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二胡如水的美》收2010年中考散文阅读专项训练

标签:
杂谈 |
资料备忘:
收到稿费才知,《聆听二胡如水的美》收入《2010年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项训练》。
聆听二胡如水的美
文/纳兰泽芸
下班的时候,在地铁口附近没有见到那个拉二胡的老人,我停下脚步,站在那里四处望了望,心里居然有点怅然若失。
除了刮太大的风下太大的雨,老人几乎天天来,就这样手拿一把二胡,坐在绿化带的边沿,一条腿架在另一条腿上,二胡架在腿上。
老人拉得很投入。他斜斜地低垂着头颅,左手在弦上快速地滑动震颤,右手的一递一抽带动了整个身子的晃动。
老人拉二胡的时候,几乎从不抬起头来看过往的行人,只顾低着头将他的思绪融入一声声的凄切里。老人的脚边放着一顶黑色的礼帽,礼帽里盛着一些零碎的硬币、纸币。
一是他不同于一般街头卖艺者的衣裳褴褛,他是清清爽爽的,虽没有着蓝布长衫,然而就有一种拉二胡者的不可言说的风度在那里。二是一般的卖艺者盛钱工具基本是一只破搪瓷盆子,而他却是一顶并不破旧的黑礼帽。
那二胡声里总是伴随着一股淡淡的忧伤和无奈,缓缓地、喑哑地“吱”的一声飘起,如同一扇门轴没有充分润滑的古老大门,沉重地、缓缓地开启,接着是一串长调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地响起。
当时对二胡这种乐器并不是很了解,只是有着一种粗略而模糊的印象。想起的是电视电影里,当主人公陷于一种凄凉的境地之时,一缕幽怨的令人为之断肠的二胡曲调便会适时地响起,将故事内外人们的心思都牵扯得长长的、哀哀的。
只感觉《病中吟》的曲调沉郁悲凉,是久病沉疴中的孤寂与凄清,仿佛能够听见泪水缓缓流淌的声音;
《良宵》诉说着一种绵绵的思念,深藏着一种历经了久远年岁的沧桑感情在里面;
《空山鸟语》里传递着一种超于尘外的安谧和宁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耳朵、心灵刹那被清洗一净。
《月夜》令人宛若置身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清丽月夜,身心与月共澄澈,月夜寻香花独幽。
我无法想象,如果他不是过早殒灭,而是天遂人愿,安享天年地活到八九十岁,凭他的才华和造诣,该会取得怎样巨大的成就?
原名华彦君的阿炳,从一出生就被这个世界所不容。他的母亲本是个寡妇,因为某种机缘与身为道士的华雪梅相爱而怀了阿炳,这在当时绝对是辱没族风、伤风败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