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欧拾遗:意大利与国博,惜别“威尼斯”

(2016-10-20 19:43:51)
标签:

国博

意大利

威尼斯画派

画展

随笔

分类: 域外管窥

文图/老城

 

自今春在国博看过“威尼斯与威尼斯画派”展,就心心念念,惦记着再去看一次。入秋以来瞎忙,竟忘了日子。直到《霸气惜别:重温“威尼斯与威尼斯画派”展》在国博官网发布,才意识到,今天是最后一天!原本来得及一看的,中午约了朋友聊天吃饭,国博近在咫尺,怪就怪我浑然不觉,径直回家了,失去机会。


意大利水上之都威尼斯,我仅在2009年冬春之交去过一次。从这座历史上曾诞生过“威尼斯共和国”、孕育了威尼斯画派的水城匆匆走过,有点儿想不明白,当时怎么连一篇游记都不曾留下?国博的画展禁止拍照,关于展品和画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从网上查到。未能再看一次展,就重温一下威尼斯风光吧,算是旅欧拾遗。可惜当时我的数码相机不给力,片子欠清晰。


幸好,幸好!“威尼斯与威尼斯画派”已经在之前看过。2012年和2014“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之后,2016年国博与意大利合作五年长期展的第三个特展威尼斯与威尼斯画派”,今天在北区16展厅谢幕。前两个都看了三遍,相比之下,遗憾地错过了与“威尼斯”的重逢,只有依依惜别!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画派、罗马画派和威尼斯画派,看了国博的这三个展,可以有个大致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佛罗伦萨画派在公元13世纪逐渐形成,代表画家有早期的乔托·迪·邦多纳、马萨乔、安杰利科、乌切洛、波提切利等和盛期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15世纪中叶以后佛罗伦萨画派衰,以罗马为中心的罗马画派兴起,至17世纪巴洛克艺术形成。15至18世纪,也是威尼斯画的流行阶段


与其它两个艺术流派一样,威尼斯画派从诞生、成长、辉煌到衰亡400年间,为西方艺术史书写了灿烂的一页。“威尼斯与威尼斯画派”展,浓缩了400年的时光画卷。据悉,此展77件珍品中,有73件为首次来华。展览分为四个部分,15世纪:威尼斯的文艺复兴——人物、自然和风景;16世纪:威尼斯的色彩、荣耀和辉煌;17世纪:“黑暗”与“光明”的博弈;18世纪:威尼斯绘画最后的辉煌


不用出国就能欣赏到威尼斯画派安德烈亚·曼特尼亚、乔瓦尼·贝利尼、维托雷·卡尔帕乔、提香、委罗内塞、丁托列托等名家的杰作;以及塞巴斯蒂亚诺·里奇、罗萨尔巴·卡列拉、詹巴蒂斯塔·皮亚泽塔、彼得罗·隆吉、卡纳莱托等重量级画师的精品,一向喜欢“好东西”的我深感幸运,为此,感谢国博!


旅欧拾遗:意大利与国博,惜别“威尼斯”

      “威尼斯与威尼斯画派”,和前两个来自意大利的展出一样,位于国博北16展厅。展期2016年3月25日至10月20日,我是4月26日去参观的。记得开幕时报道说2017年1月撤展,不知何故提前结束,没有容我再去看一次,还是我记错了?

旅欧拾遗:意大利与国博,惜别“威尼斯”


                          画家笔下的威尼斯 


旅欧拾遗:意大利与国博,惜别“威尼斯”


                             卡纳莱托《圣马可广场风景》


旅欧拾遗:意大利与国博,惜别“威尼斯”


                 卡纳莱托《从里亚托桥望向卡福斯卡里宫的大运河风景》



旅欧拾遗:意大利与国博,惜别“威尼斯”



                             画家笔下的威尼斯里亚托桥


旅欧拾遗:意大利与国博,惜别“威尼斯”

                                  
2009年2月,我镜头中美丽的威尼斯


旅欧拾遗:意大利与国博,惜别“威尼斯”

              
与数百年前画家看到的景色一样,历史仿佛定格在流淌的威尼斯美景中


旅欧拾遗:意大利与国博,惜别“威尼斯”


旅欧拾遗:意大利与国博,惜别“威尼斯”

旅欧拾遗:意大利与国博,惜别“威尼斯”

旅欧拾遗:意大利与国博,惜别“威尼斯”

旅欧拾遗:意大利与国博,惜别“威尼斯”

旅欧拾遗:意大利与国博,惜别“威尼斯”

旅欧拾遗:意大利与国博,惜别“威尼斯”

旅欧拾遗:意大利与国博,惜别“威尼斯”

旅欧拾遗:意大利与国博,惜别“威尼斯”

旅欧拾遗:意大利与国博,惜别“威尼斯”

旅欧拾遗:意大利与国博,惜别“威尼斯”

旅欧拾遗:意大利与国博,惜别“威尼斯”


美丽的威尼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