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土家人的土葬

(2007-03-07 00:07:24)
标签:

土葬

土丘

后人

祖先

火葬场

分类: 我写我思

浅谈土家人的土葬

 

文/灰妹儿

                    

                               浅谈土家人的土葬

    土家人极为重视丧事,人过五十就开始准备棺材、寿衣、寿鞋。视棺材与房屋为人生两大要件。土家人对于身后的“装备”的追求,远比现代都市人对四个轮子的“宝马”、“宝驹”的追求要来得执着得多,所谓 “在生一栋屋,在死一口木”。

    起先,政府也在一些地方推行火葬,可是,偏远的山区,不但改变人的观念是件难事,就交通条件和社会公共福利设施的配备也远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丧家“烧人”还得“开洋荤”出趟省——跑贵州铜仁的火葬场去烧,既不经济,也不方便。

    有一阵,有的地方作过一些限制,有公干的人就把准备下葬的死者弄到火葬场,等待丧家前来善后,无奈丧家摆出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巍然不动的姿态,急得一干人只好又小心翼翼地把死者送回去。这等事可比不得上牌桌、下饭馆、走湖南那么轻松惬意,也不比发救济款来得那么顺当,知道锅儿是铁铸的,个个都长了记性,不再和这些“武陵蛮”们计较。政府也只好睁只眼闭只眼,默认了这样的丧葬方式,况且,《宪法》里不是还有尊重民族习俗一说吗?

    土家族是一个崇拜祖先,信奉鬼神的民族。他们认为众神会庇佑和扶持后人。祖先也是神,而且是自家屋里最值得信赖的神,称“祖先神”。

    单从葬式的角度看,土家人的传统和习俗、文化和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留和传承。

    就感官上说,大路旁、山腰上、菜地里、房屋侧,到处都可以看到馒头一样突起的座座坟冢,它们与活人共处,千百年来,一直陪伴着活人们的日常生活。

    先人能给生者带来心灵的平静与慰藉,也能给后人以激励和鞭策,虽死犹生。

    后人也可以不费周折地时不时到坟前与逝去的先人窃窃私语,诉说心事,求得解脱与降福。

    每逢祭日,晚辈们在长辈的带领下,虔诚地供上些酒肉糖果,烧上些香烛纸钱,这烟火缭绕,幡幢飘摇的场景中无不浸润着中华民族忠孝传家的儒家文化思想。

    逝者在少了一份孤寂和冷清的同时,得到了后人或活人的侍奉、敬仰,灵魂自是多了一份自在和安祥。

    可是,那些一代又一代少不更事的天真孩童,多数时候只把坟茔当土丘,他(她)们踏在祖先或亡者的身体之上忘情地嬉戏、打闹,玩得兴起时,还会在那隆起的土丘上撒上泡尿来。

    我想,“土丘”的主人对后人大概是不会怪罪的。

 

                             2007-3-7  0:0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