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2019-05-06 18:56:54)
标签:

安徽

皖南

龙川

游记

杂谈

分类: 华夏掠影

 

文图/老城

    博友“秋的语”写了篇游记《走进水墨龙川》,一水的大片宛如季春画卷。想起12年前我与发小三明的一次皖赣行,游记被删,图文皆无。不为那段值得回忆的旅程留个记录,终归是个遗憾,遂想,不如借秋语美图,补写一篇博文。


    2007
年 4月出差合肥,与多年不见的小学同学三明重逢,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自由行。蚌埠、芜湖、绩溪、婺源、景德镇,所到淮河、巢湖、龙川、湖村、江湾、思口等地,风景之秀丽,旅途之愉悦,记忆犹新。


    当时的龙川,还没有建上官桥,秋语所摄全景不曾入眼。但对村中局部印象深刻,用卡片机拍下一些小景,除秋语七幅大片之外,正好用来充数。希望这篇回忆出来的龙川游记,能在博客中留存。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秋语大片:上官桥,板凳桥。皖南绩溪,古属徽州,现归宣城市。龙川村,按现行政区划,地址为: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瀛州乡大坑口村。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秋语说,上官桥是拍摄龙川的最佳地点,前后左右皆为美景。这几个角度,恰是我在建桥之前来时,不曾看到的风景(秋语摄)。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新安江支流登源河,源自天目山。一条拐入盆地的小溪,名曰龙川。有山遮护,有水润泽,据传风水绝佳(秋语摄)。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龙川距绩溪县城11公里,国家五A级景区。如秋语所言,尚在路上,便可观览一道好风景。不过登源河两岸,房子比当年多了不少。(秋语摄)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江南北兴起油菜花热。近景春花灿烂,中景绿水清波,后景白墙黛瓦,背景远山云雾!大美龙川之春!(秋语摄)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胡氏宗祠。我没有拍到全景,此图为秋语所摄。龙川胡姓祖先可追溯到东晋咸康三年(公元337年),建村已有1600年历史。今村民大多为其先祖胡后裔。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前总涛哥祖父胡炳衡的故居(秋语摄)。这座重要建筑我们好像没参观。错过了还是当时尚未修复?想不起来了。以上七图借花献佛,致谢秋语博友!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2007年春,我眼中的龙川,途中车拍。记得那时龙川周边并没有大片油菜花,到了婺源才见满眼灿黄。此图及以下图片均为我用卡片机所拍。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进村之前看到如此美景,好一阵欣喜!可惜早已淘汰的那款卡片机不给力,不小心就把一片山清水碧的风水宝地给拍朦胧了。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登源河上的高低板凳桥。当时特想在这桥上走一个来回,试试曾经的“不凡身手”还有没有后劲儿。想想还是算了,搞不好掉下去弄个落汤鸡可就煞风景了!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小溪穿村,龙游水中。那年我也是在阳春三月(公历四月)去的皖赣。三明说一定要去龙川,看看皖南最美丽的村庄!三明在安徽生活了几十年,她给的建议我信!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福地龙川,依山傍水。皖赣归来,写过一篇综记,从合肥出发,自第一站蚌埠到最后一站景德镇,抒发了大把的激情!那时尚未退休,时间少激情多;如今时间多多,“激情”却没有了!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掩映在绿荫中的徽派民居。龙川果然秀美!文图虽拙,敝帚自珍。莫名其妙那篇游记就不见了,连私/密都不给。今见秋语美文,忍不住要回忆一下。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康惠桥。那个“惠”字,辩了半天才确认,但愿没错。拍时想避开桥上游人,取景受限,构图便有些“苦”。顺便给桥边的民宿“天然居”做个广告,十多年过去,不知店家生意可好?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龙溪桥。村里的小溪叫龙溪,跨溪的石桥叫龙溪桥;背靠的山便叫龙须山。形似一条船的龙川,沿水街,一边是龙堤,一边是凤堤。这“大坑口”村民真敢起名啊,动辄就是龙凤,不知当年京城的皇上,可有恩准?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桥下浣衣女。溪水虽浅,但十分清澈。浸、搓、捶、漂,溪边洗衣妇,依然沿袭着母亲和祖母的洗涤方式,纯天然的低碳生活!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溪边美景。当年去龙川的游客没有如今这么多,村里还有不少原住民。我和三明在龙溪两岸边走边逛,短短一条水街很快游遍,处处赏心悦目!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奕世尚书坊,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为明朝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而立,两人刚好相隔60年荣登金榜。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据传“奕世”坊上镌书为文徵明手书。但史料载文徵明卒于15593月,不知这建成于1562年的牌坊,是如何获得文氏手迹的,乃之前预定?上书恩荣两字,恩荣是指皇帝下诏,地方出银建造。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龙川村现存另一古建,便是胡氏宗祠。胡氏宗祠坐北朝南,前后三进,占地1564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146平方米门楼又俗称“五凤楼”,取“丹凤来仪”之意。此牌匾由董其昌所书。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正堂。胡氏宗祠的木刻花雕独树一帜,分布在门楼、正厅落地窗门、梁勾梁托和后进窗门等四大部分,雕刻细腻精美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宗祠依托门楼、廊庑、天井、正厅、厢房、寝楼以及特祭祠的巧妙组合,使整个建筑建筑相互连接,成为一体。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祠内的木雕“四和图”,左起第一幅荷花螃蟹,和谐图;第二幅荷花鸳鸯,和美图; 第三幅荷花祥鸟,和顺图;第四幅应为荷花青蛙,和鸣图,未摄入画面。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村中更有一座“龙川胡宗宪尚书府”,从明代兵部尚书胡宗宪至胡氏"炳"字辈,共12代人曾在此居住,约有500年历史。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尚书府包括从善堂、官厅、梅林亭、胡氏家井、徽戏园、松公家祠、文昌阁、蒙童馆、绣楼、土地庙、医馆等建筑,由多个精致小巧的庭院相连,占地约3000平方米,巷弄陌阡,四通八达。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据说这座尚书府是古徽州最具代表性的官宦豪宅,也是目前古徽州保存最完整、气势最雄伟、结构最复杂的明代建筑群。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梅林亭。亭上牌匾书有“梅林亭”三字,亭周绿植环绕,下方是一座水池,池中红鲤鱼群跃,游曳碧波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池内侧条石上镌刻着清标彤管”四个红色楷书外圆内方的胡氏家井,像一枚铜钱。井口条石的排列加上月形的井边,正好暗藏一个字,设计独具匠心。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图中匾额上的字辨认不清,许是年代已久。两侧窗上的木雕可见浮雕、镂空雕和线刻相结合的技艺手法。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摄于2007年4月19日。十几年过去,当年足迹遍及之地,有些已记不清是哪里


 

皖南旧忆:找回遗失的龙川

    龙川导览图。全村呈船形,东依龙须山西傍凤凰山,登源龙溪二水交汇,形成一块宝地。尚书府位于居船之舵位,为龙川最佳风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