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起“秋语”的《胖嫂嫂》

(2014-05-16 12:58:34)
标签:

马大哈

秋的喁语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文/老城

 

    写游记间隙,整理“我的文档”,发现一段半截文字。想起来了,大约三、四年前,博友秋的喁语发了篇妙文《胖嫂嫂》。读后甚觉同“病”相连,遂留言:喜欢马大哈!马大哈一般都是风风火火,很好相处的人。我也有点粗粗啦啦的,段子很多,呵呵,哪天也写一段与你切磋,看看谁的忘性更大!

 

    秋语回复:没错!风风火火正是这类人的作风,等着看你的段子。结果这一等,几年过去,不了了之。最近博友放牛娃在发现我留评之误后问:“能对放牛娃说说,您错误产生的原因吗?”简单回复了一句“细微知觉缺陷”。想了想,并非只是“细微”,大而化之的错也屡犯,年轻时许是粗心,如今是“早老呆”了吧?

 

    再读秋文,更觉深有同感,依然有与她切磋的兴致,遂将残文补齐,权作对“胖嫂嫂”一文的呼应,也算是对放牛娃兄一向关心的答谢。自己的“掌故”,多了记不住,把几段亲友们常挂在嘴边调侃的经典,晒出来博各位一笑,也让我和秋语的共鸣有始有终。

 

    80年代末,我还在西安工作。一次借了好友秋萍的自行车去商场。还车时出了状况,车不对!秋萍说:我的半旧飞鸽,怎么变成新的了?我说:不会吧,车停在商场门口,不过十来分钟,我买了东西出来,用钥匙一捅就开,怎么会错呢?车主不认,只好拉着秋萍赶回商场。一看,她的车好好停在原地。神不知鬼不觉换回来,幸好没撞见新车主人,否则人家会以为我故意以旧讹新呢!有同事后来拿这事打趣说,东西不借给谁也得借给我,借出去是旧的,还回来是新的。

 

    90年代初,一次全家在外祖父母家聚会,我和妹妹奉命买菜。出门前外祖母说,你俩也学学侃价,不能人家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到了真武庙早市,三下五除二把各种菜买齐,最后挑了两把豇豆,想起老太太的指示,认真与小贩讨价还价,人家还真答应便宜卖给我们。回到家,得意洋洋汇报战果,外祖母问:豇豆呢?我瞧瞧你们买的好不好?一看菜篮子傻眼:价也侃了,钱也付了,精心挑选的豇豆,忘拿了。

 

    回北京到新单位上班不久,有一次,我把更衣柜钥匙丢了,那时正是严冬,白大褂里只穿了一件毛衣,天特别冷,怎么回家呢?主任说别着急,看今晚谁总值班,借件外衣穿。结果,当天的总值班,责无旁贷地把一件绿色羽绒服贡献给我,还借了主任的钱(钱包也被锁柜子里)匆匆打车回家。老公奇怪,说,你啥时候有这么件衣服?就这样,一衣之缘,我和羽绒服的主人“乐猴”得以相识,并且成了朋友!

 

    有一年春节前,单位发了一桶油,还在团拜会上抽了个奖——一幅工艺画。那时上班忙,早出晚归很累,懒得挤公交,又不会开车,只好打车,为此时遭好友抨击,斥为“败家”。办公室同事“主妇”排行,我不幸荣获末位。此后痛改前非,公交出行。那天下班后,左手一幅画,右手一桶油,好歹有理由打车了,一路与的哥聊得甚欢。回家对老公说,单位发油了。油呢?但见他老婆我左手携画,右手空空。唉,把油落在出租车上了,正好送给的哥过年。

 

    某年办公室失窃,我的数码相机放在抽屉里,与公物一并被盗。不久案子告破,为一保安监守自盗。截获赃物,物归原主,我被公安叫去例行公事询问:丢了什么?相机!什么牌子的?奥林巴斯。相机套什么材质?。。。颜色?。。。灰的还是黑的。。。三问三不知。公安诧异:相机是您的吗?是!啥色儿的能不知道?本来知道的,让您这么一问,想不起来了!公安大笑:您可够二乎的。是您的就拿走吧!接过失而复得的相机一看,恍然大悟,原来机套是皮质与纤维织物拼接,颜色是黑灰相间的,难怪我想不起来。

    

     家住方庄时,一次和老伴儿——那会儿还不算太老,逛购物中心。给他买了条裤子,接着又去买鞋。试完鞋、付了款,拿鞋就走——老伴儿粗心和我有一拼。到家忽然醒过味儿来,记得买了两样东西,咋就剩一样了?老伴儿好歹比我强些,想起了他的裤子!赶紧回到购物中心。卖鞋的大姐见了俺俩就笑,说真没见过你们这样买东西的,像狗熊掰棒子!

 

     前几年,一次利用周末回西安看朋友,为了省时间,计划周五晚乘火车出发,夕发朝至,周六呆一天,周日飞回。老伴儿提前帮我买好票。那天是23日,下班后直奔西站。检票时被拦:好好检查一下你的票。定睛一看,票上赫然印着24日。这下麻烦了,返程机票已定好,总不能周六晚上出发,周日一早到西安,中午转身飞北京吧?我当机立断,当晚必须上车。天无绝人之路,还没出候车室,就碰上俩黄牛,加价50块钱,换成当天的票。检票员眼睁睁看着我不到两分钟,变戏法一样出示当日车票,招摇进站。就这样,我到底如期赶到了西安。

       

    这样的段子还有许多,不足为奇。但有个现象我始终不解,可以挺直腰杆儿地说,我这么个马大哈,但凡重要的事——无论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的,不但从未出过岔子,且精益求精,比一般人还追求完美。连单位领导都说,交我办的事,绝对放心。也许,人的大脑是有选择的,不能样样事情不出差错,所谓细微或非细微知觉,只在有兴趣、或承担责任时才精准、精彩。博客嘛,其实就是个游戏,所以得过且过。如今老了,日常生活中更是小错难免,只要大错不出就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