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城
说到北京黑龙潭,首先想到密云的“京东第一瀑”。其实,京城至少还有三处名为“黑龙潭”的地方。除了京西海淀区和京南房山区的两处,还有一处据说在现陶然亭公园内东南部一带,明清时期,这三处黑龙潭均为祈雨场所。

海淀区的黑龙潭,我已经好几年没来了。前天,趁在市卫生局干部培训中心参会之机,去看秋风初染的红叶,顺便再访了位于培训中心院内的黑龙潭。

黑龙潭坐落在寿安山北麓。据记载,因山上产黑石,质细腻,金代曾采石为宫女画眉,称为黛石,寿安山亦叫画眉山。山腰有圆潭,径10余米,水从山峡石隙中流入潭内,溢时流泻山下田野中,因传说有黑龙潜藏水底,故名黑龙潭。

潭后的龙王庙,又名神龙祠,其建筑年代有两种说法,明成化八年(1472)和二十二年(1486)。万历十四年(1586)重修,清康熙二十年(1681)重建,乾隆三年(1738)封龙神为昭灵沛泽龙王之神。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1989年起政府投资将庙宇和潭廊等逐年修复。

对面的山坡,秋叶已经泛红
龙王庙全部建筑均为歇山顶,有山门前殿、三世佛殿、龙王殿等;东向依山而筑,殿宇层层上升,覆以金黄色的琉璃瓦。一汪幽静的潭水,被33间回廊环绕。庙内现存明清及民国重修碑、御制碑及祈雨灵应碑等多块,记载有明、清两代帝王万历、康熙、乾隆祀祭龙神、祈祷雨泽的经过。

这叶子红得最美,但不知是什么树

龙王庙所依的寿安山,其实只是一座百余米高的耸坡。攀上坡顶的观景亭,金风阵阵,红叶娑娑。回首身后的龙王庙,穿透云层的秋日阳光,照亮了万绿丛中露出一角的庙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