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派唐卡的绿度母与古格壁画的供养天女在图型上的暗合 文/高星

(2012-04-30 16:53:26)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评别人


http://s11/middle/4bac77bctbee1af8977ea&690文/高星" TITLE="多派唐卡的绿度母与古格壁画的供养天女在图型上的暗合 文/高星" />

多派唐卡绿度母http://s6/middle/4bac77bctbee1aff44ae5&690文/高星" TITLE="多派唐卡的绿度母与古格壁画的供养天女在图型上的暗合 文/高星" />
古格壁画供养天女   http://s10/middle/4bac77bctbee1b040c7f9&690文/高星" TITLE="多派唐卡的绿度母与古格壁画的供养天女在图型上的暗合 文/高星" />

扎达额钦壁画白度母
   http://s5/middle/4bac77bctbee1b08764a4&690文/高星" TITLE="多派唐卡的绿度母与古格壁画的供养天女在图型上的暗合 文/高星" />

唐纳寺版画
   http://s10/middle/4bac77bctbee1b0ccb109&690文/高星" TITLE="多派唐卡的绿度母与古格壁画的供养天女在图型上的暗合 文/高星" />

杨家埠木版年画
   http://s7/middle/4bac77bctbee1b1798736&690文/高星" TITLE="多派唐卡的绿度母与古格壁画的供养天女在图型上的暗合 文/高星" />
   马蒂斯《舞蹈》http://s6/middle/4bac77bctbee1b1e6e975&690文/高星" TITLE="多派唐卡的绿度母与古格壁画的供养天女在图型上的暗合 文/高星" />
  泼提切利《维纳斯诞生》

 

    北京诗人阿坚最近在拉萨笑谈内地人到西藏三大俗:“买藏香、请唐卡、上师庙里看早霞”。可见藏文化及藏传佛教在当代中国之兴,甚至已成为一种时尚。

    唐卡过去做为一种藏传佛教独有的修持及宗教仪式的重要工具和观想图典,如今它的审美及收藏功能日益突显出来。而自清末唐卡形成的“标准样式”,很容易在我们这些世俗人的眼里,早已变得千篇一律和熟视无睹。我们对唐卡宗教内涵认知的陌生,同样导致对其艺术魅力领悟的迟顿。

    当我在拉萨八角街看到许多出售唐卡的店铺里,年青的画工每在有客人拜访时,便拿起画笔,在唐卡前装模作样地勾划上几笔,以期证明店内出售的唐卡皆为手工绘制。表演的目的性,更加暴露了所出售的“商品”,价值低廉。

    本雅明所预言的“机械复制的时代”如期到来,并加快向所有生存空间的潜入。唐卡本身所具有的规范、传承、法度、符号等特点,为现代的数码照像、电子扫描、喷绘打印、批量复印等系列便捷的流水线生产,正好提供了一种契合。

    但就在这种“同流合制”的背景下,在我们熟知的热贡唐卡、尼泊尔唐卡之外,有一被称为“多派唐卡”的流派,十年前在拉萨已悄然诞生。

    多派唐卡这一平民化的概念,正体现了其来自民间的创新力量。在新世纪降临之际,西藏艺术家克列·萨尔丁诺夫(贺中)以诗人的敏锐目光,发现了一个唐卡新兴流派的出现,并最初给与“多派”的命名,“多”一指多吉顿珠所创;二指其形成原因众多。

    就像宗教的神谕一样,沉睡几百年的唐卡为何在新世纪新西藏的情景下,将唐卡变革创新的重任降临于一个叫多吉顿珠的康巴藏族小伙子肩上,显然有着内在的渊源。

    年叙·多吉顿珠出生于康巴地区著名的年叙家族。年叙家族是木雅地区藏族传统世家,不乏精通法王的高僧大德,历史上曾经转世过50余位活佛,甚至还出过不丹王国第四代国师年叙·加旺屈玛、《汉藏大辞典》编委年叙·青绕唯色这样的大人物。

    多吉顿珠13岁出家入寺,便跟勉唐派唐卡大师年叙·拉旺盛布学习唐卡艺术及藏传佛教各种仪轨文化。23岁还俗后,便先后参加了德格印经院藏文木刻版《大藏经·甘珠尔》的校勘工作,1995年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出版的藏文《大藏经》绘制唐卡插图。

    多吉顿珠从小师承的勉唐画派唐卡技艺成了他的童子功。而多吉顿珠从康定来到拉萨之后,又先后学习了嘎止派和青孜派画风。同时他还接受了西方素描技法的训练,并有机会接触当代中国各种流派的绘画艺术,使他拥有了广泛的美术功底,在藏汉、中西、古今、宗俗各方面,都掌握了融会贯通的路径。特别是他拥有的名旺家族的血缘、丰富的藏地生活经历、深厚的宗教理论功底、藏族传统文化的素养,加上他天然的勇于创新、敢于吸收、勤于变革的宽容胸怀和宽阔视野。更重要的是他还拥有以噶玛哽止唐卡画派第29代传人、西藏一级唐卡画师丁嘎等唐卡大师组成的有力团队,这一系列条件使他当然成为了创新唐卡的领袖人物。

    多吉顿珠在其著作《西藏唐卡艺术的流派及画派风格特征》中介绍:西藏画坊在明清两代逐渐形成了勉唐、嘎止、青孜三大绘画流派,而勉唐、噶止两派都有着汉地青绿山水画风的背景色调的特点。特别是嘎玛嘎止画派就产于多吉顿珠和丁嘎的康区故乡,“噶玛”是“大宝法王”的名字,“嘎止”是“庆典仪式营帐”之意。该画派历来介导推广风格多元、技法多元的画风。

    多吉顿珠指出:“嘎玛嘎止画派在绘画技法上,有着汉地工笔人物画的迷人效果,三矾九染,淡雅文儒。色层薄而丰富,从石色到水色,从透明到重彩,半遮半透的表层下透着底层色,表层的透明渲染下又透着石色。线描所占的比重尤为突出,轻重粗细又转斩顿挫,体现着画师对线条的理解程度及深厚的线描功力。嘎止派表现出的优美诗情和淡远意境,充分展示了汉藏美术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而且噶玛嘎止画派自古勾线用铁线描,线条遒劲流畅,人物背景长于花草树木,设色淡雅。这些特色,都可以在今日多派唐卡的画风中可以录见其踪迹。

    由此可以看出,多吉顿珠倾心汉藏融合与创新的唐卡艺术追求,在师承的画派中早已有了伏笔。如果有人说多派唐卡的出现是为了向世俗社会靠拢;顺应世俗社会的需求;商业市场的驱动与利益诉求的话,那就是对多派唐卡最大的误读。

    因为多派唐卡的产生不论从自身背景和艺术追求来看,是多吉顿珠一种内在的自觉行为,是追求鲜明艺术个性的使命所驱动。他提升了唐卡的审美经验,激发了画师的创新动力,扩展了唐卡艺术在当代的发展空间。著名唐卡艺术研究学者和靖在其《西藏多派唐卡的产生及风格研究》一文中指出:“自清末唐卡形成‘标准样式’以后,在传统基础上变化,当代成就最高、面目最新、影响最大的当属多派唐卡,概括起来讲,多派唐卡大文化上包前孕后、在艺术上继往开来、在产业上志存高远”。

    在系统研读多派唐卡的代表作品之后,我以为最具典型意义的当属《绿度母》系列作品。从图形到画风上,在审美取向、勾染技法、构图经营等方面,可以看出其师承噶玛嘎止画派的亲缘关系,借鉴当代中西艺术的探索精神。和历代绿度母唐卡比较,其演化的递进关系非常明显:形象越来越亲切单纯;线条越来越简洁;色彩越来越鲜丽;构图越来越主体突出。

    多派唐卡画面中的绿度母、主体造型原素极大简约和突出,以往繁复的背景被中国山水画留白的审美趣味所置换;身体比例量度向现代审美眼光靠拢;线条、施色方面有着西方现代派绘画构成简洁的艺术特色;突出了绿度母的亲切美丽,将宗教性处理得隐晦和秘密。因此和靖指出:“多派回避了纯宗教的图像寓意,保留了图像在民间信仰的象征意义,将宗教教义置换为视觉欢宴。这是当代物质世界的方便法门,用图像时代的LOGO传播藏密世界的甚深密法”。

    在《绿度母》系列作品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宋代青绿山水的渗透;西方古典肖像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风景环境的层层透视的感知;在《绿度母》宗教与世俗结合上,可以看见西方古典画家波提切利《维纳斯诞生》中的人物站姿的身影;在人物线条勾勒中,同样可以看出中国汉地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夸张;西方野兽派画家马蒂斯《舞蹈》的人物线条流畅的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以上这些论证还有一些自作多情,偏于感性的话,那我在一本有关西藏古格壁画画册中发现在坛城殿南壁东侧众合地狱图中《供养天女》系列图案中,异外地发现了它与多派唐卡绿度母的视觉形象、艺术风格方面,有着惊人的、也是神性的暗合。

    供养天女即是天界中专司对诸佛进行供养的天女。在古格坛城中供养天女分十六供养天女和八供养天女。有供花、供香、供水等。虽然她们在壁画中不占据中心突出地位,甚至只是主题神像的边缘装饰组画,但全祼四臂的供养天女,个个姿态妙蔓,神情妩媚,色彩单纯浓烈,线条简练流畅,构图主体突出。这些和多派唐卡代表作的《绿度母》都十分地形神兼似。

    其实在新近发现的阿里札送额钦石窟壁画中北墙壁画噶举派上师传承的边沿部位的《白度母和妙音佛母》的画面之中,同样可以看见线条的流畅和色彩的单纯。同样在新发现的《唐纳寺版画》中,也可以看见仅式线描植物勾勒的线条和诗性的意境。正如噶玛嘎止画派开山理论大师米觉多吉指出:“绘填风景方面,吸收明代工笔画中的宫殿、岩石、流水、树木、花卉等的表现手法及优点,而染色方面继续保持藏地传统方法。”所有这些看似巧合,画面构成上的清新淡雅、人物形象上的亲切自然,充分体现了现代内地人对唐卡的喜爱和认知的内在情缘。

    由贺中编辑与策划的《西藏多派唐卡经典赏鉴》一书的出版及相关研讨会的举办,成为多派唐卡走向世界的问路石与敲门砖,意义深远。多派唐卡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还有待于更多的有识之士去认识和推广,而以多吉顿珠、丁嘎为代表的现代画师不为商业市场所迷惑,勇于探索,献身艺术的无私精神,是拥有虔诚敬佛之心,弘扬藏文化传统的最好体现。多派唐卡在处理传统与创新、多派与独派、汉文化与藏文化、艺术与商业等关系上,还有待于更深入的探讨和实践,我们相信,多派唐卡一定会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变化,并成为引领中国唐卡艺术延生的榜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