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纵叉的教材分析与教法

(2006-12-20 09:31:29)
分类: 体育教学

【动作方法】

直立,两腿前后分开(脚尖向外),体前屈,两手撑地,两脚向前后滑动,在滑动中两膝伸直,两踝逐渐绷直,滑到两腿内侧全部着垫,两手推垫,两臂下垂两手在体侧撑地,抬头,挺胸,腹部微收(1-56)

【教材要点】

逐渐下振,动作幅度逐渐加大;完成着垫动作后,挺胸、微收腹。

教学提示

纵叉是劈叉的另一种形式,又称前后劈叉或前后劈腿。主要作用是拉长大腿内侧肌肉和韧带,增大髋关节外展的灵活性和活动幅度。是静力性技巧动作。纵叉的特点是两腿前后伸直在一条直线上,腿的内侧着垫。难点是身正、腿直。纵叉比横叉难度大,对肌肉、韧带的柔韧性特别是伸展性、弹性,以及关节的灵活性要求很高,因此教学时要注意练习过程的循序渐进性,并做好充分准备活动,预防肌肉、韧带拉伤。在练习过程中,也应随机做些放松调节活动。

(1)教法建议:

专门性准备活动:正压腿、侧压腿、仆步下压;耗腿(将脚放在适当高度的台阶、体操凳、肋木等器物上,直膝,上体向前、向侧逐渐贴近腿部并静止片刻);正踢、斜踢、侧踢、后踢腿;肩、髋、踝部绕环等。

辅助、诱导性练习:

1)纵叉练习:一腿单膝跪,另一腿前滑,跪腿逐渐伸直,两腿慢慢下压,加大劈腿幅度。

2)成纵叉后,上体逐渐向后腿一侧转90°成横叉;再继续转体90°成另一方向的纵叉。然后再往回做转换练习。

纵叉动作的教学:

1)利用照片、挂图等直观教具和示范,让儿童观察和认识横叉的动作过程和特点。

2)2人一组,相对站立。甲握乙的手(或扶腰侧),乙两腿前后滑动,逐渐加大幅度,使两腿内侧着垫(不要求一次完成);然后由甲帮助乙起立(拉手上提)或乙着垫后自己起立,2人互换。有条件还可以面对较低高度的低单杠、平衡木、栏杆等,手扶器械练习。帮助者在背后扶腰、正髋、正身。

3)变换练习方式和动作结构,发展身体能力、素质。提高练习兴趣。如:

纵叉上体前俯双手抱腿,后仰双手后侧撑横叉上体前俯双手前撑,后仰双手后撑转体90°成纵叉。反复练习。

前滚翻分腿坐纵叉横叉两腿前并成坐撑前后滚动成蹲立。

教师还可以创造一些其他合理的练习方法,或者启发学生自己创造一些方法进行练习。

(2)保护和帮助方法:

站在练习者正面或背后,握手或托臂、扶腰,帮助上提或扶正。初学时,最好前后各一人,增强练习者完成动作的信心或给予适当的助力。

(3)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屈膝、钩脚。

纠正方法:

1)提示:直膝、绷脚面。

2)扶腰上提,帮助直膝分腿,扶直脚面。

3)缓慢分腿下振,不急于要求劈腿幅度。

上体前倾,髋不正。

纠正方法:

1)提示:抬头,直腰,正髋。

2)帮助扶正,增强本体感觉。

3)逐渐加大劈腿幅度,不急于通过少数几次练习就达到直腿贴垫的程度。

(4)评价要点:

及时肯定和鼓励刻苦练习的精神和认真保护帮助他人练习的儿童。

能够独立完成纵叉的完整练习。基本做到体正、髋正、腿直。

基本运动考核与评价

一年级基本运动的考核与评价,是帮助学生学会和掌握正确的体育基本动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教育手段之一。教师要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逐渐使学生知道自己的进步幅度,知道什么叫正确动作方法,要以表扬为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

技术评定

要结合学生实际水平,以能完成动作、姿势基本正确为主,还要注意学生自我创造意识的培养。技术评定不强调动作细节,适当评出差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