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老城
好友推荐,在网上买了一款荷兰进口奶酪,“味道美极了!”每日早餐便多了些诱惑,懒觉都可以不睡了!想起几年前写过一篇奶酪的故事,复制粘贴再发,老酒装新瓶,原文如下:
延安河庄坪插友,也是新浪博友,不曾谋面。某日忽在博上留言问怎么联系,原来是带了好吃食要馈赠,从万里之遥的海外!好生感动!唉,谁让我在人家美文底下说“起司”好吃呢!嘴欠有风险,留评需谨慎!
说者无意,插友走心。大老远买了带来。电话上就把怎么搭“法棍”、怎么抹“酱”,怎么夹起司、火腿;若配烧烤,须得选上好的“梅花肉”,烹制简单而特别的家常西餐,再配一道汤。如此这般,晋元帝,苏东坡,引经据典,妙趣横生,连最好使用西餐具都嘱咐到了。一段通话若文字记录了,直接就是一篇美食佳作。
插友无瑕亲送,委托其妹代劳。那日坐了地铁去接头,很是期待!短信里各自描述体貌特征,皆“短发戴眼镜”,资深北京大妈则个。到站下车,远远看到对方。其实非看到,而是感到。我虽老眼昏花,视力半残,初识辨人却几乎从不出错,就靠感觉。
插妹爽利,一见如故;隔栏对话,一阵欢聊。似乎可以就这么一直聊下去。但总归是初次见面,适时惜别!提一纸袋满载而归。因患重感冒初愈,多日宅家,冰箱里存物不多。遂一路惦记,从哪里下车方便买法棍、香肠?晚餐得一撮为快!
我这中国胃,比较疲软,西餐不大吃得来。偏偏爱这口起司,也是偶然。说起来好久以前了,某年某月某日同学老屋请客,邀一批老插去她家聚餐,席上便有来自法国的起司。女主人给每人切了一片,如果没有记错,这大概是我头回品尝洋奶酪。
浅尝辄止,众人面面相觑,都说味怪,唯我这个还没出过国的土老冒觉得不错。那起司咸口,厚厚一片款款的夹在面包里,咬下去便觉满口醇香。想起在内蒙古牧民帐篷里品尝过的奶豆腐和新疆哈萨克边民家自制的酸奶,同样诱人的乳香,法国起司的味道似乎更加浓厚绵长。
以后出国探亲旅游,亲友家和酒店的早餐,多有各色起司;国内超市奶酪产品也是琳琅满目。许是先入为主?总之记住了老屋家那味道!好像再也没有吃过那么美好的奶酪制品,也并非所有口味的起司都能接受,多有吃不惯的,比如酸口,还有一种臭臭的。
直到2012年在荷兰,再遇美味。其实也是偶然。在行程中的阿斯米尔鲜花市场吃了闭门羹,临时改去阿姆斯特丹的风车村,那里有个奶制品加工场。跟了旅游团,哪有不买的道理!尝了一种熏制的,口感极好,立即开买。回家才觉出,好东西真不禁吃!
插友送的这款,属于软起司。打开一看,圆圆一个大饼,被包装纸压出一道道不规则的纹路,表面一层膜,白白的甚是可爱。口味与那荷兰那种干酪相似,奶香浓厚,只是少了些淡淡的熏味。按照插友所示,用法棍抹了Allioll,夹起两片起司,辅以牛奶、煎蛋、培根、坚果,厉害了,我的懒人早餐!
好东西不能独享。老伴不喜欢洋荤,最爱咸菜酱豆腐,便想与也好这口美味的朋友分享。谁呢?哈,就是当年请我吃法国起司的老屋!老屋乃美食家,日子过得精致。每日主餐之外,须得甜点、咖啡、冷饮配套。起司自然必不可少。
节前小聚,几乎原班人马,多为河庄坪故人。呈上带原包装的半坨起司,对老屋说:本想切一样大,不小心切偏;本想送你大的,不小心拿错。老屋开怀,心照不宣!20多年过去,时过境迁,一起吃喝玩乐的朋友,口味也渐近。当年嫌弃者,有的业不言“味怪”。看来饮食习惯也是可以改变的!
听说望京附近开了家新店,专营各种进口食品,可以买到多国各种牌子的奶酪。以后有口福了,比起友人万里迢迢飞的快递,望京可近多了!

阿姆斯特丹风车村的奶酪加工场

各式各样的奶酪制品

荷兰美女向游客介绍奶酪的制作过程

超市里的奶酪

看看价格几何?昨天重阳节,与一位刚从荷兰出差回来的同事小聚,说起那里的美味起司,赞不绝口。

大开钱包的中国大妈!且慢吐槽,虽然旅游景点难免商业化,但这里的“起司”好吃又不贵,为嘛不买?本大妈只恨背不动,遗憾买得太少!
首次发布于2018-10-18 14:56:3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