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龙游一日(2012-3-11)
图/文:胡波
http://s3/middle/4bab0237gcb51b2c001f2&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1:通济街一座古民居上的雕刻,主人是要去龙行天下吗?
《小城故事:瀔水龙游》里有那么一句话“粉白色的马头墙,玲珑剔透的砖雕,古色苍茫的明清民居……龙游,像一颗散落浙西金衢盆地间的珍珠,浸透江南文化的千年古韵,在岁月的流淌中熠熠生辉。”龙游春秋为姑蔑古都,太末县治所在,历史相当久远,又具备四省通衢、东南孔道的优越地理位置,唐宋以来商贸发达、人文荟萃,至今留下的各朝遗迹星罗棋布。有资料显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龙游县共调查文物点3562处,去年申报成功的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有16处36点,数量之多为全省各县市榜首,龙游的古建筑保护成效也在省内前茅,并作为“龙游路径”在全国享有声誉,城南鸡鸣山民居苑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今年三月的某个周末,约上古建同好者二三,自驾龙游城乡一日,走访黄氏民居、通济老街、县学泮池等文物建筑(群)十处,记录如下:
第一站,湖镇镇黄家溪头村的黄氏民居,2006年公布的县保单位,2011年公布的省保单位。浙江省文物局网站的推荐材料显示:“黄氏民居位于湖镇下田畈村黄家溪头自然村,坐北朝南,面积399平方米,三进三开间。一进明间两缝梁架七檩穿斗用四柱,次间山缝七檩穿斗亦用四柱。二进明间两缝五檩穿斗用五柱,天花以下抬梁用三柱,次间山缝五檩穿斗用五柱。三进明间两缝七檩穿斗用六柱,次间山缝亦穿斗七檩用六柱。一、二进和二、三进间设天井。建筑规模宏大,砖雕门楼为四柱三楼牌楼式,砖雕题材以戏曲人物为主,另有八仙、花卉及图案等装饰。雕刻精细,正楼嵌有砖雕行车书‘南极增辉’匾额。”该建筑室内无法进入,从门缝中窥见内部拆改严重,檐下牛腿多已被盗,且观察到二进为露明造厅堂,与文保资料相悖,望其勘正。值得一提的是建筑前方空地的鹅卵石墁地较为精致,但被后人搭建物遮盖,无法辨认主题图案。
http://s12/middle/4bab0237gcb51c5f3e74b&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2:黄氏民居砖雕门楼
http://s4/middle/4bab0237gcb51c5af8d83&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3:黄氏民居砖雕细节
http://s13/middle/4bab0237gcb51c57347ec&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4:黄氏民居沦落为大杂院
第二站,湖镇下田畈村的姜氏建筑群,2006年公布的县保单位。因为是一组建筑群,所以外观看马头墙高低错落、层层叠叠,显得较为壮观,但是单体建筑体量一般,多为对合院落,重檐楼屋,走马楼式,檐下牛腿、栏杆、门窗等采用当地常见做法。奇特之处在于用圆门、墙洞、过廊等将数幢建筑互相连通,形成庄院式布局,也是传统血缘关系在建筑上的集中体现。住户告诉我们高铁建造险些要拆掉整个古建筑群,多方努力才得以保住,不过有几幢建筑因为无人居住已破损严重,甚至坍塌。
http://s14/middle/4bab0237gcb51cc126a9d&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5:姜氏建筑群整体风貌
http://s2/middle/4bab0237g7abb612c4301&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6:姜氏建筑群外已是高铁工地
http://s4/middle/4bab0237gcb51cc504f73&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7:姜氏建筑群中的月洞门
第三站,湖镇童家仓村的童氏民居,2006年公布的县保单位。建筑为三进三开间,门厅单檐单层,二柱三楼牌楼式砖雕门楼,饰回纹、万字纹、缠枝花、瑞兽图案等,砖额用九叠篆书“福禄祯祥”,门厅内月梁上用天花顶棚;第二、三进为重檐楼屋,其中第二进楼下明间为抬梁式,五架梁对前后双步,其余为穿斗结构。所有檐柱均用“S”形草龙牛腿撑托檐口,地面天井为青石铺装,室内为三合土墁地。因为有住户使用,建筑保护质量良好。
http://s6/middle/4bab0237gcb51d136c5a5&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8:童氏民居外景
http://s12/middle/4bab0237gcb51d174283b&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9:童氏民居砖雕细节
第四站,湖镇通济老街,2006年公布的浙江省历史文化街区。与上次相见,六百余米长的老街地面都已用青石板重新铺装,总算见到了实质性的保护措施。听说当地已经出台了《湖镇镇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和《湖镇镇通济街古建筑保护实施办法》,古街的规划控制、古建筑的保护维修有了明确的法规保障。通济街古时为金衢要道,龙游七大集市之一,龙游商帮的主要发源地,太平军时还设巡检司,又是一处军事要地,沿街古建筑尚保留原貌,以二层单檐楼屋为主,前店后宅或下店上宅,拆卸式木门,雕花牛腿承托美人靠。老街上保留下来的传统手工艺已为数不多,仅见一家婺剧俱乐部、一家理发店、一家裁缝店、一家豆腐铺和几家小吃店,很多都关门大吉了。如果不依靠强大的资金运作,通济街要想恢复旧时繁华景象也只能是镜花水月了。
http://s13/middle/4bab0237gcb51d62c629c&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10:通济街街景
http://s10/middle/4bab0237gcb51d6600299&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11:通济街上的孩子
http://s4/middle/4bab0237g7abb62319c53&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12:通济街头的牛肉拉面是中午的美餐
第五站,湖镇舍利塔,2001年公布的国保单位。该塔北宋嘉佑三年(1058)建造,六面七级楼阁式实心仿木砖塔,基座绘有黑红相间的仰覆莲图案,其上各层塔身各面辟壸门式佛龛,内置释迦牟尼像,壸门两侧是槏柱,转角处用棱形倚柱,柱间用阑额,无普拍枋,补间铺作各一朵,单杪四铺作,泥道栱上隐出素枋,令栱上隐出撩檐枋,生起做法明显。每层设平座和腰檐,腰檐用层层菱角牙子叠涩而成,翼角铁件悬挂风铎。塔刹为铁铸,刹杆、覆钵、相轮、宝盖、宝瓶和垂链保留古制。古塔周围被近代建筑遮挡,历史风貌有所改变。关于湖镇舍利塔的详细介绍可见博主的两篇博文,《好一座婀娜多姿的宋塔》和《婀娜的塔,又来看你》。
http://s4/middle/4bab0237gcb51dd9800b3&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13:透过老房子的窗洞看舍利塔
http://s16/middle/4bab0237gcb51dde4ea9f&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14:舍利塔近景
http://s7/middle/4bab0237gcb51dd582466&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15:舍利塔剪影
第六站,龙游县城龙洲塔,1982年公布的县保单位,2011年公布的省保单位(龙游风水塔之一)。该塔位于灵江边,由进士毛汝麟领头在明隆庆元年(1567)建造,清乾隆五十三年(1786)重建,六面七级楼阁式空心仿木砖塔,塔基须弥座用红砂石砌成,底层南面辟叠涩状拱券门,以上各层错开排列叠涩状发券窗。腰檐用菱角牙子叠涩做法,檐面阴阳合瓦,檐下还有砖制方椽,塔身转角用倚柱,柱头上施斗栱和牛腿,一、二层每面平身科二攒,三层及以上各一攒,单翘三踩斗栱,栱面内凹。塔身第三层有砖制阳刻匾额“龙洲耸秀”,落款为“赐进士出身知龙游县事张玘率绅士捐资重建”、“乾隆五十三年孟秋月吉旦”。塔内原本应该设有木梯可以登临,现已无存。塔下是近年新建的龙洲公园,环境优雅。
http://s16/middle/4bab0237gcb51e3a44c0f&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16:龙洲塔下繁忙的身影
http://s5/middle/4bab0237gcb51e3d763d4&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17:龙洲塔全景
http://s8/middle/4bab0237gcb51e3667eb7&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18:龙洲塔砖匾
第七站,龙游县城老县政府办公楼,2006年公布的县文物点。这里曾是龙游镇、龙游县办公使用,现为街道办事处。这座建筑是解放初政府公办用房的典型做法,庑殿顶,洋瓦覆顶,二层楼屋,外墙为青砖清水做法,一顺一丁的砌筑,灰缝为凹缝做法。建筑正立面中央设门厅入口,用双木梯折回成单梯上二楼,底层水磨石地面,二楼红漆地板。上下层均在中间设过道,两侧设房间,一楼每侧12间,二楼南侧13间,北侧12间,总共49间,每间辟门一扇窗两扇。该建筑的门厅门额、排水管道、通风口等多处用五角星图案设计,凸显时代烙印。底层门厅地面正中有醒目的“1954”字样,是建造年代的佐证。
http://s6/middle/4bab0237gcb51e92bf255&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19:老县政府办公楼外景
http://s7/middle/4bab0237gcb51e9992ea6&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20:老县政府办公楼二楼过道
http://s13/middle/4bab0237gcb51e969dddc&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21:老县政府办公楼底层的水磨石地面
第八站,龙游县城县学泮池,2006年公布的县文物点。泮池呈半月形,四周由青石栏杆围合,栏杆由地栿、栏板、望柱组成,但现场发现部分实为混凝土高仿,应该是后期修补所致,泮池周围环境较差,池水浑浊,垃圾悬浮。
1996版的龙游文史资料《龙游古建筑》有关于县学泮池的详细记载,摘抄如下:“龙游置县史久,南齐与唐即有书院之设。宋庆历四年(1044),仁宗皇帝下诏州、县立学,龙游始建文宣王殿(即孔庙)。至和初(约1054),县尉刘达元扩建文宣殿,始创县学;当时规定:全县读书人不满二百者仍设庙不设县学。龙游读书人已超过此数,可予设学。学之所在为学宫,亦称泮宫;泮宫有泮池,亦称泮水。龙游创学虽久,但天灾人祸,兴衰者屡......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县人徐漳、余品五、陆昌后等,因乾隆三十三年(1768)秋,洪水进城,泮池石栏倾圮有半年久失修,乃倡输葺之。咸丰十一年(1861)战事,学宫仅存大成殿两楹,余悉焚毁。同治十二年(1873)起重建,至光绪九年(1883)始悉观成。民国十二年(1923),七月洪水满泮池石栏以上,1990年北向石栏、柱均坍,1992年进行大修,池底石砌,栏柱更新部分,使千年泮池容光焕发。泮池直径为52.52米,每二石柱夹嵌石栏板一方,石柱93根。柱高1.07米,石栏板高0.75米,宽1.10米至1.40米不等。石柱、栏板均置台基上,台基宽0.3米,高0.25米。此即为今日位于县学街运动场之泮池。”
http://s11/middle/4bab0237gcb51f58fdbca&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22:县学泮池全景
http://s13/middle/4bab0237gcb51f5c3ff2c&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23:县学泮池石栏
第九站,龙游县城古城墙遗址,2006年公布的县保单位。遗址位于灵江西侧,是古时小南门地带,龙游城墙解放初即拆除,此段在几年前的市政建设中被发现并用玻璃罩覆盖保护,附近复原归仁门部分门洞和墙体,成为江畔景观。
http://s15/middle/4bab0237gcb51f60cc8ce&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24:古城墙遗址在玻璃罩下长眠
http://s1/middle/4bab0237gcb51f64884a0&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25:复建的归仁门
第十站,龙游县城越园故居,2006年公布的县保单位。该建筑位于祝家巷,有院墙围绕,辟有院门,几株高大的玉兰花探出头来,主体建筑是清末民初风格,空斗墙砌法,青砖裸露,不施粉饰,前后共两进五间(三明两暗),中间为天井,二楼为走马楼式,檐下牛腿为福禄寿喜、和合二仙的造型。该建筑几年前有过修缮,保存状况良好,但听住户说二楼屋顶又有漏雨现象了,看来当年的工程质量不敢恭维。故居内没有关于“越园”其人的介绍,起先也不知“越园”是神马人物,后来百度得知“越园”是余绍宋的字号。余绍宋是衢州的十大名人之一,生于1883年,卒于1949年,号越园、樾园、别署寒柯,毕业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民国元年任司法部佥事、参事,同时任国立法政大学教授、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校长、国立师范大学教授。在段祺瑞时期任司法部政务次长。后绝意政坛,精研金石书画,撰辑书画理论著作,修订方志,为近代著名的史学家、鉴赏家、书画家和法学家。其传世著述有《书画书录题解》、《画法要录》、《画法要录二编》、《中国画学源流概况》、《寒柯堂集》、《续修四库全书艺术类提要》、《龙游县志》、《重修浙江省通志稿》等。
http://s16/middle/4bab0237g7abb658363cf&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26:越园故居外景
http://s8/middle/4bab0237gcb51f6e48f67&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27:越园故居内景
http://s8/middle/4bab0237gcb51f69993e7&690龙游一日(2012-3-11)" TITLE="[原] 龙游一日(2012-3-11)" />
图28:龙游特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