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心的镜子》收录于《中国实力派美文金典*处世卷》

(2013-12-10 18:35:56)
标签:

原创

人心

镜子

美文

纳兰泽芸

http://s2/mw690/001nV2Ydgy6ET1EuWzvb1&690



 

资料备忘:

 

《人心的镜子》收录于《中国实力派美文金典*处世卷》(吉林出版集团出版)

 

人心的镜子

/纳兰泽芸

 

清晨,我下了地铁,由自动扶梯上到地面,经过地铁口的东方书报亭边,不经意间几句对话飘进耳里。

一个乡土味很浓、怯生生的声音:“同志,请问到华山医院怎么走?还要走多长时间?”

“到华山医院啊?哎呀,那就远了,走过去大概要一个小时吧!”

到华山医院要一个小时?谁说的?

本来目不斜视赶着上班的我却狐疑地停了下来,循着声音望去。

肯德基门口,两个大约六十多岁的大伯大妈在向一个开摩托的人问路。两位老人一看就是刚从农村风尘仆仆地赶来的,大妈看上去十分虚弱,一脸憔悴的病容。

从这里到华山医院走过去顶多也就五分钟,那个开摩托的家伙居然骗老人说要一个小时。是何居心是明摆的,就是想蒙两位老人,要老人花钱坐他们的摩托,他好开着摩托把弄不清方向的老人七兜八转送到华山医院,再乱开价收钱。

旁边还有一个开摩托的家伙在帮腔:“走过去早着呢,要不你们坐摩托过去。”

老人怯生生地问:“坐车要多少钱?”

“一个人二十块钱,最起码的,少了不送”。

两个老人在一边轻声商量着,脸上有为难和不舍得的神色——两个人就要四十块车费呢,对于乡下生病的老人来说,是个不小的数字。

我站在不远处看着、听着眼着的一切,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可是又不敢上去对老人明说,我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孩啊,唉。

还好,两位老人似乎被车费吓住了,没有坐摩托,大伯搀着大妈朝我的方向慢慢走过来,大伯还在东张西望,像是想再找人问问。

我走得再远一点点,等着他们。

到我面前了,我问:“大伯,你们是不是要到华山医院去?”也许是大伯看见我是个非常和善的姑娘,不像坏人,大伯说:“姑娘,是啊,不晓得怎么走。那边人讲要走一个钟头。”我说:“大伯,他们骗你的,好让你们坐他的车。走过去大概只要五分钟,我送你们去。”

两位老人似乎感到非常意外,既而连声说感谢。

我帮大伯搀着大妈,我问大伯怎么没有儿女陪着来看病,大伯说儿女在外面打工,一时回不来,老太婆又病得厉害了,听说这病上海的华山医院能治,没有办法老两口才出来了,过几天等老太婆住院了儿女才能过来。

穿过一条马路,经过世界商贸广场,就到乌鲁木齐路了,我指着前面不远处的华山医院高耸的大楼对大伯说:“大伯你看,前面那栋楼就是华山医院。”

我把老人送到华山医院门诊大楼交给前台导医小姐,看了看腕上的表,对老人说:“大伯大妈,你们自己当心了,我要上班去了,快迟到了。”

朴实的大妈很感激地拉着我的手摇着,只是重复着一句话:“姑娘,感谢你了,感谢你了。”我笑笑,离开老人,就匆匆往公司赶。

记得几年前一个公益广告中说:“每个人的心灵都像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我把心窗打开了,所以就看见了这两位在繁华都市被蒙骗的老人。

我的父亲虽然是位教师,但我的母亲严格意义上来讲就是一位普通的农民,所以我算是出生在半个农家,看多了乡下农民的苦况,深深体会他们的艰辛与不易,所以遇到乡下来的人们,在这个繁华都市里辨不清东西南北,无助地问问路或是什么,我找不出一丁点理由去拒绝他们而扬长而去。

一件小事,我用心灵的镜头将它捕捉了下来,将它浅浅地记录在这里,教我更好、更正地做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