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博:永远的罗丹

(2015-04-19 11:33:26)
标签:

国博

罗丹

雕塑

思想者

随笔

分类: 文博体苑

                                   文图/老城


去年1212日和今年212日,两进国博看罗丹。距1993年头一回在中国美术馆看《思想者》和罗丹其他精品,已经过去了20多年。日子真不禁过,那时我还是个悲催的上班族,整天忙得像个陀螺,周日(没有双休日)放下家务,排队买票去看展览,何等奢侈。

 

如今,时间大把,只要愿意,得空儿就能进出博物馆。不但“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连看三遍,“罗丹”也可以一看再看。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国博在“开拓者的远见与智慧中法建交50周年回顾展”、“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特展”之后,请来了罗丹。

 

不大赞成“高雅艺术”这个词。小时候美学教育欠缺,喜欢“好”东西,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审美需求,每个人其实都会,就像男人喜欢美女,女人喜欢帅哥。我不过略“贪”一些,还喜欢好看的东西和好听的声音。去博物馆多为看热闹,就像女人爱逛街,为的是养眼。

 

所以,我以为艺术没有“高雅”与否,低俗的不叫“艺术”。洋范儿的固然雅,民间的也是一样,不用说博大精深的戏曲,单就年画儿、皮影戏、泥人儿、弹词、评书,哪一样不雅?当年在陕西初听秦腔,难懂,便借来戏本儿,《三滴血》、《火焰驹》什么的,一看方知,那词儿竟写得如此绝妙!

 

再说回罗丹。这位享誉世界的19世纪雕塑巨匠,当然不同于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塑造秦军陶俑的无名艺人,但他们的作品同样伟大。“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艺术回顾展”,是我第二次在北京看罗丹。其实200411月罗丹的思想者也来过国博,可惜我因消息闭塞而错过。

 

真喜欢现在的国博。尽管不大待见那大而空旷的厅堂。经常可以看到来自国内和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品,把这些价值连城的珍藏从它们所在的博物馆请出来,想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感谢每一位策展人和所有为之工作的人员。永远的罗丹,让我此刻有一份好心情与各位分享。


国博:永远的罗丹

       来得早了,不小心又排一次队。不过很快,不像当年看展览排好几个小时


国博:永远的罗丹


“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艺术回顾展”,国博北10展厅,国博与法国巴黎罗丹博物馆联合举办,展期2014-11-28 2015-03-22,票价50元。


国博:永远的罗丹

展览分为早期岁月、雕塑家的诞生、渐臻成熟和走进神秘的罗丹工作室四个部分。观众可以了解到罗丹所处的社会环境,一个雕塑家的精神世界和他题材丰富且材质各异的艺术作品。


国博:永远的罗丹

    展出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 · 罗丹的139 件原作,包括代表作“思想者”、“青铜时代”、《加莱义民》、“巴尔扎克”、“地狱之门”等经典作品。还有很多罗丹的石膏手稿。


国博:永远的罗丹

                                                              又见“思想者”


国博:永远的罗丹

                                                                                             巴尔扎克


国博:永远的罗丹

                                                                                    巴尔扎克头像


国博:永远的罗丹

                                                                                    大影子


国博:永远的罗丹

                                                                                       花神


国博:永远的罗丹

                                      法兰西,我最喜欢的一件展品。20多年后又一次见到


国博:永远的罗丹

                                          卡米尔,罗丹的情人。罗丹的故事里,不能没有她


国博:永远的罗丹

                                              第一次看到罗丹的油画:索涅森林中的小采石场


国博:永远的罗丹

               2012年春,在荷兰梵高森林公园的草坪上,看到罗丹的一件作品。那天下雨,空气湿漉漉的


                      国博:永远的罗丹


行走的人,这次没有来展。图片来自网络。20多年前(1993年)第一次看到它,颇为感叹,为它写下过《行走的生命》。如今再也写不出那样无病呻吟却富有激情的文字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