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城
坦率地说,我对向往已久的罗马之印象,并没有想象的好,不像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让人着迷的不知所云。感觉那座随处可见残垣断壁的古城,有一点杂乱。也许是《罗马假日》的记忆太深刻,老觉得很多地方都没看到,加之早有耳闻罗马小偷多,行程匆匆,增添了紧张气氛,玩兴便在这里打了些许折扣。
然而,乘公交车在城中穿行,放眼纵览那些古建筑,却又为之震撼,不得不佩服意大利人的文物保护意识。古迹、遗址,使这座城市的面孔有点像人脸上的老年斑,显现出岁月的沧桑,但也犹如一位饱读经典的长者,袒露心蕴丰厚的千年历史陈迹。
罗马被喻为全球最大的“露天历史博物馆”,整个城市分为古城和新城。古城中心的威尼斯广场是几条主要街道的汇集点,“条条大路通罗马”。帝国大道两旁分布着多处罗马帝国古都的遗迹。而新罗马则建在古城以南5公里以外之处,是一座拥有摩天大楼的现代化花园城市。



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罗马斗兽场

威尼斯广场上的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

建于公元315年的君士坦丁凯旋门

建于公元82年的提图斯凯旋门


市区的古罗马遗迹

奥黛丽·赫本和格里高利·派克来过的许愿泉

这样的废墟也要好好保护
和罗马人千方百计保护古建筑,甚至修建人造废墟,以证明这个城市的古老文明相比,北京人却似乎更喜欢“推陈出新”,当年硬是把基本完好的城墙和结结实实的城门推倒,修筑地铁、修建二环路和立交桥,以体现新北京的四通八达。
作为燕国、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都城,北京原有四道城墙,包括紫禁城,外环紫禁城的皇城,周长24里的内城,以及南边的外城。与中国古代城市“内城外郭”的重城制相吻合。内城九门都是由箭楼和城门楼构成的双重城楼,门楼为三檐双层的楼阁或殿堂,最多的时候,包括外城和皇城的城门、城楼、箭楼、角楼等,曾有47个。
即使从1368年明朝开国算起,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也有600多年历史了。令人痛心的是,在多年战乱中,它们没有被炮火摧毁,却在和平年代被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的建设者毁于一旦。幸存的正阳门、德胜门孤独而立,新永定门据说是按原图1:1的比例重建,但怎么看怎么别扭,显得小里小气。
保护快要坍塌的古老建筑,和扒掉还屹立着的城墙门楼,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观念。游览罗马古城,使我不由得联想到北京,如果北京还保存着古老的城郭,在古都之外建设现代化的新北京,那么今天的这个大国之都会是什么样呢?灿烂的古代文明,丰富的旅游资源,北京不就更能显示出她是一座独一无二的世界名城吗?

拆了城墙、城门和牌楼,建了地铁、二环和立交桥

幸免于难的前门楼子

没有了城墙的护卫,德胜门孤独而立

明城墙遗址。还能在这里找到一点念想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