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图:来自大英图书馆的手稿

(2017-06-12 09:44:19)
标签:

国图

手稿

参观

杂记

分类: 文博体苑

    文/图  老城

 

    国图有个典籍博物馆,正办“从莎士比亚到福尔摩斯——大英博物馆的珍宝”展。6月7日上午乘兴去看来自大英的119件展品,包括9件手稿:拜伦夏绿蒂,狄更斯,柯南道尔。。。看至入境,想起遥远岁月,那些与大师笔下人物相伴的日

 

    展厅里观众寥寥,空寂,清静,甚宜观展。中间来过一拨男女,逛旅游景点一样呼啦啦进来,又呼啦啦走了。展览第一部分,诗歌。打头便是乔治•戈登•拜伦。玻璃展柜中的8开大稿纸,正是《唐璜》手稿。细观拜伦真迹,几百年前的纸张,清晰可辨的笔迹,仿佛能触到诗人的脉动,与今人一起呼吸。


    稿纸上留有修改痕迹,当是经过认真推敲。据说梁启超在20世纪的节译,是《唐璜》最早的中译本,鲁迅也翻译过拜伦诗作。如今不读诗了,暮气使然。但当年曾读,而且沉湎。西方诗人,自然绕不过拜伦。好奇他的高产,还有激情澎湃。虽然囫囵吞枣,却记得“恰尔德•哈洛尔德”,拜伦式英雄。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我不“认识”这位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古舟子咏》手稿,是一个牛皮封面的本子,便签大小,竖着打开,像一个老式翻盖手机。选择精致的小开本,是否为便于随身携带?手稿保存完整,字体小而整齐。据说这样的笔记本共有72件,保存着诗人40年间书写的备忘和诗稿。此件珍品,自出版商后代处征集而来。         

    柯勒律治,又译柯尔律治,童年丧父,读过剑桥,当过兵。因风湿而吸鸦片,因吸鸦片而贫困交加。作品不多,但音乐叙事诗《古舟子咏》相当传世。特意从网上找来一读,信天翁祭,读之心动。20世纪20年代清华才子、诗人朱湘,翻译过柯勒律治诗歌,据说颇得鲁迅赞赏。

    威廉•华兹华斯,也是我不知其名的英国诗人,但他的名作《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我却知道,依稀记起一个读来甚为优美的译本,祈盼“孤独之中的福祉”。手稿是薄薄的纸页,约32开,书写行云流水,就像一片云。华滋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因隐居在远离城市的湖区,同被称为“湖畔诗人”。胡适、郭沫若曾译其作。

    戏剧部分,首先是莎士比亚,却没有手稿。乔治三世收藏的1599年第二版四开本《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同一时期中国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明茅瑛刻套印本,加上来自嘉兴市图书馆的朱生豪翻译手稿,以及各种中译本,还有莎士比亚剧中的人物服装,同现展厅中心。我收藏的一套莎士比亚全集,便是依据朱生豪这位33岁早逝才子的译本修订出版。

    还有两部音乐家乐谱手稿:吉尔伯特与萨利文《贡多拉船夫》的总谱原稿;本杰明·布里顿的歌剧《仲夏夜之梦》的缩编谱手稿。吉尔伯特与萨利文,珠联璧合,创作有轻歌剧《彭赞斯的海盗》《皮那福号军舰》等。手稿是五线谱,稀稀疏疏的音符,写在厚厚的大号横翻本上。本杰明•布里顿,作曲家。作有《彼得•格里姆斯》《青少年管弦乐指南》等。《仲夏夜之梦》手稿,8开竖版五线谱本,浅浅的字迹。

    最后一部分是小说。到了夏洛蒂•勃朗特这里,居然是《简•爱》手稿!写在一个厚厚的精装本上,大小如异型16开。这个1847年的修订稿本,是直接交付给出版商供印刷的版本,书写整齐流畅,文字颇具美感。仔细看,纸张上竟有几处油墨手印,印刷工人留下的吗?据说这是《简•爱》唯一存世的手稿,署名柯勒•贝尔,夏绿蒂的笔名。由出版商后人捐赠。

    周瘦鹃1925年的译本,把《简•爱》译成一个愉快的故事;伍光建1935年译名《孤女飘零记》。 1936年完整本诞生,李霁野译。《简•爱》是我最早阅读并喜爱的西方名著之一,不记得读过几遍。当年被勃朗特三姐妹招得五迷三道,没有想到有一天能看到夏绿蒂的《简•爱》手稿。顺便说一下我的藏书,李霁野译本。

    查尔斯·约翰·赫法姆·狄更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伟大作家。主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老古玩店》《双城记》等。小说《尼可拉斯·尼克贝》手稿,蓝色封面,精装异形16开。同时展有林纾译本,老舍译本。原著读得不细,以作品改编的电影《雾都孤儿》,印象最深。

    柯南•道尔,福尔摩斯系列。展出《失踪的中卫》手稿。书写流畅,字迹整齐,极少修改,好像故事呼之欲出,直接写出来。当年读福尔摩斯废寝忘食、通宵达旦,这部系列侦探集,为我近视度数的加剧,作出过重大贡献。

    伊恩•弗莱明,情报官员作家,创作了詹姆斯·邦德系列故事,让神勇的007在银屏上经久不衰。展出的是《黎明生机》《美妙的回报》手写与打字稿,手稿写在横格稿纸上,字体很潇洒。原稿由葛莱德罗斯出版社和佛莱明家族捐赠大英博物馆。

    有个疑问,展题为什么不是“从莎士比亚到柯南道尔”,或“从哈姆雷特到福尔摩斯”,作家与作家或角色与角色对应,而是莎翁与柯南•道尔笔下人物对应呢?也许策展人的用意,我未能理解。

    这次展出,据说是英国文学经典巨著手稿和早期珍贵印本首次来华,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和大英图书馆联合举办,展期2017年4月21日至6月21日。对英国文学感兴趣的博友,还来得及赶在撤展前去看看。(展厅禁止拍照,除《简爱》,未拍其他手稿)


国图:来自大英图书馆的手稿

国图典籍博物馆

 

国图:来自大英图书馆的手稿

文豪手稿,带着几百年前的人文温度

 

国图:来自大英图书馆的手稿

展厅中除了手稿,还有各种版本的名著,以及莎士比亚人物的戏剧服装

 

国图:来自大英图书馆的手稿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修订本手稿,据说是世上仅存的夏洛蒂小说手稿

 

国图:来自大英图书馆的手稿

像本书一样的图书馆建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