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成方圆音乐影像新作《一路风情》
文/高星 图/成方圆
事隔多年,成方圆隆重推出了自己的唱片《一路风情》。成方圆十分看重这张创新之作,而几乎是由她自己全部承担制作完成折这张唱片,让她付出了非同歌手的辛劳。这张唱片全新之处在于唱片中的歌曲几乎全部为成方圆自己独立作词,另外与唱片一同出版的还有一本她近年的摄影作品集。而没有变的依然是她那一贯的演唱风格和无可替代的音色,还有就是那素面朝天的包装。
如果说布鲁斯、拉丁、探戈、卡卡等拉美的曲调如今已成为古典的话,那不见色彩艳丽的美人照,只有黑白红灰四色的简洁包装同样也成为了精典的模样,成方圆用她的独立坚守和义无返顾的姿态,让我们相信:“好歌不怕老,好听是王道”。
这可说是中国首张音乐与影像合一的唱片,而且音乐、歌词与影像实现了完美叁者的结合,共同阐述与佐证了异域的空间、流动的时间与漫游的姿态。
这张唱片的音乐风格体现了浓厚的拉美情调,是成方圆自己用独有的方式将世界经典作品进行了全新的演绎,那东方的歌喉与中文的歌词,几乎全部溶解进了原曲调之中,形成完美的结合,也让人听来十分亲切,感觉如此地贴近。
而那部摄影作品集也同样如此,几乎所有照片全部来自异国他乡。美国的教堂、柬埔寨的吴哥窟、西班牙的街道,英国的酒吧、奥地利的真人雕塑以及世界各地各色人种在打手机的整板拼贴图像,无不呈现的是一路风情与世态万象。
成方圆的摄影作品风格十分突出,她一直追求色彩的形式感,许多照片的大色块构成如人为的一般,简洁而又强烈。而一些画面中的人物大多为独自一人,但又十分具有瞬间捕捉的特点,情态真实自然,如同被作者所追求的精致的美学经验所消解。
成方圆近年来的摄影风格又有所突破,对色彩构成的偏爱似乎已达到极致,在玻璃、光影、流水、烟花的变异中,成为纯样的色彩形成与抽象的意境,瞬间的随意如同成为了一次次意外邂逅。
这张唱片的作词让我们再次领略了成方圆充满才情的文学修养与人生历练的深刻感悟。而歌词中反复呈现的时间流动意象正好匹配了音乐的旋律。
“墙上的日历/没有再翻过去/你不再为我留意”;“你一路走过不容易/心里满是叹息/但好在我是你/你生命的延续”,主打歌曲《思念成殤》由对母亲逝去的悲伤升华为对整个人生轮回的思考,可谓情真意切。
“在传说中的灿烂终究会平淡/再永恒也是短暂/哦
似水流年”;“美丽瞬间 黑白片段/不再缠绵
我心甘情愿”(《流年之城》);“人生有限世界太大/看天边夕阳西下/旅途越走越遥远/一路上花开满天涯,”(《一路风情嘉年华》);“看上去永恒的模样/其实一直流淌”(《最后的冰川》);“生死的瞬间
定格成永恒的画面”(《传奇卡帕》),在这生与死、短暂与永恒的矛盾撞击中,成方圆似乎并不急于探纠着对比的答案,她在寻找着“心甘情愿”地走在路上,“一直流淌”的状态。
在这张唱片中,我惊奇地发现了三首和爱情有关的歌曲,做人低调的成方圆在这三首爱情歌曲中,让细节的把握呈现着使我们认同的真实,如同我们无法回避的有关爱情的魅力与永恒。就像面对“两条毛巾曾经并有/如今一条孤单另一条已不见”(《自由的滋味》),成为经典的构成画面。“在漆黑的超车道上一路痛苦一路狂追/几乎要把自己开成一朵天堂的玫瑰”(《天堂玫瑰》);“新欢是风
旧爱是雪/回忆是踏遍人间春色的那双鞋/人去人来花开花谢/一辈子说不清的风花雪月”;
“时光太长人生太短/我们的故事一辈子也讲不完”(《自由的滋味》);“生活就像电影故事不断发生/电影总会有结束看的人来去匆匆/回忆就像一江春水流向东”(《三里屯的corazon》),同样,在时间的流动中,无法把握的是早已被我们高举过头的爱情的高贵价值。
诗人波德莱尔曾说过:“生活在芸芸众生之中,生活在反复无常、变动不居、短暂的永恒之中,是一种巨大的快乐……一个喜欢多种生活的人进入人群就像是进入一个巨大的电源。也可以把他比作和人群一样大的一面镜子,比作一台具有意识的万花筒,每一个动作都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生活的所有成分所具有的运动的魅力。”
喜欢旅行的成方圆,生活的姿态一直也是追寻着自由漫步的状态。她的演唱风格也给我们留下这种鲜明的印象,听她的演唱总有一种怀抱吉他、迎着阳光迎着风、边走边唱的感觉;或是在街头酒吧、河边咖啡馆、旅途站台的休闲式演唱,充满自由随意。一路风情演绎一路绚丽的音乐之旅,如同流动的大篷车,丰富多彩。
而成方圆的摄影作品也同样给人一种漫游的姿态,画面中总会看到孤独的旅人或坐或行,酒吧或教堂是否成为旅人短暂的驿站。
同样,在歌词中成方圆也表达了对在路上的趣味追求。“你不再为我留意/旅行的归期/我的目的地在哪里”(《思念成殇》);“准备好了就出发/行李不必太复杂/身心自由无牵挂/有多远就走多远吧”(《一路风情嘉年华》);“甚至刻意忘了自己也曾是你的玫瑰/在游荡的风中吹尽全部的芳菲”(《天堂玫瑰》);“那时你总爱看公路电影/我觉得沉闷而你却很感动/你总是羡慕那漂泊的主人公/说过一起开车去阿尔罕布拉宫/你却独自离开这一次再不回来”(《三里屯的corazon》)。
一边听着成方圆来自远方的歌声,一边看着成方圆风情的摄影,似乎可以让我们感到流动的声音与跳动的画面,丰富而至的意象拉动宽阔的视野,跳动的音符如同自由的足迹,从心里出发。
人们走在路上是匿名的,既没有背景,也没有历史,在路上,人丧失了他的深度,人的存在性构成了他的面孔和身份。光线只是在他的表面闪耀。人,只是作为视觉对象和景观的人,是纯粹观看或被观看的人,歌声也只是唱给自己的。这种丧失和隐瞒了内在性的陌生人状态,是自由的基本条件。只有走在路上,才会激发人装扮自己和表演自己的热情,歌声才如魔力一般得到尽情的发挥。
在路上漫游的美妙成为了虚无的秘密,音乐与画面的流动构成一种拼贴的眩晕,如果说这种纯粹的音乐在今日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乌托邦的化,那也正如成方圆所写的歌词:“谁坚持自我谁就吃亏/谁放弃理想只要实惠。”一样执着或残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