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老城
关于北欧已经说了不少。去年游西欧,自己组团,顾及召集者的时间,只得选择欧洲大陆尚在飘雪的初春。今年的北欧行,却是一个好季节——当地真正的春天刚刚来临,唯一的遗憾是雨水多了一些。好季节、好风景、好玩伴,自然带来好心情,也会有更多的体验和感受。为了缩减这个系列的篇幅,索性将一些见闻串烧成一篇,聊以结束这组越写越长的游记。

斯德哥尔摩是我最喜欢的城市之一

从图尔库到斯德哥尔摩途中,美丽的小岛
一、你微笑世界也微笑
提起近年猖獗的索马里海盗,多数人眼前会出现凶神恶煞的形象。而不避讳称自己“海盗后裔”的北欧人,你却怎么也看不出“海上强盗”的痕迹。身材高大、金发碧眼的维京人后代们,多半都很和善,只要你与他们眼神对视,就一定可以收获一个微笑。为了避免唐突,我较少拍摄成年人,错过了许多可掬之笑容。只好发两张北欧少年的笑脸,看见他们,你是不是觉得世界都在微笑?

赫尔辛基街头对我微笑的女孩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前,主动聚到游客相机前的孩子(摄影秋萍)

在奥斯陆雕塑公园拍照的一对情侣
二、语言不是障碍
懂一、两门外语,出门肯定有优势,但外语盲就寸步难行了吗?其实不然。我发现在国外,肢体语言有时能起到绝妙的沟通作用。团友小黄钻杆,想为一位在河边弹吉它的小伙子拍张照,并希望他笑一笑,小黄举起相机,手指沿着嘴角划出一条弧线,那小伙子立即点头应允,同时绽放一个灿烂的笑容,几秒钟搞定!我把房卡锁进房间,对服务生比划了一个矩形,室友秋萍配合我,像演双簧一样,蹦了个单词“room”,接着写下房号,前后不到两分钟,OK,新卡到手。

赫尔辛基街头,一个手势
这位弹吉它的年轻人就笑了(摄影小黄钻杆)
最精彩的是,在柏林参观格兰登堡门后,还有一个多小时的空闲,我执意要寻找位于附近的柏林德国歌剧院。秋萍怕我走失,一定要跟着。我们沿菩提树下大街一路问去,我按秋萍所示,摆个演唱姿势,来一句“13531”,一位知道路的女士马上明白,先指了一下方向,然后交叉前臂,给了个位置,说了声“two”。我俩一下子就理解了:前方第二个十字路口右手边!果然有一座剧院在那里!

暴走好几条街,终于找到这座门前立着席勒像的建筑。后经查证,这里是著名的柏林音乐厅,指路的女士见唱歌状,把我们引到这里没有错。

那么真正的柏林德国歌剧院在哪儿呢?原来离音乐厅不远,我们刚从它前面走过,这里是歌剧院后身。
三、自行车风景
总听说欧洲人为了环保,提倡骑自行车出行,却想象不出那里自行车普及到什么程度。以下图片,是在游览间隙中随手拍的,包括北欧诸国和德国。若从人口比例来看,欧洲城镇骑自行车的人,一点也不比中国城市骑车人的比例小。

赫尔辛基街头存放的自行车

图尔库大教堂广场上的骑车人

卡尔斯塔德的自行车专用车道

瑞典小城随处可见自行车

奥斯陆独自骑单车的男孩

丹麦,年轻人似乎更喜欢骑车
哥本哈根市区主要街道的骑车者
柏林商场前的自行车停放处
四、郊外小屋
到达哥本哈根那天下午,进入酒店的房间,打开窗帘一看,窗外是一片别墅区。于是,当晚和翌日一早的散步,就围着别墅转了。这里是哥本哈根郊区,房屋密集,几乎都是平房,小巧而精致,估计房间不多,院落也不大,但绿化很好,到处鲜花草坪。房子集中,人却极少,我一直没搞明白,这里的房主是常年居住,还是短期度假?

哥本哈根,酒店窗外的别墅区

人很少,街道十分幽静

路边一家小店

庭院里草木繁盛

精致、宁静的院落
不知道主人有没有在家
五、人与犬
据说西方人对中国人习食狗肉非常不解,他们认为狗是人类的朋友,是不可以肉食的。中国人普遍养宠物狗,其实才是近些年的事,以前城市是不允许养狗的。而在欧洲,随处可见一个人牵着一条狗,看上去他们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溜狗”,而是相伴而行。

狗是人类的朋友

瑞典王后岛宫,第三者

梅拉伦湖畔,水边风景
卡尔斯塔德,晨间散步
柏林,一对老友
北欧之旅就说到这里,新的见闻,等下次旅行回来再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