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手艺的手与脚指亲密的接触

(2010-12-10 09:09:17)
标签:

杂谈

分类: 民间手工艺

http://s12/middle/4bac77bcg9704130de49b&690

 

http://s16/middle/4bac77bcg9704133baeef&690

http://s2/middle/4bac77bcg970413b5bd71&690

用手艺的手与脚指亲密的接触

文图/高星

 

姓名:赵宝斌

性别:男

民族:汉

年龄:42岁

手艺:修脚

采访时间:2010年12月4日

采访地点: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蝶圆广场魁星阁浴城

    今年年初到扬州时,看见浴城里贴有修脚名师的照片,猛然想到这不也是一种就要失传的手艺吗?由于回程的时间较紧,便委托当地的人帮着拍两张修脚搓背的照片,日后放在手工书中做插图。但受委托之人总是抱怨,浴城里根本不让拍。后来高邮一搞摄影的朋友知道此事,告之正好认识一个修脚师,因此,我便亲自来采访了。

    不论是在扬州的饭桌上,还是走在扬州的仿古商业街上,都可以听见看见有关“扬州三把刀”的话题,三把刀指修脚刀、剃头刀、菜刀。还有就是“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俗语,意指早上吃汤包,晚上泡澡的悠闲生活。

    但当我想找一本真正记述有关修脚、搓背这一手艺历史继承的书时,却没有发现。大都是一种口头传播且演义内容较大的段子,什么乾隆下江南在这里的奇遇呀,什么“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美人呀,还有韦小宝的妓女母亲呀等等,可见修脚这一行当一直还是不入流,上不了史书。

    古人,特别是南方的古人还是会讲究。这里有修脚,成都有挖耳朵,他们追求享受已到了讲究身体每一部位的细节舒服的程度。清朝盛世,这里盐商云集,娱乐休闲的场所应运而生,也就造成了一大批修脚、搓背的从业人员及手艺。

    人在洗完澡后,脚部肉松弛,正好适于修脚,因此修脚工、与搓背工等一直有着共同生存的传统。

    赵宝斌老家在扬州的西郊,父母一直在家种田,家境贫苦。初中没毕业的他,便跑到扬州城里,为浴池里打工,干“上水活”、“打把活”,就是为客人准备热水和手巾板,一干就是十来年。

     在二十一岁那年,赵宝斌终于下定决心,拜师学艺,从事修脚行当,好自己养活自己。通过熟人介绍,他找到了当时扬州号称“王一刀”的老师傅。

    那时拜师很简单,赵宝斌也就是为师父买了两条香烟而已,还有就是学艺一年间,在师父下打杂、不挣钱。

    学会修脚手艺后,赵宝斌由一个月几十元的工资,很快变成了一天几十元的工资。如今他的师傅也六十多岁了,退休不干了。而赵宝斌也变成了“赵一刀”,由高邮老板高薪聘请过来,在这家浴城里挂牌服务。

    当我问他为什么选择了这一行当时,赵宝斌毫不犹豫地告诉我:为了解决经济收入。而我又问他是否会把手艺传给儿子时,他也干脆地回答我:不可能。如今他的儿子已上高中,而夫人在家负责烧饭,一年几万元的收入,在当地已相当可观了。

    我也问他:如何战胜修脚这一行当会被人看不起的情况。他说:只有面临生活的困苦而选择时,这些就会被看轻了。

    而谈到现场一些洗浴中心总会被色情服务项目所干扰的问题时,赵宝斌说:修脚这一特殊的古老手艺,存在自有存在的理由,它毕竟因为为了干净而存在的。

    我又问他,那一些足疗、洗脚店的连锁店日益发达,服务内容转型,年轻人修脚习惯的丧失,对于这一古老行当有无影响时,赵宝斌说:消费群体是需要培养的,我的顾客都是稳定的,因为习惯修脚的人还是会上瘾的。

那修脚的手艺、包括工具面临技术革新与变化吗?赵宝斌说:没有,修脚永远是手对脚的纯粹手艺活。

 

附:修脚手艺工序

(1)将脚用热水浸泡干净后,开始用修刀剪去脚趾甲,修去脚趾甲缝内的杂物。

(2) 用刮刀刮净脚趾缝根部杂物。

(3) 用小夹子剔除脚指甲缝深处杂物。

(4)用奔刀修理脚趾甲平面、及灰指甲的病症结果。

(5) 用铲刀铲去脚掌脚根部位的老皮。

(6) 用干净毛巾搓捏脚指根部,去除脚气。

(7) 可以接着进行足疗,用药水泡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