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图/文:胡波
http://s10/mw690/4bab0237gx6BKeiV9Xz29&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1、一堵坍塌的砖墙也蕴藏着建筑之美
这些年随着又一轮旧村改造和交通、水利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启动,多少古村古屋命丧黄泉,虽说浙西龙游县的古建筑家底厚实,政府对此也较为重视,在新公布的国七名录里就有小南海石室、志棠三槐堂、志棠关西世家、三门源叶氏民居、鸡鸣山民居苑、横山绍衣堂及横山塔等六处七点入选,但其余保护等级较低或尚未标明文物身份的乡土建筑却随时会遭遇灭顶之灾,它们的脆弱和不可再生,很多人看来或许嗤之以鼻,但对于热爱它的人们来说这是一场前无古人的浩劫。
2012年末那天,除了泽随村,我们还去了龙游县塔石乡的另几个村落看到一些不错的古祠古宅,且多数为明代或清初所建,可惜所到之处均令人不安,或任意改建,或任其风雨飘摇。以下图文作为寻访的第一手资料,与同好者共飨。
一、9:10am-10:20am,莲塘村
莲塘村,为方姓血缘聚落,现有瑞森堂、方氏民居两座文物建筑,另有晚清民国时期的三合院和对合院少数。
瑞森堂,200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初民居建筑,前厅后堂楼二进二天井式。大门装饰垂花门式砖雕门楼,檐下用砖仿木柱头科四攒,门楣上有“佳气日升”、“临爽”、“朝云”等字样。进大门后是天井,门后用金鼓架。前厅面阔三间,进深九檩,彻上露明造,明间抬梁式,五架梁对前船篷轩后双步梁,次间抬梁穿斗混合式,贴墙用木樘板。后堂楼与前厅用砖墙分隔,中辟门洞,入门后为天井。后堂楼又叫读书楼,面阔三间,进深六檩,再搭两厢,重檐二层,楼上厅做法,穿斗式结构,明间二楼前后额枋各用一斗六升平身科两攒,檩柱节点处有上昂。两进建筑通用做法有礩形柱础、三合土甃地、壶嘴状撑栱等。该建筑最有价值的是二楼隔墙上的四幅山水壁画,其中一幅有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落款。
方氏民居,200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中期民居建筑,前后二进对合天井式。大门用砖雕门楼,同样用砖仿木柱头科四攒,砖雕图案以万字不出头纹为主。建筑为重檐二层,门厅进深较窄,二进为主要利用空间,面阔三间,明间开敞做堂屋,次间辟门窗做卧室。两进建筑通用做法有鼓形柱础、三合土甃地、壶嘴状撑栱等。该建筑最大特色在天井处,左右各用望柱栏板围合做鱼池。
http://s13/mw690/4bab0237gx6BKelK8RS4c&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2、瑞森堂外景
http://s9/mw690/4bab0237gx6BKelXO9qc8&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3、瑞森堂前厅梁架
http://s6/mw690/4bab0237gx6BKemdkZn65&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4、瑞森堂后堂楼仰视
http://s2/mw690/4bab0237gx6BKemvpTj71&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5、瑞森堂壁画集锦
http://s8/mw690/4bab0237gx6BKemJxJlb7&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6、方氏民居外景
http://s5/mw690/4bab0237gx6BKemW3I084&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7、方氏民居内景
二、10:40am-11:50am,华塸村
华塸村,为方姓血缘聚落,村落传统风貌有部分保留,现有方氏宗祠一座文物建筑,另有部分古民居建筑遗存,其中不乏一些明代构筑。
方氏宗祠,200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宗祠建筑,前后二进对合天井式。门厅面阔三间,进深十一檩,彻上露明造,明间抬梁式,五架梁对前两双步梁后船篷轩,次间抬梁穿斗混合式,中柱落地,前三双步梁对后双步接船篷轩,老檐柱明间内额与后金柱三间内额上各置一斗六升平身科两攒,室内设有半活动式戏台一座。天井两边各开侧门,有内置门楼做法。正厅又叫敦睦堂,面阔三间,进深十二檩,彻上露明造,明间抬梁式,五架梁对前船篷轩后两双步梁再接穿枋,次间抬梁穿斗混合式,中柱落地,前船篷轩双步梁对后两双步再接穿枋,前金柱三间内额上各置一斗六升平身科两攒,梁柱节点处用丁头栱,柱子用梭柱。两进建筑通用做法有连体礩形柱础、三合土甃地、清代后加牛腿、檩柱节点处有上昂、柱头卷杀明显等。该建筑大木结构虽有少量后期增建、更换痕迹,但大部分保留了明代构架,用材粗犷,时代特征明显。方氏宗祠正在搭架维修,不过现场一片狼藉,留下半拉子工程,所有木基层暴露在外,很多梁柱已经腐烂严重,惨不忍睹。
华塸村16号民居虽不是文保单位,但是保留了很多早期做法,比如山墙的砖制搏风板、大门上的防火防盗泡钉包砖以及月梁上的缴背做法等都是当地明代建筑的特征。
http://s9/mw690/4bab0237gx6BKeAe2Aoe8&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8、方氏宗祠正立面
http://s16/mw690/4bab0237gx6BKeAsLbV3f&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9、方氏宗祠背立面
http://s9/mw690/4bab0237gx6BKeAH9KE98&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10、方氏宗祠半活动式戏台
http://s16/mw690/4bab0237gx6BKeAWHf1ff&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11、方氏宗祠正厅梁架
http://s12/mw690/4bab0237gx6BKeBdErp6b&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12、华塸村16号民居外景
http://s15/mw690/4bab0237gx6BKeBtbeC5e&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13、华塸村16号民居大门泡钉包砖做法
三、15:20pm-15:50pm,童岗坞村
童岗坞村,为童姓血缘聚落,村落建在高坡之上,现有童日新宅一座文物建筑,另有童氏宗祠等传统建筑数幢。
童日新宅,作为龙游楼上厅建筑捆绑项目之一,201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民居建筑,前后二进对合式。前进楼上楼下皆为厅堂做法,后进为楼上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底层低矮,二层高敞,明间抬梁式,五架梁对前后单步梁,次间穿斗式,中柱落地,一斗三升平身科、梁柱节点处用丁头栱、扁作月梁上用缴背、嵌砖泡钉窗、连体礩形柱础等均为明式做法。该建筑因为榫卯腐朽虫蛀导致一榀五架梁塌落,整座建筑危在旦夕。
童氏宗祠属不可移动文物,前后三进二天井式,建筑年代不详,礩形柱础为明代遗留,大木结构当属晚清构筑,1964年又有重修更换,一、二进牛腿已被盗,用木料简易支撑。该建筑现为村委办公室所在,因为无力维修,村中有卖掉整座祠堂的打算。
http://s10/mw690/4bab0237gx6BKeTE48p89&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14、童日新宅外景
http://s13/mw690/4bab0237gx6BKeTRhbm0c&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15、童日新宅后进二楼梁架
http://s7/mw690/4bab0237gx6BKeU5Ueqf6&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16、童氏宗祠外景
http://s4/mw690/4bab0237gx6BKeUmS3xc3&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17、童氏宗祠二进梁架
四、16:05pm-16:45pm,钱村
钱村,为钱姓血缘聚落,现有钱会昌宅、钱氏宗祠、钱氏民居三座文物建筑。
钱会昌宅,作为龙游楼上厅建筑捆绑项目之一,201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民居建筑,原有前后二进,现存后进。后进为楼上厅建筑,山墙用砖制搏风板,后檐上下窗洞对齐,明间不开窗用作厅堂。建筑内部面阔五间,进深七檩,明间抬梁式,中柱分心前后双步梁对单步梁,梁上做缴背,梁柱节点处用丁头栱,次梢间穿斗式,童柱与穿枋搭接处用鹰嘴状,柱础式样为礩形。该建筑在浙江省文物局网站有专门的文章《龙游县文物普查队新发现一处南宋楼上厅建筑》,在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和明确纪年建筑的对比下做出“南宋”断代似乎过于草率,下限设为明末问题不大。
钱氏宗祠,200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宗祠建筑,前后二进对合天井式。门楼后代改造,原样不详,门厅面阔三间,进深九檩,明间木构架为解放初期重建,次间用砖砌仿木结构,抬梁穿斗混合式。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九檩,彻上露明造,明间抬梁式,五架梁对前后双步梁,次间同样用砖砌仿木结构,抬梁穿斗混合式,后檐额枋每间设一斗六升平身科两攒,柱头卷杀明显,坐斗讹角刻海棠线,梁柱节点处用重栱丁头栱,柱檩结合处有竹节纹上昂做法,檐下无牛腿,柱础为礩形。该建筑用材硕大,时代特征显著,木结构保存尚好,并有古匾两幅,分别是“馀庆堂”、“熙朝德望”(乾隆元年落款)。
钱氏民居,200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点,清初民居建筑,前厅后堂楼二进二天井式。大门装饰砖雕门楼,二柱单楼式,檐下用砖仿木斗栱四攒。大门后为天井,前厅面阔三间,进深九檩,彻上露明造,明间抬梁式,五架梁对前后双步梁,次间穿斗式,圆形坐斗,壶嘴状撑栱,礩形柱础。后进堂楼无法入内,结构未知。该建筑雀替、檩条浮雕较为精湛。
http://s9/mw690/4bab0237gx6BKff1OWce8&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18、钱会昌宅外景
http://s14/mw690/4bab0237gx6BKffeZcNad&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19、钱会昌宅梁架
http://s3/mw690/4bab0237gx6BKffuv06a2&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20、钱氏宗祠外景
http://s13/mw690/4bab0237gx6BKffKz1O9c&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21、钱氏宗祠正厅仰视
http://s1/mw690/4bab0237gx6BKffZm3m50&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22、钱氏宗祠正厅梁架
http://s2/mw690/4bab0237gx6BKfgemeB91&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23、钱氏民居外景
http://s4/mw690/4bab0237gx6BKfgvxlNf3&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24、钱氏民居前厅梁架
五、17:00pm-17:30pm,西何村
西何村,为何姓血缘聚落,村中新旧结合,传统建筑数量较多,现有四座文物建筑,何氏宗祠、福星拱照宅、两座佩宝含华宅。
何氏宗祠,200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宗祠建筑,前后四进四天井式。第一进门厅前檐用八字门,室内面阔三间,进深九檩,明间抬梁式,五架梁对前后双步梁,次间穿斗式,大木作为清代风格。正厅也叫怀德堂,面阔三间,进深十一檩,明间抬梁式,五架梁对前两双步后双步,次间抬梁穿斗混合式,山柱为砖砌,从连体礩形柱础、卷杀柱头、梭形柱、一斗六升平身科、鸱龙吐水雀替、单线月牙形梁端、竹节纹上昂与枫栱等做法看为明代遗构无误。一、二进牛腿已被盗,用木料简易支撑。正厅后用穿堂与第三进相连,顶部有万字纹天花装修,地面有部分明代错缝方砖保留,后代用三合土重新甃地。第三进为楼屋,看木作与柱础式样应该是清代扩建或重建。第四进关闭,结构不详。该建筑规模较大,各进建筑之间有年代梯度对比,是研究本土建筑演变过程的很好范例。
福星拱照宅,200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点,晚清民居建筑,三间两搭厢式。大门上用门檐,叠涩砖下绘彩画,门楣砖雕“福星拱照”横匾。大门背后用金鼓架,主体为单檐二层走马楼,牛腿为回纹博古图案。
佩宝含华宅有两座,200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点,晚清民居建筑,其一为两进对合天井式,其二为三间两搭厢式。前者未能入内,结构不详。后者大门上用门檐,叠涩砖下绘彩画,门楣砖雕“佩宝含华”横匾,大门背后用金鼓架,主体为单檐二层楼屋,牛腿为凤凰、仙鹿、猴子等瑞兽造型。
http://s5/mw690/4bab0237gx6BKfv4r2ce4&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25、何氏宗祠外景
http://s13/mw690/4bab0237gx6BKfvjFUwcc&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26、何氏宗祠第二进内景
http://s2/mw690/4bab0237gx6BKfvxqhzb1&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27、何氏宗祠第二进梁架
http://s3/mw690/4bab0237gx6BKfvLkdQ42&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28、远望福星拱照宅
http://s9/mw690/4bab0237gx6BKfw0Dgsb8&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29、佩宝含华宅外景
http://s14/mw690/4bab0237gx6BKfwfljnad&690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TITLE="[原] 又寻龙游古屋(2012-12-31)" />
图30、另一座佩宝含华宅门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