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牵引跑教育 |
分类: 体育教学 |
1、牵引距离不宜过长,以60—120米左右为宜。因为牵引跑的主要目的是练速度,牵引距离过长成了练耐力。
2、练习时最好用弹力绳。如果没有弹力绳,可以在两段绳子间接上一段自行车内胎或拉力器弹簧,这样可以起到一个缓冲作用。绳子不宜过长或过短。过长容易拖地拌腿;过短前后容易发生冲撞。绳子长度以8-10米为宜。
3、被牵引者最好把绳子栓在腰部。这样受力点靠近身体重心,跑动中身体稳定。如果套在肩上,既影响稳定又影响摆臂。
4、如果练习的目的是练加速跑,开始时绳子要拉紧,这样一启动就对被牵引者施力;如果是练途中跑,绳子要逐渐拉紧,等到被牵引者到达最高速再受力。这样对突破速度障碍效果更好。
5、前后两者速度差要适宜。速度差过大容易拖倒后者;速度差过小效果不明显。按100米成绩计算,两者差1—2秒为宜。
6、被牵引者要积极主动尽力追赶,不能被动。
7、如果用机动车牵引,要算好速度。如:车速为36千米/小时=10米/秒,牵引100米跑速为10—11秒的运动员即可。
8、牵引跑的次数不宜太多,一次2—3组每组2—3次。因为牵引跑要求练习者全力以赴,机体容易疲劳。
9、牵引跑练习后要趁热打铁地徒手跑几次,把速度感迅速转移。
10、牵引跑如果同顺风跑和下坡跑穿插进行效果会更好。
前一篇: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后一篇: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