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心理学

(2008-12-10 07:59:08)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硕资料
第二章   单项选择题:
1. 皮亚杰主要采用(A )法来研究儿童道德的发展。
A.临床法 B.测验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2.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的发展,采用了(B   )。
A.对偶故事法   B.两难故事法 C.问卷法   D. 调查法
3.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青年期主要的心理社会性矛盾是( D)
A.主动性对内疚感      B.勤奋感对自卑感
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C.亲密感对孤独感
4.采用两难故事法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的是(C)
A.皮亚杰   B. 埃里克森    C. 柯尔伯格    D. 罗杰斯
5.根据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好孩子”取向属于( B)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6.一般来说,偏爱自然科学且成绩较好学生的认知风格大多数属于(B)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7.关于智力与学业成绩关系的正确陈述是(B)
A.智力越高,学业成绩越好
B.在所有因素中,智力是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
C.中等智力水平的学生学业成绩最好
D.智力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8.造成男女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遗传素质不同           B.努力程度不同
C.社会文化期待不同       D.智力差异
9.有一位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后,认为“他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去才去偷的,假如不去偷药,家人会认为他是一个没有人性的人,所以偷了药也会得到原谅”。我们可以认为这位儿童的道德发展处于(C )阶段。
A.惩罚与服从                  B.朴素的利己主义
C.“好孩子”                  D.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
10.根据个体认知水平作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B )
A.弗洛伊德       B. 皮亚杰    C.艾里康宁和达维多夫    D. 埃里克森
11.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其中6—11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培养( C )
A.自主感   B.信任感   C.勤奋感     D.主动感
12.问一名四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回答:“没有。”这说明儿童思维具有(B)
A.单维性    B.不可逆性   C.自我中心性 D. 抽象逻辑性
13. 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9岁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属于(C)
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性阶段;D、公正阶段
14.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李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他的认知方式是( 4 )     A.场依存性   B.发散型 C. 冲动性 D.沉思型
15.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 2 )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 冲动性 D.沉思型
16.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小学生一般达到了( 3)
A.前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7.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A )
A.2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18.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可以做到这一点呢?( C)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9.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属于哪种气质类型呢?(C )
A.胆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20.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 )
A.自主性*       B.主动性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
21.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A )
A.自我中心 * B.客体永久性
C.守恒性      D.可验证性
22.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
A.维果斯基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辨析题:
1. 柯尔伯格认为,品德发展顺序是不定的,可以颠倒的,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是相等的。X、P299
2. 布鲁纳与皮亚杰都同意教育对认知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3. 根据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主要要提高其道德认知水平。
4. 由于发展不排除成熟的作用,所以心理发展涉及的范围大于学习的范围。
简答题:
1.简述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的主要内容。P298
2.简述学生的个别差异的表现。P489-500
3.比较场依存和场独立两种认知方式。P494
4.举例说明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分析论述题:
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意义。联考大纲P183
2.比较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P295-P299
3.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核心是什么。
4.比较皮亚杰和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并阐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学含义P43+P65
5.论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及其教育意义。联考大纲P185
第三章
复习思考题:
单项选择题:
1.自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关于学习问题的探讨,无论在实验研究方面还是在理论探索方面一直非常活跃。1885发表《记忆论》的是德国心理学家
A.艾宾浩斯 B.冯特 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
2.几乎终身从事学习分类的研究工作,并于1965年他出版了《学习的条件》一书的心理学家是
A.加涅     B.布卢姆(B.S.Bloom)    C.布鲁纳 D.奥苏伯尔
3.分别在1956年、1964年和1972年先后公布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这个学习分类尽管是对教育目标的分类,但是比较著名,该学习分类的代表人物是
A.加涅     B.布卢姆    C.布鲁纳 D.奥苏伯尔
4.学习形成两个或更多的刺激与反应联结,即形成一系列的刺激与反应联结是
A.连锁学习 B.信号学习 C.辨别学习 D.概念学习
5.主要是研究学校学生的学习,在其学习分类中,首先,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其次,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这个心理学家是
A.加涅 B.布卢姆 C.布鲁纳 D.奥苏伯尔
6.在1972年编著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根据学习的内容和水平把学习分为反射的学习和认知的学习两种类型的前苏联心理学家是
A.波德罗夫斯基 B.卡普列杰夫 C.巴甫洛夫 D.维果斯基
7.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是D
A.操作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 D.经典条件反射
8.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会对那个中性刺激作出反应,这就是
A.操作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 D.经典条件反射
9.于1913年首先打出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旗帜的心理学家是B
A.巴甫洛夫 B.华生 C.斯金纳 D.桑代克
10.操作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创始人是C
A.巴甫洛夫 B.华生 C.斯金纳 D.桑代克
11.根据强化学习理论观点,提出了程序教学思想,并在20世纪50年代大力提倡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的心理学家是
A.托尔曼 B.华生 C.斯金纳 D.桑代克
12.从榜样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产生动作再现是是观察学习的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复制(再造)过程 D.动机过程
13.通过语言或影视的图像而呈现的榜样是
A.活的榜样 B.符号性榜样 C.诫例性的榜样 D.活生生的人
14.主张学习的完形——顿悟说的心理学学派是A
A.格式塔心理学    B.认知心理学  
C.行为主义心理学 D.联想主义心理学
15.1912年提出格式塔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
A.韦特海墨(M.Wetheimer) B.考夫卡(K.Koffka)
C.苛勒(K.Kohler)         D.托尔曼(E.C.Tolman)
16.自称自己是“目的行为主义者”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 B.斯金纳   C.托尔曼   D.苛勒
17.主张将行为主义S——R公式改成S——O——R公式的心理学家是C
A.华生 B.斯金纳   C.托尔曼   D.苛勒
18.建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   B.奥苏伯尔   C.加涅   D.威特罗克(M.C.Wittrock)
多项选择题:
1.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有AD
A.狗形成对铃声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
B.吸食毒品后兴奋性提高
C.由于疲劳造成活动效率降低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学习的有
A.成熟带来的行为的持久变化
B.肌体受到伤害引起的行为变化
C.药物引起的行为变化
D.疲劳引起的行为变化
3.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有ABC
A.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
B.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特殊形式
C.学习是人和动物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D.人类所有的学习都是高级的学习
4.学习是人和动物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而人和动物的学习是有区别的,人类学习的特点有ABC
A.人类的学习是以获得间接经验为主的
B.人类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
C.人类的学习具有积极主动性
D.人类的学习是简单地适应环境
5.加涅认为,学习分类的主要含义是对学到的东西进行系统归类,即对作为各种学习事件的结果被个体获得的各种能力的归类。认为学习结果是各种习得能力,即五种学习能力,其中有
A.智力技能 B.认知策略 C.态度 D.概念学习
6.桑代克认为,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或建立起来的。他提出的情境与反应的联结定律有C
A.分配律 B.准备律 C.练习律 D.效果律
7.桑代克提出的练习律包括
A.失用律 B.准备律 C.应用律 D.效果律
8.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的定律有BC
A.习得律 B.泛化律 C.分化律 D.效果律
9.班杜拉认为,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观察学习的对象就是榜样或示范者。榜样的基本类型有
A.活的榜样 B.符号性榜样 C.诫例性的榜样 D.一定是活生生的人
10.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ABC
A.韦特海墨 B.考夫卡 C.苛勒   D.托尔曼
11.为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提出了四条教学原则有
A.动机原则 B.结构原则 C.序列原则 D.强化原则
12.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包含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有
A.新知识的获得 B.知识的转化 C.评价 D.编码
13.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类型有
A.符号学习 B.概念 学习 C.命题学习 D.机械学习
14.托尔曼最大的特点是能把自己对行为的独特观点转换成实验室实验。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做了许多实验,其中经典的有
A.攻击学习实验 B.位置学习实验 C.潜伏学习实验 D.迂回实验
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试误说和顿悟说是完全对立的两种学习理论。X
2.学生的学习与人类的学习一样没有独特的特点。X
3.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习。X
简答题:
1.什么是学习?学生的学习有什么特点?
2.学习有什么意义?
3.加涅是如何对学习进行分类的?
4.奥苏伯尔是如何对学习进行分类的?
5.我国学者一般把学习分为哪几种类型?
6.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和条件有哪些?
7.布鲁纳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P65
综合题:
1.根据心理学家关于学习分类的研究成果,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学习进行分类?
2.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P68
3.加涅关于学习阶段与教学设计的思想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有什么启发和指导意义?
第六章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针对儿童社会规范学习,而提出道德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并在心理学界产生强烈影响的心理学家是(   C )
    A.普莱尔    B. 霍尔    C. 皮亚杰    D. 苛尔伯格
2.在个体道德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中,处于基础、核心地位的是( A  
    A. 道德认知   B. 道德情感   C. 道德行为   D. 道德信念
[参考答案] 1. C 2. A
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道德品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任何场合下个体都会表现出同样的道德行为。X
2.道德行为在于帮助他人,给别人不断地提供方便。X
3.品德是个体性格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皮亚杰发现,儿童品德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年龄特征。
5.个体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其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下规范不断内化的过程。
6.个体品德行为的形成完全取决于个体的个性特征。
简答题:
1.皮亚杰有关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简要陈述有关品德结构的相关理论。P284-285
3.简述品德不良儿童的矫正过程。P316-317
论述题:
1.尝试分析儿童个体品德心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
2.面对品德不良学生,作为教育者应当如何进行转化教育?
                   案例分析
案例1:
近日,小明的爸爸和爷爷经常为小明的事情发生争吵。争吵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小明的爸爸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小明经常的说一些脏话,而且非常喜欢和大人顶嘴,有时候还说一些谎话,这些现象令小明的爸爸非常担心。为此,他多次告诉小明的爷爷,在看孩子的时候,对小明一定要严格要求,而爷爷却说:“小孩子,没什么,长大了自然会好的”,根本不把小明爸爸的话当成一回事,令小明的爸爸非常生气。
结合上述事例,谈谈你对儿童品德养成的看法和观点。
案例2:
王华是一名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没有什么特长爱好,经常的旷课、上网、打架,在学校里也算是小有“名气”。班主任老师通过家访了解到,王华从小失去父亲,跟随着母亲来到了现在这个家庭,继父对他基本上不管不问,母亲忙于生意,也无暇顾及他的生活和学习。为此,王华从小学阶段就养成了放任自流的个性特征,经常的结交一些不良社会青年,他说,与他们在一起,能够充分感受到“做人的价值”。为了帮助王华,克服不良行为习惯,使其成为一名好学上进的好学生,班主任多次找他谈话,而且经常深入到王华家庭中,做他父母的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主动工作、热情帮助、爱心关怀感动王华,可是一个学期过去了,王华的表现不但没有改进,反而有恶化的趋势,结果令班主任非常失望,最后不得已,上报学校,将王华开除学校。
思考:假如你是王华的班主任和校领导,应当如何帮助王华,如何处理王华的事件?
第九章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是(D )
A.学生考试后,能准确预测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
D.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2.工作记忆就是( )
A.瞬时记忆     B. 感觉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3.某同学背一首诗,读六遍刚好成诵,要想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继续朗诵()
A.6遍       B.4遍        C.3遍        D. 2遍
4.对于复杂知识来说,有效的精细加工策略是( )
A.记忆术     B.做笔记      C.复述     D.编码和组织
5.关于认知策略能力的培养,得到心理学家一致赞同的方法是()
A.独立开设思维训练课
B.像形式训练说所主张的那样,培养一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等
C.在教学中侧重学生的思维结果
D.结合教材的内容,训练具体的策略并使之迁移
6.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A )
A.精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做笔记策略
7.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和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并加工信息的方法和技术称为(D)
A.认知策略    B. 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组织策略
8.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的学习策略是( A )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 精细加工策略     D.复述策略
9.有助于学生适应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需要的学习策略是(B )
A.认知策略    B. 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组织策略
10.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活动、策略的效果,这是元认知的( B)
A.调节策略      B.监视策略        C. 计划策略       D.组织策略
11.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视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的是(A )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 精细加工策略     D.复述策略
12.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2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复述策略
13.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面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4)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14.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4)
A.元认知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认知策略
15.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2 )
A.计划策略         B.学习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
辨析题:
1. 学习策略比认知策略所包含的范围更广。对P249
2. 学习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由一系列规则和技能系统构成。对P248
3. 精加工需要在要记忆的材料中增加新信息。
4. 元认知体验可能发生在一个认知活动以前或以后。
5. 在感觉登记中的信息如果加以注意就进入短时记忆,如果不加注意就会消失。
     简答题:
1. 学习策略的概念与类型、结构P251
2. 什么是元认知?元认知策略的种类有哪些?P250
3. 简述常用的认知策略P252
4. 学习策略训练要遵循哪些原则?
5. 常用的复述策略包括哪些方法?P256
6. 学习过程中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哪些?P256-258
分析论述题:
1. 试述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2. 试述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P279
3. 试述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第十章
复习参考题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正确的陈述是( B )
A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                     B高创造性者必有高智商
C低智力者其创造性可能低也可能高           D低创造性其智商可能低
2.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会用绳子打结不属于解决问题,其理由是(C )
A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                B它不必克服认知障碍
C它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                D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
3.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看,创造力培养的最好途径是(D )
A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B进行反省认知训练
C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D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训练
4.在给学生新的问题解决任务时,最适宜的方法是从学生熟悉的例子引入新课题。从知识分类学习论来看,最适当的解释是(D )
A熟悉的例子可以减轻初学者的工作记忆负担       
B熟悉的例子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
C可以避免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的限制              
D这样可以促进新任务的学习与记忆
5.从知识分类学习论观点看,奥苏伯尔和鲁宾逊解决问题模型的最主要优点是( C )
A指出了解决问题的阶段                     B指出解决问题中的核心阶段
C指出了三类知识在问题解决中的不同作用     D这一模型适应范围广
6.影响问题解决的客观因素是(B )
A.功能固着                         B.刺激模式
C.有关的知识背景                   D.定势
7.目前,理论界较公认的观点认为创造性的核心是(C )
A 直觉思维                                 B 聚合思维  
C 发散思维                                 D 抽象思维
8.专家与新手相比,专家在专门领域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能力都更强。最适当的解释是( D )
A专家有更敏捷的记忆品质                  
B专家掌握了一般的记忆策略
C专家的智力水平普遍较高    
D专家在专门领域有更丰富的知识与特殊的记忆策略
9.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心理学家是( A )
A卡特尔           B斯皮尔曼         C塞斯顿           D吉尔福特
10.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这是( B )
A定势             B功能固着        C原型启发          D酝酿效应
[参考答案]1.B 2.C 3.D 4.D 5.C 6.B 7.C 8.D 9.A 10.B
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创造是解决问题的最高形式,但人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总会有创造性的表现
2.对同一个问题,若两个学生都有相同的背景知识和智商水平,可以推论,他们两人会以相同的速度解决这一问题。
3.专家解决问题时由于善于应用一般解题策略,所以他们比新手解决问题快而且不易出错。X
4.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重要特性(√)
5.发展智力与掌握知识技能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简答题:
1.简述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联考大纲P260
2.什么是问题和问题解决?各有哪些类型?P182-185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4.专家和新手问题解决能力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5.简述创造性与知识经验、智力、人格的关系。P217+P224+P225
分析论述题
1.试述奥苏伯尔和鲁宾逊问题解决的模式及教育意义。P187
2.怎样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P208-P210
3.你认为从开发智力和培养创造力的角度,我们现在的教育应该进行哪些改革?
4.当今教育实践十分关注学生的创造性培养,而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中往往将“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放在一起来讨论。请您对:(1)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关系;(2)制约问题解决的若干内部因素;P204-206(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P241-242提出您所知晓的现有的理论观点,并预计今后的研究取向。
案例分析
案例:有人研究了50名四年级小学生测S-B量表的IQ分数与斯坦福成绩测验的年级等值分数之间的相关,结果见下表:
IQ分数 斯坦福成绩测验的年级等值分数
问题:(1)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分析智商与成绩测验之间的关系。
     (2)教学中如何适应学生的智力差异?
第七章
复习思考题:
单项选择题
1.1.20世纪30年代,最初提出成就动机进行研究的学者是B
A.桑戴克 B.阿特金森 C.默里(H.A.Murry) D.班杜拉
2.由海德提出,并由韦纳进行系统探讨的动机理论是A
A.归因理论 B.强化理论   C.自我实现理论 D.成就动机理论
3.于1948年首先用投射法对成就动机进行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A.麦克里兰德 B.阿特金森 C.默里 D. 布鲁纳
4.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
A.班杜拉 B.阿特金森 C.默里 D.斯金纳
5.为了获得老师、家长、同伴的赞许、认可和接纳而努力学习的动力是
A.认知的内驱力 B.附属的内驱力 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D.生理性内驱力
多项选择题
1.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B
A.麦克里兰德(D.C.McCleland) B.阿特金森(J.W.Atkinson)
C.布鲁纳      D.斯金纳
2.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有ACD
A.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B.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
C.成就动机理论
D.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3.下列能够代表高成就动机者的描述是
A.喜欢从事开创性的活动 B.喜欢对行为结果承担责任
C.倾向于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个人的努力 D.倾向于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
4.对行为结果进行归因时,不属于内部、稳定、不可控制的原因是
A.努力 B.能力 C.心境 D.运气
5.关于动机水平与活动效率之间关系的不正确描述是ABD
A.动机水平越高,活动效率越好 B.任务难度大时,动机水平越高,活动效率越高
C.任务容易时,动机水平越高,活动效率越高 D.不论任务难度如何,总是动机水平中等时活动效率最好
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是单向的。X
2.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X、P84
简答题
1.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
2.简述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
3.简述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P89
4.简述韦纳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P92
5.简述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基本观点。P95-96
综合题
1.现在有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持冷漠态度,甚至有厌学的情绪。根据你所的知识,应该如何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P97-110
第八章
复习思考题:
单项选择题
1.先前学习向在难度上大体属于同一水平的相似而又不同的后继学习发生的迁移是
A.横向迁移 B.纵向迁移 C.累积迁移 D.逆向迁移
2.根据迁移的层次不同,把学习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是
A.布鲁纳   B.奥苏伯尔 C.加涅 D.班杜拉
3.一种学习中获得的一般原理和态度对另外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就是
A.特殊迁移 B.普遍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4.在学习迁移的经典理论中,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理论是B
A.共同要素说 B.形式训练说 C.概括化理论 D.关系转换说
5.做“水下击靶”实验的心理学家是B
A.桑代克 B.贾德 C.苛勒 D.伍德沃斯(R.S.Woodworth)
6.学习定势说的典型代表人物是D
A.布鲁纳 B.奥苏伯尔 C.桑代克 D.哈罗(H.F.Harlow)
7.根据学习和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提出认知迁移理论的美国学者是B
A.布鲁纳 B.奥苏伯尔 C.桑代克 D.罗耶(J.M.Royer)
8.首先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探索迁移问题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A.桑代克 B.贾德 C.詹姆士(W.James) D.罗耶
9.提出迁移理论中的分析概括说是前苏联的心理学家
A.鲁宾斯坦 B.维果斯基 C.乌申斯基 D.卡普列杰夫
多项选择题
1.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迁移现象的有ABCD
A.学会弹钢琴,可以有利于弹手风琴
B.后来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C.会骑自行车的人比较容易掌握摩托车技术
D.汉语拼音的学习会对以前学习的汉字发音产生积极的影响
2.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正迁移现象的有ABD
A.懂得英语的人很容易学习和掌握法语
B.棒球选手容易掌握打高尔夫球技术
C.在相似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很好地加以区分,也会产生相互干扰的现象
D.学习素描会对以后学习油画产生积极影响
3.学习迁移中共同要素说的代表人物有A
A.桑代克 B.贾德 C.苛勒 D.伍德沃斯
4.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观因素有CD
A.智力 B.年龄 C.认知结构 D.学习定势
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学习迁移就是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的影响。X
2.迁移的形式训练说是完全错误的。X
简答题
1.学习迁移的作用是什么?
2.学习迁移有哪些分类?研究迁移分类对教师教学有何帮助?P134-135
3.贾德概括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P137
4.简述学习定势说的基本观点P141。
5.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有哪些?P140-142
综合题
1.依据学习迁移的理论,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该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