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老城
年初的古巴行有点意思,惧于路途遥远且没有直航,选择从迈阿密坐船前往。买了船票以为万事大吉,出发前却被告知,我们一家四口,两个人的舱位被取消,理由是票卖重了。
地中海MSC公司真不靠谱,以后不会再坐它家的邮轮。少不得据理力争,拿到理赔重新订票,还好,在全家人方便的时间内,找到挪威人邮轮公司去古巴的航线,包括巴哈马群岛,于是果断下单。
一个国家的首都,就是这个国家的旗帜。美丽的哈瓦那,我们很早就从歌词中知道有这样一座城市,尽管遥不可及。今年
2月25日,邮轮到达哈瓦那港,开启了我们两天一晚的古巴行程。
走在古城街区,仿佛走进了凝固的历史时光。古城沧桑,道路狭窄,随处可见纪念广场、教堂、城堡、修道院、住宅等西班牙式,以及西方主要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与我想象中的古巴,有那么一点点不同。
面带苍痍的哈瓦那旧城区,包括其防御工程和四个主要广场,街巷纵横,布局整齐,大多保存完好,就像一座露天建筑博物馆。198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保护名录。

古巴岛于1492年由哥伦布发现。哈瓦那位于古巴岛西北、哈瓦那湾阿瓦尔门达雷斯河畔,被哈瓦那省包围。图为要塞城堡。

哈瓦那城建于1519年,1550年成为古巴主要城市,1898年起成为首都。有400多年历史,200多万人口。

城市分为新城和旧城两部分。新城濒临加勒比海,有宽阔整齐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充满都市气息和繁荣景象。是拉丁美洲著名的大城市之一。

旧城区位于哈瓦那湾西侧的半岛上,是哈瓦那城15个行政区之一,为西班牙殖民时期所建,面积不大,四周工事环绕。

许多古老建筑大多集中在旧城区的兵器广场、大教堂广场、圣弗朗西斯科广场以及老广场附近。

我们的参观,从距离码头最近的圣西斯弗朗科广场开始。下邮轮出海关,过一条马路就是广场,它在旧城四座广场中面积第二,也叫鸽子广场。

广场上最醒目的阿西西的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和修道院,这座献给“阿西西的圣弗朗西斯科”的建筑,是一座教堂和一座修道院的组合。钟楼高138英尺(42米),曾是美洲大陆最高的钟楼。

圣佛朗西斯科教堂和修道院,曾经是哈瓦那最重要的宗教场所之一。1548~1591年开始修建,1730年重建,整个修建过程经历了200多年。

修道院当时的主要用途是作为西班牙殖民贵族的墓地。经过几百年历史变迁,这里曾经作为古巴海关的档案管理处,古巴邮政总局和古巴通信部。如今恢复历史原貌,主要用来观光和举行古典音乐会。

教堂前有一尊何塞玛丽亚-洛佩兹列丁的青铜雕像,据说他是一个法国贵族,后来成为流浪汉,每次乞讨都会为路人念诗歌,哈瓦那市民一直欣赏和接济他,最后把他葬在教堂里。

这尊巴黎骑士铜像曾风靡一时,据说如果摸了他的胡须和手就能给你带来好运,所以他的胡子变得锃亮,一个手指也被摸得纤细。

圣西斯弗朗科广场的另一座建筑。带领我们参观的古巴姑娘用英文讲解,听女儿翻译可以了解大概,但没有记住这座保存不错的建筑名称。

旧城区的老广场,据说这里曾经是买卖奴隶和节日庆典的场所。周围环绕着17至19世纪乃至20世纪早期的建筑群,多呈巴洛克风格。

广场周围如今是商场、酒店、咖啡厅、天文馆等,还有一所小学校。建筑外墙被涂成柠黄色、浅蓝色或乳白色,掩盖了它们的百年沧桑。

老广场上有一尊醒目的雕塑,一位裸女扛着一把大叉子坐在一只铁公鸡上,不知道雕塑所表达的意思,但公鸡的形象很雄伟。

大教堂广场,也叫圣克里斯托尔广场。广场上的教堂始建于1748年,波良形的立面非常美,两个不对称的钟楼,呈现出将西班牙与美洲建筑融为一体的巴洛克风格。

圣克里斯托尔教堂内部。这里因曾存放哥伦布的骸骨而闻名,1899年哥伦布的遗骨被送回西班牙。教堂里装饰着许多油画和雕塑等艺术品。

钟楼上的铜钟,据说是1698年在西班牙铸造的。建造教堂的石灰岩为古巴特有,我们参观的那天,教堂里很清静,主要是游客。










电脑故障,突然不能在博文上打字,只好用文档写下说明复制粘贴过来,未完成的文字,待时补上。本文图片均为手机所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