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闽地闻香(十五):福清瑞云塔与黄阁重纶石坊

(2018-09-07 18:53:51)
标签:

福清

黄阁重纶石坊

瑞云塔

叶向高

文物

分类: 浪迹天涯
[原] 闽地闻香(十五):福清瑞云塔与黄阁重纶石坊

图/文:胡波

http://s6/mw690/001nUGx1zy7nrBxeGTb45&690
图1. 华灯初上的瑞云塔

       从龙江桥乘坐城乡公交回到福清市区已是下午三时有余,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往城内的标志性古建筑瑞云塔和黄阁重纶石坊,沿途老街上买了当地小吃炸油饼充当午饭,真是难为同行的沈老师,现在回想也是满腹愧疚。

       黄阁重纶石坊号称福清现存九座牌坊中体量最大、雕刻工艺最精湛的一座,1985年列入福建省级文保单位,1993年被大车撞击受损,2003年纠偏修复。黄阁重纶石坊是地方官员与族人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为一位叫叶向高(1559-1627)的明朝官员建造的功德坊,百度其人,来头不小。叶向高是福清本地人,明万历、天启两朝出任内阁首辅,曾任礼部尚书、吏部尚书、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等要职,位同宰相,为官期间爱民如子、忠言直谏、对抗魏忠贤,崇祯初年,追赠太师,追谥文忠,《明史》对其评价“向高用宿望居相位,忧国奉公,每事执争效忠荩”、“向高为人光明忠厚,有德量,好扶植善类”,另从诰封牌的百余字叙述可见叶向高祖上世代清官,祖荫所庇的意义非同凡响。

       黄阁重纶石坊是明清交替之际的建筑,所以延续了明代的端庄厚重,开启了清代的精致华丽。整座牌坊坐北朝南,横跨利桥街,通体用青灰色的花岗岩构筑,四柱三间五楼式,出于稳定性考虑,每根中柱前后另设戗柱,所有柱子上端收进做讹角状,柱下石砌基座。明间屋顶为歇山顶,正脊两端用鱼形吻,中立宝瓶脊剎,檐口刻出勾头滴水,四角有盘龙短柱支撑,檐下前后用单翘斗栱承托垂花柱,两侧为单翘单昂斗栱,中央置“恩荣”竖匾,往下是“黄阁重纶”横字匾,再往下是上下额枋,上额枋浮雕云龙,下额枋浮雕凤穿牡丹,两端龙嘴相吞,鳌鱼状雀替置下,两额枋之间是诰封牌和镂空雕花枋,雕刻“琴棋书画”题材的人物形象。次间屋顶同样歇山顶,上下檐均用云头脊,上檐前后均设短柱四根,柱间用龙嘴相吞的平板枋和月梁式卷草纹额枋,中柱间结构与戗柱间相近,侧面施双翘斗栱,下檐在平板枋和额枋之间设镂空雕花枋,中柱间结构与戗柱间相近,花枋以“渔樵耕读”、“忠孝节义”等题材的人物故事形象为主。牌坊中所有的雕刻内容似乎都在暗喻叶向高在朝为官时的德高望重,以及归隐故里时的淡泊宁静,这些生动形象的画面在当时那个年代一定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而如今的叶氏后裔遇见它时是否还会高山仰止呢?

       与黄阁重纶石坊一样,瑞云塔也是明代建筑,也与叶向高有关,它由叶向高长子叶成学(1578-1614)和福清知县凌汉翀募资七千余两黄金建造,叶成学曾任尚宝司司丞,致力于家乡公益事业,主持修建龙首桥、瑞云塔和峡江渡等,福清盛传“父不如子”、“成学在,不止此”,可谓圈粉无数。瑞云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耗时十年建成,“补龙江地势之旷”,“点缀融城风景之不足”,只可惜尚未等到瑞云塔完工叶成学便英年早逝。瑞云塔建成后,叶向高撰文《福清县新建桥塔记》,陈述了修塔建桥的过程,同时也赞颂了儿子的丰功伟绩。

       瑞云塔选材本地的青灰色花岗岩,高三十余米,八角七级,空心楼阁式,整座塔收分不大,却是亭亭玉立、瘦高挺拔,从地理位置和雕刻题材看,它兼具风水塔、佛塔和航标塔的功能。塔分塔基、塔身、塔顶和塔剎。塔基为须弥座,上枭用三重仰莲,下枭用海浪纹,八角雕蹲坐力士,束腰雕狮子戏球、玉兔望月、天马行空、麋鹿衔芝、麒麟踏钱等吉祥图案。底层塔身北面辟门,门上设竖匾“凌霄玉柱”,门两侧圆雕武将护卫,其余面设方形佛龛,额枋雕五方佛,盲窗雕罗汉,龛下槛墙雕凤鹤喜鹊,倚柱棱角为海棠线做法,檐下斗栱出单翘,偷心造,每面平身科两攒,角科变翘为昂,昂尖内凹弧线,与福建沿海五代、宋元时期的做法一脉相承,塔檐刻出瓦垄,翼角顶端圆雕武将,俯视众生,坦然自若。第二至六层塔身为了分解重力、提高抗震性,隔层错开辟门各二,顶层四面辟门,其余面设佛龛,塔身雕刻佛、菩萨、罗汉、飞天、金刚等,倚柱、斗栱、翼角做法与底层一致,塔身四周为勾栏平座,可凭栏远眺。塔顶用攒尖顶,置葫芦形石质塔刹。

       瑞云塔是此行唯一实现登顶的古塔,所以对其内部结构印象深刻,塔内光线昏暗,拾阶而上,颇有探险趣味。该塔处于台风多发地区,又无塔心柱,所以工匠通过增厚塔壁保证塔体的稳固安全,这样就使塔内空间较为狭隘,石阶只够一人通行,上下石阶并非贯通,每层需出塔门,穿行平座,绕塔半周,进入另一塔门才能登入上层。各层塔内壁也有佛教内容的浮雕,有一佛二弟子,有文殊普贤对坐,有观音罗汉,也有善财童子等,表现手法中多了不少世俗的活泼,少了一些宗教的严肃。顶层内壁高处辟椭圆形窗洞,除了采光不知有何它用,透过窗洞可窥视海滨小城的繁华与落寞。

       瑞云塔是1961年的第一批福建省保单位,之前也是命运多舛,据说现在塔身残缺的武将和佛像雕刻在解放前被西方传教士勾结本地朋党倒卖出境,这又让人想起了一百多年前的敦煌藏经洞,想起了近年来频频失窃的山西国保古建,想起了金华乡野断壁残垣的木雕古宅。不止国内,文物的流失和破坏将永无休止,出名要趁早,看古迹也须趁早啊。

图2. 黄阁重纶石坊省保碑刻

http://s15/mw690/001nUGx1zy7nrBG6fXUce&690
图3. 由北向南远望黄阁重纶石坊

http://s9/mw690/001nUGx1zy7nrBGbgYEd8&690
图4. 黄阁重纶石坊留影

http://s4/mw690/001nUGx1zy7nrBGfNN973&690
图5. 仰望黄阁重纶石坊

http://s8/mw690/001nUGx1zy7nrBGl3U337&690
图6. 黄阁重纶石坊明间花枋雕刻

http://s13/mw690/001nUGx1zy7nrBGpeoIac&690
图7. 黄阁重纶石坊次间花枋雕刻

http://s11/mw690/001nUGx1zy7nrBGRweKaa&690
图8. 黄阁重纶石坊翼角做法

http://s3/mw690/001nUGx1zy7nrBPwx7Y42&690
图9. 由北向南远望瑞云塔

http://s13/mw690/001nUGx1zy7nrBPvUp6cc&690
图10. 瑞云塔省保碑刻

http://s13/mw690/001nUGx1zy7nrBPFBKc4c&690
图11. 瑞云塔须弥座及底层

http://s12/mw690/001nUGx1zy7nrBPIpnB8b&690
图12. 瑞云塔须弥座浮雕

http://s8/mw690/001nUGx1zy7nrBPP2pV87&690
图13. 瑞云塔檐口做法

http://s7/mw690/001nUGx1zy7nrBPRC7476&690
图14. 瑞云塔塔身浮雕(一)

http://s7/mw690/001nUGx1zy7nrBQ2syq96&690
图15. 瑞云塔塔身浮雕(二)

http://s13/mw690/001nUGx1zy7nrBQr536dc&690
图16. 瑞云塔塔室内浮雕

http://s11/mw690/001nUGx1zy7nrBQwu4G7a&690
图17. 瑞云塔顶层窥视塔外

http://s13/mw690/001nUGx1zy7nrBQzwnO0c&690
图18. 瑞云塔留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