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2008-4-2记录兰溪垷坦的周氏家庙和孙氏堂楼】

(2008-04-08 21:50:47)
标签:

浙江

金华

兰溪

垷坦

周氏家庙

孙氏堂楼

舒元舆

周三畏

文物

古建筑

文化

分类: 吾乡吾土
[原]【2008-4-2记录兰溪垷坦的周氏家庙和孙氏堂楼】

 

图/文:胡波

 

[原]【2008-4-2记录兰溪垷坦的周氏家庙和孙氏堂楼】 

图一:垷坦村外的自然风光(摄于2008-4-2)

 

    兰溪白露山下的垷坦村因为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而变得极富传奇色彩。一位是出生于此地,唐文宗时官至丞相,后与李训等人在谋诛专权宦官仇士良的“甘露之变”中因败露而被害,且在文学领域也小有盛名的舒元舆(791-835年);另一位是与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冤狱有关的大理寺卿、金华知府周三畏,在民间流传甚广的《说岳全传》中即有“勘冤狱周三畏挂冠”一回,描述了他在审判岳飞期间与万俟卨、罗汝楫等秦桧党羽的抗争,以至后来迫于压力弃官而走,隐居兰溪白露山的经过,他一直是老百姓眼中刚正忠义的形象。至今在白露山及周边还能寻得相关文物遗迹,如唐大中八年(854年)舒元舆昭雪后封“乘仙公”所建的乘仙殿,北宋皇佑年间创建的“浙西第一道场”慧教禅寺,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为周三畏赐匾所建的忠隐庵,此外他们的墓葬尚存。

 

    4月2日继续兰溪的野外考察,选择的地点便是这座有着丰富历史内涵的古村落垷坦村。车子过黄店镇后往东驶入女埠街道境内,除了白露山独特的自然风光外,遥相呼应的明代砖构楼阁式双塔“永龄塔”和“仁寿塔”在宽广的丘陵田园中同样吸引眼球。垷坦村顺着溪流和低坡而建,村口的老樟树和石拱桥应该就是传统意义上“水口”的组成元素,村中有周氏家庙、敬承堂、周氏大厅、进士门楼、孙氏堂楼等古建筑五十余幢,水系、巷弄、古井等也保存完好,村落的最初布局依稀可辨。令人遗憾的是村中新建筑的体量和风格与原有建筑、周围环境等格格不入,打破了古村风貌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原]【2008-4-2记录兰溪垷坦的周氏家庙和孙氏堂楼】

图二:远望村口的老樟树和周氏家庙(摄于2008-4-2)

 

[原]【2008-4-2记录兰溪垷坦的周氏家庙和孙氏堂楼】 

图三:古老的巷弄(摄于2008-4-2)

 

[原]【2008-4-2记录兰溪垷坦的周氏家庙和孙氏堂楼】

图四:粉墙黛瓦的古民居(摄于2008-4-2)

 

    周氏家庙即周三畏后裔的家族祠堂,如今为垷坦村老年协会所在,位于村口附近,坐西朝东偏北45°左右,总共三进两天井加两厢,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创建,明万历年间重建,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现大多为清代遗存。门楼四柱三楼仿木牌坊式,额枋处贴面高浮雕狮子戏球、鲤鱼跳龙门、福禄寿喜、亭台楼塔等题材的砖雕图案,正中有“周氏家庙”横匾一方。门厅面阔五间,进深七檩,石柱木梁结构,明、次间为抬梁式,梢间为穿斗式,五架梁对前后单步,方形扁梁,梁侧面有回纹浅雕,无栌斗,五梁架直接搭在前后金柱柱头,再用坐斗、童柱等构件连接三架梁,檩条下用帽翅、沓木等构件,单步梁一头插入金柱身,一头搭在檐柱头,牛腿、雀替雕刻人物、花鸟等图案,内额悬挂“忠隐传芳”匾。过门厅后是“凹”字形天井,地势抬高,又步四级台阶入正厅。正厅面阔五间,进深八檩,同样是石柱木梁结构,石柱抹角刻海棠线脚,明、次间抬梁式,梢间为穿斗式,五架梁对前双步后单步,梁栿为断面圆形的直梁,梁下皮略做弧度,有童柱,柱头均无栌斗,人物牛腿,内额悬挂“敦本堂”匾额。后厅又高于后天井四级台阶,面阔五间,进深八檩,除了明间四金柱为石柱外均用木柱,抬梁穿斗混合结构,回纹牛腿,额枋上有“翰林”、“濂溪旧第”等匾额。周氏家庙的两株树龄上百年的罗汉松和金桂被村民视为珍宝,倍加呵护。

 

[原]【2008-4-2记录兰溪垷坦的周氏家庙和孙氏堂楼】 

图五:周氏家庙砖雕门楼(摄于2008-4-2)

 

[原]【2008-4-2记录兰溪垷坦的周氏家庙和孙氏堂楼】

图六:从周氏家庙门厅看正厅(摄于2008-4-2)

 

[原]【2008-4-2记录兰溪垷坦的周氏家庙和孙氏堂楼】

图七:周氏家庙正厅梁架(摄于2008-4-2)

 

[原]【2008-4-2记录兰溪垷坦的周氏家庙和孙氏堂楼】

图八:我在周氏家庙后厅的留影(摄于2008-4-2)

 

    敬承堂为周氏支派厅堂,坐西朝东偏北26°左右,由门楼、前厅、正厅、后厅、厢房和侧屋等组成,除门楼、正厅保留大部分明代构件外其余为清中晚期重建,2005年大修。门楼设在前厅北面山墙处,分心造,六檩穿斗式结构,有天花,残损,骑门梁粗壮,上施平身科两攒,用斜拱,牛腿、雀替雕刻古朴,有匾额“汝南风范”(周三畏为河南开封人)。前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檩,明间两缝为抬梁式,五架梁对前后单步,次间山缝穿斗式,梁栿为方形扁梁,刻回纹,柱头均无栌斗,有童柱,明间保留戏台,望柱均为原物。正厅与前厅间有天井相隔,两旁有厢廊和侧屋。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九檩,明间抬梁式五架梁对前后双步,次间抬梁穿斗混合式,月梁断面矩形略外弧,鱼龙状劄牵,五架梁上有异形上昂和骑栿拱,柱子用梭柱,瓜棱形栌斗,礩形柱础。后厅地势高耸,面阔三间,进深七檩,穿斗式梁架,后墙有新制神橱。敬承堂珍藏了一块二米多高的明代碑刻“明故处士后山周君暨配黄孺人合葬墓志铭”,阴刻楷书铭文数百字,部分已风化漫漶。

 

    周氏大厅坐南朝北偏东5°左右,现存前后两进,对合天井,清初风格,2006年维修。前进前檐有近代添加的外墙,原为敞开式,面阔三间,进深九檩,明间两缝抬梁式,次间山缝穿斗式,五架梁对前后双步,所有梁栿为断面圆形的直梁,柱头无栌斗,礩形柱础,梁栿、梁檩之间用童柱连结,梁柱节点处用雀替,前檐施双狮牛腿,后檐施神仙人物牛腿。后进面阔三间,进深八檩,穿斗式结构,鼓形柱础。

 

    进士门楼实为过街楼,坐西朝东偏南10°左右,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建,清道光十八年(1828年),民国十二年(1923年)和1998年均有修缮。该建筑小巧玲珑,造型别致,三间五檩用三柱,分心造,明间屋顶挑出悬山顶,施鸱鱼花脊,额枋书“进士”二字,内额悬“独凤名高”匾额,次间前檐柱下用卷草纹夹柱石,梁枋、斗拱、牛腿等雕刻精美。

 

[原]【2008-4-2记录兰溪垷坦的周氏家庙和孙氏堂楼】 

图九:敬承堂外景(摄于2008-4-2)

 

[原]【2008-4-2记录兰溪垷坦的周氏家庙和孙氏堂楼】 

图十:敬承堂珍藏的明代周氏墓志铭(摄于2008-4-2)

 

[原]【2008-4-2记录兰溪垷坦的周氏家庙和孙氏堂楼】

图十一:周氏大厅前厅梁架(摄于2008-4-2)

 

[原]【2008-4-2记录兰溪垷坦的周氏家庙和孙氏堂楼】

图十二:明代进士门楼(摄于2008-4-2)

 

[原]【2008-4-2记录兰溪垷坦的周氏家庙和孙氏堂楼】

图十三:不知名的厅堂(摄于2008-4-2)

 

    垷坦村最有价值的古建筑是孙氏堂楼,即孙氏支派大厅馀庆堂的第三进建筑,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馀庆堂坐东朝西偏南22°左右,前后三进两天井,第三进为明中期遗构,正厅大约是清中前期所建,前厅梁架及门楼为清末民初改建,2005-2006年落架大修。该建筑的门楼有西方哥特式的尖顶和钟楼,也有传统式的石库门和石匾,又结合了灰塑、彩画、砖雕、石雕等工艺,算是比较“另类”的中西结合体。前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檩,方形扁梁,明间抬梁式五架梁对前后单步,次间穿斗式,柱头无栌斗,八边形柱础,“S”形牛腿。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九檩,内额有“馀庆堂”匾额,梁栿为月梁造,明间抬梁式五架梁对前后双步,次间穿斗式,五架梁上用墩木、坐斗撑托三架梁,骑栿拱顺檩出两跳,脊檩下有单跳斗拱撑托,柱子柱头卷杀明显,瓜棱形栌斗,柱础和牛腿同前厅。第三进为孙氏堂楼,典型的明代楼上厅做法,面阔三间,进深十一檩用六柱,梭柱,鼓形柱础,南面山墙设楼道。底层较为低矮简朴,楼上高敞华丽,抬梁式结构,有脊柱,前用三个双步,后接两个双步,月梁断面略成鼓状,鱼龙形劄牵,各间前后檐额均有一斗六升的平身科两攒,次间脊檩下的襻间拱用一斗三升,骑栿拱出两跳或三跳,有竹节形上昂和镂雕花鸟的枫拱,檩条断面方形,下皮饰高浮雕图案,隔扇窗和风雨板为新制。

 

    即将离开垷坦村时我遇到了同样喜爱收集文史资料、拍摄古建遗迹的周纪庭老先生,他是当地的退休教师,村中的诸多文物建筑修复都是在他的努力下得以实施,老先生对垷坦村的历史典故如数家珍,他希望在有识之士的倡导下能尽可能的保护住垷坦古村,并提出了开发乡土旅游的设想。

 

[原]【2008-4-2记录兰溪垷坦的周氏家庙和孙氏堂楼】 

图十四:馀庆堂门楼外景(摄于2008-4-2)

 

[原]【2008-4-2记录兰溪垷坦的周氏家庙和孙氏堂楼】

图十五:从馀庆堂前厅看正厅(摄于2008-4-2)

 

[原]【2008-4-2记录兰溪垷坦的周氏家庙和孙氏堂楼】

图十六:馀庆堂第三进孙氏堂楼外景(摄于2008-4-2)

 

[原]【2008-4-2记录兰溪垷坦的周氏家庙和孙氏堂楼】

图十七:孙氏堂楼内景(摄于2008-4-2)

 

[原]【2008-4-2记录兰溪垷坦的周氏家庙和孙氏堂楼】

图十八:孙氏堂楼梁架(摄于2008-4-2)

 

[原]【2008-4-2记录兰溪垷坦的周氏家庙和孙氏堂楼】

图十九:孙氏堂楼构件局部(摄于2008-4-2)

 
[原]【2008-4-2记录兰溪垷坦的周氏家庙和孙氏堂楼】
图二十:我在孙氏堂楼内与两位村民的留影(摄于2008-4-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