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西行记——走读湾区:斯特劳斯,为桥而生

(2014-04-29 09:36:35)
标签:

旧金山

金门大桥

斯特劳斯

悬索桥

湾区

分类: 域外管窥

文图/老城 

 

    由于离得近,金门大桥连去了三次。第一次步行看桥,第二次坐船看桥,第三次乘车看桥。桥上、水上和陆上,全方位感受金门大桥之后,最想说一说的就是这座桥的设计者、桥梁工程师约瑟夫·斯特劳斯。他是一个为桥而生的人,准确地说,为金门大桥而生。

 

    在设计金门大桥之前,斯特劳斯已有400多座内陆小型桥梁的设计经验。金门海峡虽然在1579年就被英国探险家弗朗西斯·德雷克发现,1872年始,已有人提出在这里建桥的想法,据说建桥最初的构想来源于一位欧洲游客,但直到1933年1月,大桥才正式开工,此前,斯特劳斯花了差不多10年的时间四处游说。

 

    经过4年的艰苦施工,这座举世惊艳的大桥于1937年4月竣工,同年5月通车。在南桥墩浇筑混凝土之前,斯特劳斯将取自母校辛辛那提大学的一块砖放入其中,以示纪念。1938年,金门大桥落成几个月后,斯特劳斯与世长辞。以最后的生命完成世界桥梁史上的一件杰作,约瑟夫·斯特劳斯不愧为桥而生。

 

    在金门大桥75岁生日之际,有媒体报道,自1937年通车以来,已有逾20亿车次通过这座2.74公里长的大桥。但斯特劳斯大概怎么也想不到,他呕心沥血的作品,竟被轻生者视为自杀圣地,在大桥75周年庆典的同时,防自杀组织“大桥围栏基金会”在桥边布置了1558双鞋,以警示金门大桥开放以来,在此自杀身亡的人数。

 

    除了斯特劳斯,金门大桥的其他主要设计者包括决定大桥艺术造型和颜色的艾尔文·莫罗;合作进行复杂的数学推算的工程师查尔斯·埃里斯和桥梁设计师里昂·莫伊塞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埃里斯,因他在建桥开工前被解雇,回到大学继续当教授,直到金门大桥70周年之际,他为大桥计算数据的功绩才被世人所知。今年是大桥建成77周年,据统计,每月约有100万游客到此观光,包括远道而来的我。

 

美西行记——走读湾区:斯特劳斯,为桥而生

    飞架于金门海湾上的金门大桥,北端连接北加利福尼亚,南端连接旧金山半岛。尽管早已通过影像资料熟悉了这座大桥的身影,但第一眼看到那简洁的造型和醒目的橘红色,还是非常振奋。

 
美西行记——走读湾区:斯特劳斯,为桥而生

    

    金门大桥是近代桥梁工程的一项奇迹,横跨1900多米的金门海峡,宏伟壮观。金门海峡为旧金山海湾入口处,两岸陡峻,航道水深。

   

美西行记——走读湾区:斯特劳斯,为桥而生

   

    船行海湾,在甲板上看耸立大桥两侧的巨形钢塔。包括从钢塔两端延伸的部分,桥长2737米,高342米,钢塔之间的跨度1280米,为世界上罕见的单孔长跨距大吊桥之一。整个大桥用钢材10万多吨,耗资3550万美元,建造历时4年。

 

美西行记——走读湾区:斯特劳斯,为桥而生

   

    金门大桥高出水面部分为227米,相当于一座70层高的建筑物。桥体凭借两侧两根钢索所产生的巨大拉力高悬在半空之中,钢索直径为92.7厘米、重2.45万吨。

 

美西行记——走读湾区:斯特劳斯,为桥而生

   

    钢索中点下垂,几乎接近桥身,钢索和桥身之间用一根根细钢绳连接起来。钢索两端伸延到岸上定于岩石中。


美西行记——走读湾区:斯特劳斯,为桥而生

   

    金门大桥的颜色为“国际橘”,由红、黄和黑色按比例混合而成,这种相当大胆的颜色,为“雾锁金门”的景象锦上添花。据说目前约有200人为金门大桥服务,不断地加固和经常给桥身涂刷油漆是维护大桥最重要的内容。

     

美西行记——走读湾区:斯特劳斯,为桥而生

   

     金门大桥桥面宽27.4米,有6条车行道和两条人行道。车辆通过金门大桥,从北向南进入旧金山单向收费。自2013年3月起启用电子收费系统,驾车通过十分方便。但是,原人工收费站的多名工作人员,却因此而惜别工作岗位。

 

美西行记——走读湾区:斯特劳斯,为桥而生

桥面两侧的人行道,游客都喜欢在桥上走走,感受强劲的海风

 

美西行记——走读湾区:斯特劳斯,为桥而生

    从桥上看海湾行驶的船只。从海面到桥中心部的高度约60米,即使涨潮时,大型船只也能畅通无阻。

 

美西行记——走读湾区:斯特劳斯,为桥而生

 

 金门大桥北接旧金山北湾,马林县及其周边地区是美国最富有的行政区之一

 

美西行记——走读湾区:斯特劳斯,为桥而生

 

大桥北侧的小山上,有一个著名的观景台

 

美西行记——走读湾区:斯特劳斯,为桥而生

 

下午时分,很多游客在这里等待,希望欣赏到夕阳西下的美景

 

美西行记——走读湾区:斯特劳斯,为桥而生

 

换一个角度,从北向南看金门大桥。我没有等到日落时分最美的时刻

 

美西行记——走读湾区:斯特劳斯,为桥而生

连接旧金山市的大桥南侧,游客最集中的地方

 

美西行记——走读湾区:斯特劳斯,为桥而生

一群自行车爱好者在这里活动

 

美西行记——走读湾区:斯特劳斯,为桥而生

出售纪念品的游客中心

 

美西行记——走读湾区:斯特劳斯,为桥而生

正在播放建设金门大桥的影像资料

 

美西行记——走读湾区:斯特劳斯,为桥而生

桥下的露天展示区,陈列着介绍大桥建造过程的图片和模型

 

美西行记——走读湾区:斯特劳斯,为桥而生

一对老年游客正在仔细观看图片说明

 

美西行记——走读湾区:斯特劳斯,为桥而生

金门大桥工程历时4年,不断变换的图像显示每一年的工程进度

 

美西行记——走读湾区:斯特劳斯,为桥而生

详细介绍大桥建造过程的图片和文字

 

美西行记——走读湾区:斯特劳斯,为桥而生

这里展示的是建桥用的一段钢索,每条钢索都是由27000根钢丝绞成的

  

美西行记——走读湾区:斯特劳斯,为桥而生

 

    金门大桥之父约瑟夫·斯特劳斯的铜像被人们安放在桥畔,用以纪念他为金门大桥的建造所作出的贡献。如今这位为桥而生的人,日夜厮守着自己的大桥。

 

美西行记——走读湾区:斯特劳斯,为桥而生

 

斯特劳斯与当年参与设计、建造大桥的工程师们

 

美西行记——走读湾区:斯特劳斯,为桥而生

 金门大桥虽然已经不是世界上最大的悬索桥,但它依然是一座最漂亮的悬索桥

 

美西行记——走读湾区:斯特劳斯,为桥而生

     最后一幅来自博友云南二蛮的博客,这是航拍的金门大桥,由图可俯瞰大桥全貌。我非常喜欢她这幅作品,特借此图与大家分享,谢谢二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