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 星期二
夜间择席,难以入眠。一大早,再访台北大学之后,离开新北福容饭店,开始全天行程。除了位于基隆海岸的野柳地质公园,士林官邸、中山纪念馆、101大楼和故宫博物院等,均在台北市区,一天跑下来,很紧张。好在前几处,除野柳外,走马观花即可,而故宫,则是一个绝对值得花时间“泡”的地方。
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毛公鼎、肉形石和翠玉白菜,被戏称为“白菜炖肉火锅”,有幸目睹,很形象!故宫好东西太多了,那么多件清宫旧藏,当年把它们漂洋过海地弄来,也真不容易。馆内观众极多,基本上是大陆游客。每一件“必看之宝”,几乎都要排队,观众就像流水作业,机械移动。还好,进入展厅的人数由工作人员掌控,不至于过挤。
可能是图片看多了,镇馆三宝之外,反倒是宗周钟、散氏盘和一组“汝窑天青”,更让我动心。实在太喜欢,眼睛都看酸了。跟着导游从一楼到三楼,观赏了多宝盒、玉如意、橄榄核小舟等经典馆藏之后,尚有半小时自由参观时间,按图索骥奔到二楼的203-205馆,问了工作人员,终于找到了我钟爱的宋代汝窑青瓷。
北宋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那是我最着迷的器形和颜色啊!前几年,为了看一件汝窑青瓷笔洗,我从北京的首博追到上海博物馆,排了好几次队,才一睹再睹芳容。而台北故宫,居然藏有21件汝窑珍品!要知道,被誉为青瓷之冠的汝窑天青,仅存世70余件(据说后经考证世存近百件),一次就能看到5件,而且这么完美无缺,岂不奢侈?
然而,事先做了功课的几件书画大作,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怀素的“自叙帖”,以及传为台北故宫书画三宝的郭熙“早春图”、范宽“溪山行旅图”、李唐“万壑松风图”等,经咨询,得知皆未展出,无缘一见,憾哉。
观光名胜,只能触到皮毛,深入小巷,才能进入一座城市的微循环。无端地喜欢上了台北!与北京相比,台北真是小巧,疏密错落的建筑林立大街小巷,安静有序的行人和呼啸而过的摩托车,平衡着城市的交通秩序。初识之际,感觉它是一座精巧、细腻,并且温润的城市,虽然稍有一些陈旧,不够雍容大气,但是亲切、周到,很有质感。

第一站,台湾野柳地质公园,台湾北部突出于海岸的一片狭长海岬。位于新北市万里区,临近基隆市,北望东海。

野柳公园奇岩遍布,由于长期海蚀风化和地壳运动,形成奇特的海蚀洞沟、蜂窝石、烛状石、豆腐石、蘑菇石等地质景观。

景区游人很多,第二区著名的“女王头像”岩石前始终排着长队,无法拍一张空景。只好看哪里人少,随便扫几张,也算是到此一游了。

一幅天然的台湾地图,很像吧?

士林官邸,位于台北市士林区福林路,蒋宋夫妇故居。入内参观需要另买门票,每人新台币100元。不准拍照,入内匆匆绕了一圈,很值得一看,典型的中西合璧风格。

士林官邸花园,现在是一处生态公园,园中珍奇植物种类繁多,包括欧式花园、中式庭园、兰亭与喷泉,及作礼拜的凯歌堂等。此中式庭院,为蒋所喜爱。

国父纪念馆,位于台北市仁爱路四段,1972年落成,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中国宫殿式建筑。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师王大闳的作品。

纪念馆一楼大厅的卫兵换岗仪式,庄严肃穆,穿插着别具一格的“耍花枪”表演,每天吸引很多游客。

101大楼,位于台北市信义区,高508米,地上101层,地下5层,高度曾居世界第一。由建筑师李祖原设计。101内部豪华时尚,与所有的大城市的现代化楼厦一样,无须赘述。

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台北市士林镇外双溪至善路,1962年动工,1965年夏落成。

藏品主要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兼有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沈阳故宫、原热河行宫等处的馆藏,以及海内外人士捐赠的文物精品,计65万余件。

镇馆之宝毛公鼎,西周宣王的叔父兼重臣——毛公所铸礼器,鼎内铸有举世闻名的彝铭123字,为探索汉字渊源的珍贵文物之一。馆内不准拍照,以下7幅图片来自网络

镇馆之宝肉形石,属玛瑙质玉髓,出自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清朝康熙年间供入内府。这尊东坡肉形石,天然纹理加人工雕琢,酷似五花肉,被视为中国四大奇石之一。

镇馆之宝翠玉白菜,翡翠雕琢。原陈设于紫禁城光绪皇帝与瑾妃的寝室永和宫,据说为瑾妃当年的嫁妆。奇怪,五花肉比想象的小,白菜比想象的大。

我喜欢的宗周钟,甬钟的代表,传为西周天子——厉王胡自制器中最重要的乐器。钟身两面共装饰36枚高突的长形乳丁纹,据说此钟音质浑厚宏亮,有宗庙庄严气概。

散氏盘,西周晚期著名青铜器,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也叫“矢人盘”。清乾隆初年于陕西宝鸡市凤翔出土。幸而好友小黄钻杆事先做足了功课,才找到它。

汝窑青瓷莲花式温碗,也是一件青瓷绝品

我最钟爱的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釉呈天青色,开片密布。据说此款传世的5件珍品,台北故宫博物院就有3件,日本大阪市立东洋美术馆也有珍藏。作为汝窑青瓷的代表作之一,它几乎完美无缺。

晚上逛了离台北车站最近的宁夏圆环夜市,范围不大,但很有特色,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过铁版烧、现炒、现蒸、现煮的摊子,步步飘香,品尝了导游元昊推荐的蚵仔煎,果然美味。
去过台湾的朋友很多,主要景点大家都比较熟悉,不必多介绍了,用卡片机扫的几张图片,权作点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