织学生原地起跳过橡皮筋练习。3分 (9)同样的高度,组织学生上前一步过橡皮筋练习。4分 (10)教学展示。找两名做得非常好的同学展示。 2、游戏: (1)游戏名称:抢占岛屿 (2)游戏方法:全班分成四组,教师鸣哨,每组第一名同学开始匍匐越过“雷丝”,然后再跨过障碍,最后抵达岛屿。抵达岛屿后举手第二名同学方可以开始。 (3)游戏教学组织如下图所示:
三、结束部分 1.整队集中评价学生练习情况。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放松; 教师组织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进行放松。因为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跨越式跳高,下肢用的比较多,所以教师带领学生放松放松腿部。 3.总结; 4.下课,师生道别。 5.组织学生收拾器材 |
作 |
|
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