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通济,无闭翳”?“行通济,冇蔽翳”!

(2008-02-25 16:54:47)
标签:

佛山

行通济

杂谈

分类: 其他

 

行通济,无闭翳”?“行通济,蔽翳”!

 

邓京汉   

2008-2-21 

 

昨天,佛山市民一年一度的“行通济”,寄托着无限美好的希望,大家都“行通济”了。在“行通济”之时,我想到用词书写“无闭翳”还是写“冇蔽翳”的问题。依我之见,是写“冇蔽翳”对。

1  先说“冇蔽翳”的“冇”

   “冇”(mao)字,广州方言“没有”的意思.。广州方言“无”,读“毛”音, “冇”读“母”音,“无闭翳”,广州方言读起来就变成“毛闭翳”,与“冇蔽翳”韵味不同。再从字形来看,“冇”字是“有”字中少了“月”字内的两横,是个约定俗成的会意字,使用频率很高,如:“冇料” 、“冇瘾” 、“冇嘢”等, 是非“无”字所能代替的。由此可见,说“冇蔽翳”更准确。

2.再说“蔽翳”一词

  古语云:“竹木蔽翳,仰不见日,花草余香,郁郁袭人。”“蔽”、“翳”都有遮掩、遮盖的意思,。广府人把“蔽”、“翳”两个字组合起来说“蔽翳”,表示心情烦恼、忧愁。“蔽翳”,有人写作“闭翳”,但从词源和词义的理解上来说,写作“蔽翳”的理由更充足。

广州话把“蔽翳”一词的本意转变的原因, 据说与广州过去的西关“蔽翳亭”有关。故事说,从前,西关乐善戏院一带,茂林修竹,古木浓荫,街坊集资在中间的小空地上建了一个凉亭,牌匾上写了“蔽天翳日”。于是,人们习惯地叫此亭为“蔽翳亭”,大家都喜欢在此亭避暑聊天,走卒小贩也常来此歇脚,其乐也融融。可惜好景不长,一些悲观厌世、走投无路的人,常趁着夜晚此亭无人的时候,走来寻短见。渐渐地街坊们开始将“蔽翳”当成了烦恼、忧愁的同义词了。

这则故事,是否就是“蔽翳”一词,在广州话中转变成烦恼、忧愁的同义词的原因,或另有原因,请大家发表高见。

                                       电话  83783284  1361251463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