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老城
惜别布拉格一年半,2010年夏末秋初,因去波罗的海三国,顺路中欧,与布拉格重逢!这次是从波兰的克拉科夫坐一夜火车到达布拉格。虽然旅途体验大不相同,但在火车上看到黄昏的波兰和黎明的捷克,也十分难忘。又见布拉格,赶上好季节,弥补了上回没有游览查理大桥和老城广场的遗憾,已是心满意足。
在不同的风景中,有时候莫名其妙的,我会把一座城池想象成一个人,男人或女人!通俗说吧,北京就是个局气的大老爷们,而上海更像一个身穿旗袍的名媛;伦敦好比拄一柄手杖的绅士,巴黎则是着一袭时装的贵妇。我居住过20多年的西安,应该是一名古代武士,形象如同秦王兵马坑中的陶俑!
布拉格呢?这个充满波西米亚风情的中欧古都,这座有一条河流穿过的城市!我一直没有找到答案。布拉格美若中世纪少女的市容,加上带有坚韧英雄气节的性格,让我有些想象不出它的性别,或许这正是布拉格复杂的特质?因此,我对布拉格更多了一份遐想。
流经一个国家或者城市的河流,往往被称为母亲河。斯美塔那在《我的祖国》第二乐章,为伏尔塔瓦河写下了美妙的旋律。而第三乐章,则是追怀女英雄萨尔卡。故事大意:亚马森女王向波西米亚骑士宣战,女王下属女英雄萨尔卡献计把自己绑在树上诱惑骑士,骑士中计被杀得片甲不留,亚马森国大获全胜!
更有米兰·昆的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美国导演菲利浦·考夫曼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布拉格之恋》,这是一代人记忆中的故事,无论你是否可以描述,它都会在那些记住它的人们心中!至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布拉格是一位英雄,像萨尔卡那样的女英雄!

站在布拉格城堡眺望,圣尼古拉斯大教堂巴洛克圆顶及钟楼映入眼帘

夏季的灿烂阳光,给整座城市增添了一抹亮色
与2009年时的同一角度,俯瞰伏尔塔瓦河

脱去冬装的布拉格,宏伟中更多了些瑰丽

城堡区小广场的皇宫大门

圣维特大教堂,不知当天教堂内部有活动还是什么原因,与上次一样,仍然没有能进入参观。

圣乔治教堂,以红色和两座罗马式白色尖塔为标志,据说代表亚当和夏娃

非常喜欢圣乔治女修道院——现捷克国家艺廊屋顶上精美的细节

布拉格城堡外的哈德恰尼广场

经过这座建筑时,并不知晓,我与它的缘分将会在若干年之后

再去黄金小巷,已是此路不通

原来整条巷子都在维修,卡夫卡故居已藏深闺

终于走上第一次来布拉格未能观光的查理大桥

在桥上演奏乐曲的街头艺术家们

戈尔茨金斯基宫(左)蒂恩教堂(右)和热闹的布拉格老城广场

巴洛克风格的圣米库拉什教堂

最美的还是伏尔塔瓦河两岸风光

仿佛听到斯美塔那《伏尔塔瓦河》的美妙旋律

捷克国家博物馆

瓦斯拉夫大街和广场。历史总会让人们记住一些地方,记住一些人的名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