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中国当代诗歌衰微沦落的原因

(2007-01-13 16:24:02)

               论中国当代诗歌衰微沦落的原因

               

                   文 / 林余旭(天下飘浪)

 

近年来中国的诗歌,实在不甚发展,几可用衰微一词来形容。特别是看到所谓国家级诗人赵丽华的废话诗之后,更是让我悲哀愤怒不已,唉!偌大一个中国,它的诗坛居然衰微沦落到这种地步!实在是让天下有识之士无不发指冲冠!

 

因此,我对中国诗歌衰落的原因作一深入探讨。

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个:
一、新诗没有一定的格律法则,导致当代诗坛中许多所谓的诗人所作的诗几乎无诗性可言。
我浏览了一下几年来的诗歌,发现它们的形体结构实在芜杂混乱不堪,实在令人不忍目睹——诗歌与其它文体最大的不同特点就是,它简练整洁,容易为人民所朗读传诵,如果诗歌的形体繁琐混杂,谁又能很好的传诵?形体结构,是诗歌的服装,诗歌就好似一个人,如果他的衣服破烂污秽不堪,即令走遍天下,恐怕也无几人欢迎他。
还有许多诗歌甚至连韵都不押——诗歌,诗歌,讲的就要有音乐性,如果不押韵,那诗歌和散文又还有什么分别?押韵,是为了让诗歌念起来有性,以便着口成章,容易传诵;否则,把诗歌写成没有押韵的佶屈聱牙的散文,谁愿意去记诵它?不押韵就是磨灭了诗歌的的本质,诗歌又怎能不衰落?姑且把诗歌比作一首乐曲,韵可比作这乐曲的,一首没有的乐曲,平平淡淡,意味索然,当然不会有谁爱听。
新诗应该法而无法:有一定的法则——比如,要有美观的形体,要有合理的节拍押韵等;却又没有一定的条条——可以自由发展各种形式、各种押韵法,等等。
二、当代的新诗或是太过庸俗,或是太过隐晦。
诗歌讲究的就是高雅的诗情画意,人们品诗也常常带着这种想法,如果让人们看到的不是优雅的艺术作品,而是那些鄙俚陋俗的词语组合品,当然大跌眼镜,避而远之。鄙俗的诗歌是用诗歌形式的美丽包装纸裹着的一团渣滓,毫无意义。
诗歌当然也讲究含蓄,以让人读后感觉意味深长,绕梁三日。但是,太隐晦了也不可取。人民大众是诗歌传诵传播的主力,而太隐晦的诗歌,往往没有几个人能读得懂,若连读都读不懂,人民大众又怎么会热爱它?过于隐晦的诗歌,就像一个封建时代农村中的那些神秘的大仙,没有几个人能听得懂他的语言。这些隐晦的诗歌之花,最终会脱离人民大众的土壤,而致凋零没落。
诗歌不能太鄙俗,也不能太隐晦,至少要让人们能读得懂而又感觉优美无比。
三、诗歌的发展缺少舞台。
我国的诗歌杂志可谓不少,但是真正发行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不多;且许多诗歌刊物都看人不看诗,只怕会埋没了很多后浪英才吧。要知道人的耐性是有限的,写得好而屡投不中,很可能会让他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从此不再作诗。
其实,我一直认为,诗坛中也应该像《萌芽》杂志社举办新概念大赛一样,举行一些全国性的统一的大型比赛,并加以宣扬,以便发掘扶持后起之秀,为中国诗坛注入后备之源。
诗歌也有若一场戏,没有舞台,一个演员纵令具有再高的才华,也无法将他的艺术展现给世间。

我所会说的,便这么多,许是妄以臆测,然深望能以此刍荛之见的砖头,引出方家的美玉吧!
但愿中国的诗坛能出现百花争艳的繁荣春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