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城
老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689
  • 关注人气:7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江南——周庄·乌镇·朱家角

(2009-08-25 21:37:37)
标签:

江南

水乡

杂谈

分类: 华夏掠影

文、图/老城

 

    江南水乡周庄,因陈逸飞的一幅油画《故乡的回忆——双桥》而闻名,双桥也因此成为周庄的标志性景点。多次南行,都与周庄错过。2005年10月公出上海,恰好有一天空暇,便计划去周庄。

 

    早上赖了一会床,等我赶到长途车站,不但前往周庄的班车已经发完,连同里、南浔也无车可去。见我失望,一位老伯热心建议:“去朱家角好了,也是江南水乡。半小时一趟班车,很方便的。”于是,有了我的朱家角之行。

 

    还是先说周庄。我和女儿都是第一次来周庄,心中充满期待。但感觉远没有想象的好,一是商业味太浓,沿街几乎家家开店,破坏了水乡的纯美和宁静;二是游人太多,著名的张厅和沈厅拥挤不堪,即使美景也少有令人愉悦的视觉感受;三是天气闷热,多少影响了游玩的兴致。

 

行走江南——周庄·乌镇·朱家角

 

行走江南——周庄·乌镇·朱家角

 

行走江南——周庄·乌镇·朱家角

 

行走江南——周庄·乌镇·朱家角

 

周庄:拍几张人少的图片不容易

 

    尽管如此,由于难得一来,我们还是避开人群,拐到僻静的岔巷,一路探寻,尽量地去体味真正的周庄,也拍到几张宁静的照片。

 

    和周庄相比,乌镇要显得原汁原味一些。这里因具有其它小镇所没有的临水建筑水阁,而被称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虽然一样拥挤,一样闷热,但少了些商业气息,多了点民俗文化,加上茅盾故居和立志书院,给我和女儿留下不错的印象。

 

行走江南——周庄·乌镇·朱家角

 

行走江南——周庄·乌镇·朱家角

 

行走江南——周庄·乌镇·朱家角

 

行走江南——周庄·乌镇·朱家角

 

乌镇: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

 

    再说朱家角。也许因为去的时候没抱多大希望,反而印象深刻。一边是大上海,一边是淀山湖,朱家角得天独厚的位置,使它看上去相当富庶,不但有米行、油坊、药号、酱园、茶楼,还有大清邮局、银行洋庄和城隍庙,甚至有一座教堂。

 

行走江南——周庄·乌镇·朱家角

 

朱家角廊桥

 

行走江南——周庄·乌镇·朱家角

 

阿婆茶楼

 

行走江南——周庄·乌镇·朱家角

 

放生桥

 

行走江南——周庄·乌镇·朱家角

 

船行水巷

 

行走江南——周庄·乌镇·朱家角

 

朱家角有36座造型各异的石桥

 

行走江南——周庄·乌镇·朱家角

 

这位号称“第一船老大”,据说2001APEC期间为多国首脑撑过船

 

    没有合适的同伴时,我经常独旅。虽说多少有些不便,但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独自行走在朱家角的圆津禅院、课植园和阿婆茶楼,一点也不觉得孤单,哪儿都能碰上愿意帮我拍一张“到此一游”的热心人。

 

    说到朱家角,想起一个人。我院老院长戴士铭,就是朱家角人。他少年时代走出水乡,到上海、北京和海外求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担任院长30多年。不知道90多年前他诞生在朱家角的哪一座老屋。走在前辈生活过的地方,似乎有一种遥远的历史感。

 

    周庄、乌镇、朱家角,走过三座古镇,对小桥流水、街巷纵横,粉墙黛瓦、古宅幽园的水乡文化,总算有了一点感性认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