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粪里,也能掏出知识和尊严

标签:
文化知识尊严卑微 |
http://s9/middle/4bac5325g75db74ab38d8&690
从大粪里,也能掏出知识和尊严
文/纳兰泽芸
“我走的是一条屎路,但这条屎路充满书香,改变了我的人生”!
这样的句子,乍听起来,似乎有些“不雅”或者“不洁”的感觉,然而,静下心来体会,会发现这个“不洁”的句子,会激起我们内心一种高洁的喟叹。
写出这个句子的,是一个身份“卑微”的掏粪工,他叫段贤明,一个在东莞以掏粪为生的年轻人。他在广东省“自强不息,打工成才”征文大赛中,以一篇《一个掏粪工的快乐进行曲》越凌一千多位竞争者,拔得头筹。
出身湖南一个贫寒农家,十来岁时就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失学,离乡背井到东莞打工。年龄小、身无所长,在外面什么事情也找不到。他住过桥洞,露宿过坟地。在连饭都快没的吃的情况下,有人介绍他去做掏粪工,说虽然脏,虽然臭,但好歹能安顿下来,换口饭吃。
真的干上掏粪工之后,看到人们对他掩鼻而过,还有那异样的眼神,他真的有些受不了。自己也觉得自惭形秽,在人前抬不起头来。极其自卑的心理让他对那些趾高气扬的“有钱人”怀有一种扭曲的“恨意”。
但一次经历让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那是一年的除夕之夜,一个老板别墅的化粪池爆溢。在万家欢笑的除夕之夜,他一直顶着恶臭忙到新年钟声敲响。老板一定要请他一起吃年糕,他觉得自己是个掏粪工又臭又脏,怎么也不肯坐下来,老板就说掏粪工怎么啦,工作无贵贱,都是为了挣钱过生活。然后老板跟他讲了自己从前并没有钱,怎样一点点走到现在的人生经历。
还有一次是他冒着暴雨给一个福利院掏化粪池。掏好之后才发现自己的身上只有汗水和脏水,并没有被雨水淋湿,原来是老人们一个个轮流着接力给他在雨中撑着伞,那一刻,他感动得眼眶都红了。这些可敬的老人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卑微的掏粪工而看轻他,而是像保护自己的孙子一样保护着他。
此后,他常告诉自己,掏粪工也是靠双手吃饭,没什么可羞耻和自卑的。掏粪工,也一样可以活得有尊严。
他没有想到,一个孩子的一句话,让他改变了自己。
那天,他去给一家人家掏化粪池,那家有个小男孩很好奇地问:叔叔,你为什么要掏粪呢?你不怕臭吗?他就回答:叔叔没有其他本事挣钱,可是叔叔要挣钱养家。小男孩忽然歪着脑袋认真又疑惑地说:那叔叔为什么不去读书呢?读书可以学到好多本领,可以挣好多钱的。
他一下子,愣住了。
那天夜里,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小男孩的话一遍遍回响在耳边。是啊,以前是家里没钱念书,可是现在我有收入了,为什么这些年也彻底离开书了呢?多少年前,我就知道知识改变命运这个道理,可是现在我为什么会忘了呢?
他开始在掏粪的一点点空余时间读书,在书里,他知道了那个“世界第一的汽车销售”乔·吉拉德,小时候也是个在酒店里给客人擦皮鞋的卑微小男孩,可是,就是这个小男孩日后创造了一年内零售1425辆新车的纪录,注意,不是批量,是个人零售。这个吉尼斯世界纪录至今无人打破。吉拉德也由一个卑微的擦鞋童成为拥有数不清财富的人。
一次在掏一个很难弄的掏粪工程时,他下到几米深的沙井里疏通,最后昏倒在里面,多亏消防员及时把他救出来,才捡了一条命。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一篇题为《找到死亡的感觉,才知道活着真好》的文章发表在《广东安全生产》杂志上,引起很多关注。
而这次的大赛征文,他从一千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当他在领奖台上获得如潮的掌声,获得人们尊敬的目光时,他更加坚信:不要对自己妄自菲薄,从大粪里,一样可以掏出知识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