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搬到了古陌路上,我家楼下是古陌早市的南端,刚搬来那会,市区早晨还允许乡下的拖拉机进城,因此凌晨四点多钟,当我还在梦乡的时候便能听到砰砰的拖拉机声音,夏天开着窗户也能听到早市上吵吵嚷嚷的人声,每当早晨六点到九点这条路是最繁华的路。我在那栋小房子里面一住就是七年,女儿度过了她的少年期和青春的叛逆期。
随着女儿上大学,我们也搬离了那里,后来公公婆婆每年冬天来过冬,因为有了早市,他们喜欢上了这里。
两年前因为换房,我又回到了这里暂住,这里马路没变地理位置没变,古陌早市也没变,只是感觉早市的管理更加规范了,因为这些年私家车的增多,我家楼下东面的路上停满了车,每天早晨这里成了行车难。
早市从南到北有五百米长,道路的两边都是卖东西的,吃、穿、用的应有尽有,有水果、蔬菜、海鲜、有面条、豆腐、有炸油条、笼屉包子、有猪羊肉、有鸡、鸡蛋、有袜子、手套、便装、等针织品、还有菜板、面板等等。
让我惊奇的是二十年前有个卖小海鲜的妇女那时候她三十多岁,现在已经有五十多了,现在还是守着一个小摊子卖那些海鲜比如蛤、蛎头、海螺等,陪她在摊位上的是一个永远是坐着矮凳蜷曲着身子,什么也不干的中年男人,带着一副眼镜,面无表情,身上邪挎着包,总是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任凭老婆在忙碌着照顾着眼前的生意。我也曾多次光顾她的小摊,每次买十元的蛤,有时也买一斤海螺。跟她拉一下家常,从她的谈话中得知她男人有病,似乎是肌无力,连穿衣服也需要她帮忙,因此家里家外全靠她一人张罗,她没有买保险,因此没有退休工资,买的是农村的那种保险,大约需要到六十岁才能领到一点点退休金,这些年靠着她小本生意在古陌这里买了一套小房算是居有定所。
第二个让我惊讶的是二十年前一对年轻夫妇在这里卖小针织品,现在还在这里卖,比如袜子、手套、鞋垫,那时候他们住在这里靠街面的草厦子里面,如今那里换了人,我没有跟他们攀谈,因此不知道他们现在的生活状况如何。只是他们一直在卖这些东西没有转行。
现如今有两个排队的地方比较抢眼,一是在早市的南边靠墙角的地方有个“王老太骨汤混沌”,每到夏季旅游时节或者是双休日,这里总是会排成长长的队伍在买混沌,原来的混沌只有肉馅,现在又加上了鲅鱼馅,混沌是现煮现卖,保证让你吃上现出锅的混沌。另外一个排队的是在混沌摊对面的豆腐摊,是一对老夫妻开的豆腐摊,每天早晨固定地卖几筐豆腐,之前都是五点多到摊前,往往不到七点豆腐就卖完了,现在一般会晚一点出摊,因此七八点钟还没卖完,不过他们家的豆腐总是不愁卖,我一般都是买他们的豆腐,相比之下其他几家豆腐都是摊前冷落,要是哪天我出来晚了,排队卖豆腐那家卖完了,我只好退而求其次,去北面那家尽管后面写着“真正绿水豆腐”但是客人还是很稀少。不过我也吃不出两家豆腐的区别。
再向北走就会看到一些卖海鲜的,特别是休渔期过后那海鲜市场上的新鲜鱼虾应有尽有,就怕你的口袋里不够鼓。
虽然古陌早市有些闹腾,但是住在这里确实是很方便,最大的受益是,每当要回家的时候,我家先生总会兴致勃勃地冲向早市,买一些吃的带回家,比如新鲜的海产品:虾爬子、螃蟹、鱼、海螺等等。而我买的最多的还是豆腐。还有一些时令的蔬菜瓜果等。当然现在看不到拖拉机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