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朝圣西藏——(1)借路西蜀

(2011-09-17 11:34:16)
标签:

西藏

成都

都江堰

青城山

奎光塔

分类: 华夏掠影

文图/老城

 

    西藏,我的梦想朝圣地!神往越甚,期待越久;向往廿载,相思10年,终得一见。不过这一面见得太不容易,好事多磨,出发前一波三折,险些再次断送了这次计划周密的行程。

 

    去年准备进藏,突因发烧,临阵脱逃,眼睁睁看着当年宣传队的伙伴乘兴而去,狂喜而归。不肯作罢,待至初秋,欲约一小友同行,结果小友太忙未果。本以为很难再找人结伴,不想今春小聚,几位同事皆有此意,一拍即合,激情热议,将此行列入日程。

 

    虽然大喜过望,但想起去年绕世界呼朋唤友,忙乎多日最终怯步,生怕今年的精心策划再次泡汤,便“悄悄地、打枪地不要”,除了准备结伴的同事,跟谁都没敢声张,不到出发那一刻,不到进藏那一天,生怕再出岔子,我一直不敢相信能梦想成真。

 

    西藏地图,几年前就开始研读,想去之处,几乎烂熟心中,选景不成问题。至于如何出行,考虑到一干人马均已年近或超过半百,而且大多数第一次进藏,所以安全第一,方便为妥,选择了半自助的形式,自行组队、确定线路,交通食宿景点预定交旅行社代办,省心省事,不亦乐乎。

 

    统领邓大妹组织能力超强,被封“董事长”,自家拉出一支“邓家军”,凑足半壁江山。闻讯报名的同事踊跃,17人的团队迅速集结。由于包租的中巴座位有限,对晚报名者只好说声抱歉。从春到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因家事羁绊,牵线联络由热心能干的小付承担。小付不辱使命,在团队与旅行社间穿针引线、事无巨细。此时,却传来不利消息,由于“大庆”和雪顿节,从成都飞林芝的机票吃紧,原定8月30日出发,29日还没有出票通知。唉,我们只为见识西藏,节庆之类唯恐躲不及,一点儿也不想凑热闹!

 

    就这样,每日电话催问,旅行社的小胡,一会儿挺乐观说有希望,一会儿又颇沮丧说锁仓了,没票。事至如此,小胡出点子说,要不就调整路线,由北京直飞拉萨,或乘火车到拉萨,绕开林芝的一票难求?我和老邓果断否决,没商量!坚持先到海拔较低的林芝,主要是考虑减轻高原反应,后来验证,这一决定非常英明。

 

    在岗的同事,休长假不易,若不如期出发,恐被迫放弃。无奈,甚至想,实在不行我就单独行动了,总之,今年非去西藏不可!正焦急,闻知国航增开航班,机票终于搞掂,峰回路转,一块石头落地。此时已是30日下午,离一再推迟的出发时间,只隔一天,并因航班问题,还得在成都住两晚。

 

    谢天谢地,只要能进藏,再多住一天也无妨。算起来,距上次来成都,已有5年多,借路西蜀,正好故地重游。我对道家文化一向比较感兴趣,趁机上一趟青城山,满足一个小心愿,还可顺便逛街品尝小吃,何乐而不为?

 

    一想到西藏,便高度亢奋。明明知道需要保存体力,赴藏前一天,我还是和青城山较了一劲,目标天师洞,为了拜访全真观,宁可绕道,直爬得气喘嘘嘘、两腿发酸。我相信,人心情好的时候,是不会怕累的。

 

    与常人相比,我对自然景观的审美阈值,似乎要低很多,即使非常一般的山野景色,也会在我眼中出彩,并为之惊喜,极像一个没见过世面的老土。晒几张成都拍的片子,天不争气,技不娴熟,相机傻瓜,各位看客担待!

 

朝圣西藏——(1)借路西蜀

 

    酒店附近的宽窄巷子,据说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老街及其间的四合院群组成,我对仿古建筑毫无兴趣。好在巷内有一座小型博物馆,可看到古街挖掘遗迹,那座老四合院也不错。


朝圣西藏——(1)借路西蜀

 

    又逛锦里。这条步行街由武侯祠博物馆恢复修建,为清末民初风格的仿古建筑。虽然极为反感各地所建这类“现代高仿”古建,但街边的美味小吃相当诱人。邓家军请我品尝“龙抄手”,味道挺好!

 

朝圣西藏——(1)借路西蜀

    奎光塔,位于都江堰市城西。据载始建于明代,毁于兵火,重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17层青砖结构。汶川大地震受损严重,从五层到塔顶贯穿裂缝,虽经加固扶正,塔身仍有明显倾斜。院内道师吉言相颂,心喜,票票奉上。

 

朝圣西藏——(1)借路西蜀

   

    都江堰南桥,廊式古桥,岷江从桥下流过。始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名“普济桥”。后遭毁坏,1925年、1958年先后重建,1979年改建,1982年划入都江堰文物保护区范围。走在桥上想,若还是清末原建的那座木桥多好!

 

朝圣西藏——(1)借路西蜀

    

     岷江,都江堰的主水源。喜欢江河,拍张带水的。通常认为,都江堰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并依然发挥作用的的宏大水利工程。

 

朝圣西藏——(1)借路西蜀

    再游都江堰。著名的宝瓶口,在灌口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人工凿开,为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其右边山丘名“离堆”。古人刻在岩壁上的“水则”,是我国最早的水位标尺。据说汶川地震,都江堰也受到破坏。

 

朝圣西藏——(1)借路西蜀

   安澜桥,古索桥,我国五大古桥之一,位于都江堰鱼嘴分水堤之上,横跨内外两江。据《水经注》载,“涪江有笮桥”,证实安澜桥至少不会晚于都江堰的修筑年代。现已改建为钢索吊桥,走在上边忽悠忽悠的,很好玩!

 

朝圣西藏——(1)借路西蜀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青城山,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自东汉已历经二千多年。山中植被茂密,绿树掩映道观,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主峰老霄峰海拔1260米。为了保存体力,我们只登到海拨1000多米左右的天师洞。

 

朝圣西藏——(1)借路西蜀

    非常喜欢这种多重檐的楼阁式建筑。青城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保护完好的古道观,另有重建的全真观等建筑。

 

朝圣西藏——(1)借路西蜀

活灵活现的檐上小兽

 

朝圣西藏——(1)借路西蜀

   五洞天,离青城山最主要的道观——天师教创始人张陵修炼布道的天师洞不远了。据说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张天师选中深幽涵碧的青城山结茅传道,此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之一,被列入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五洞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