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 星期四
半片安定的效力,持续到嘉义之夜,休息得相当不错。今天的行程是嘉义-阿里山-高雄。阿里山景区,盘山公路虽曲折,但比起当年的秦岭,比起318国道,便是小巫见大巫了,很安心地坐在大巴上,一路观景,一路扫拍,大约一个半小时车程,换乘环保车进入景区,便置身于“阿里山林涛”之中了。
同样,看过了大陆的三山五岳,阿里山似乎并无传神之处,唯有红桧木,这个独特的树种,无论是被日本人砍伐后的树墩,还是侥幸残存的千年神木,都让游客称奇。漫山遍野的次生林,也与内地的林相不同,从亚热带的阔叶林到寒带的针叶林,几乎都有。也许,这便是阿里山林涛的魅力。
每次出发前,导游和领队都一再提醒,带伞具!多雨的台湾,似乎很照顾我们的情绪,一直晴天,却也不热。离开景区下山的时候,突然阴云密布,天一下子黑下来,雾蒙蒙的啥也看不清,大雨点噼里啪啦地打在车顶上,很为司机庄先生捏一把汗。幸运的是,雨最大的时候,我们已经绕出山路,有惊无险地回到平原。
午后,从嘉义到高雄,车程一个多小时。高雄位于台湾岛西南沿海,是台湾最大的港口城市。台北和高雄,就像北京和上海,彰显出不同的文化气质。我也很喜欢高雄这座城市!西子湾有点像上海的外滩,夕阳辉映,正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好时光。“打狗”英国领事馆,也是高雄必看之景。

阿里山云海,台湾八景之一。从海拔30米到2000多米,大巴盘山而行,隔窗望去,云海茫茫,蔚为壮观。虽不及黄山云海的气势,也已是美景难得。试了几次,都没有拍到云雾蒸腾的景象。

阿里山位于台湾嘉义市之东,与玉山山脉相邻,地跨南投、嘉义两地,海拔2000米以上,有十八座山峰。日出、云海、晚霞、森林与高山铁路,为阿里山五奇。图为日本人砍伐红桧木后种植的柳杉林。

阿里山铁路已有百年历史,是世界仅存的三条高山铁路之一。在全长72公里之内,从海拔30多米升至2450米,坡度之大十分罕见。此前曾有大陆游客因小火车出轨罹难。目前,一段线路还在运行。

姐妹潭,两个大小不同的邻近湖泊。相传两位山地女孩在此双双殉情,湖面“姐”方“妹”圆,后人合称之姐妹潭。图为“姐潭”以桧木为基座的相思亭。

日治时期,大量优质红桧木被日本人砍伐后,留下的树墩

阿里山森林林相丰富,树种繁多

树龄约2300年、侥幸未被砍伐的红桧木——阿里山神木。应了庄子的“无用之用”一说,因不成材而得以生存。在树下拍照的游客,比树叶还多。

千姿百态的树木

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游客必观的名胜史迹

森林中的阿里山博物馆

山下青青的茶园,隔窗车拍

阳春三月,阿里山进入花季,在这里也能赏樱花

高雄港。19世纪末开港繁荣至今

美丽的西子湾,西子夕照是台湾八大胜景之一
国立中山大学也在此创校

位于“打狗”领事馆旁,1983年重建的十八王公庙

“打狗”英国领事馆。“打狗”即高雄。领事馆位于高雄港口北岸面对西子湾的鼓山上,建立于1866年,是清朝时外国人在台湾正式建造的第一座领事馆。

领事馆内设有港景厅、海景厅、高雄厅、文化创意小铺、展览等,以文献资料、图片、实物及模型,展示昔日“打狗”发展变迁的历史。

领事馆的建筑,为后文艺复兴时代的巴洛克式风格。系英国人所设计,红砖外墙、竹节落水管,特花栏、石雕和圆拱,凸显了这栋建筑的艺术性和实用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