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 至 印 象

(2006-12-25 00:54:20)

冬至印象

 

每年的阳历 1222日或23日,就是那个相关人间冷暖的节气了。这一天是全年中日照时间最短的一天,这一天黑夜最为漫长。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进九”了。从这一天起,气温越来越低。熬过了“三九”,天气才渐渐回暖。

现代人,冬有暖气夏有凉,一日三餐大抵无忧,盖不能体会得那节气与生活是何等紧密相关的吧?!想那过去,当然得追溯到农耕时代了,因为更早还没有出现与时令相关的天文、气象和历法;往后,人也都敢改造自然了,那得另写一篇来细说。作为人世间最有灵性的生物—人,是十分敬畏天地,崇拜自然的。古人以天为至上之神,他们顺服天意,感谢造化,因此,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恭卑、虔诚和畏惧,那节气、时令断不敢轻视忽略,哪有说像今人这样在那猎猎大旗上书“人定胜天”类似字样的事!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农书《齐民要术》,就是一部包括了农、林、牧、渔、副等部门生产技术的农业百科全书。它的出现,是我国传统农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书中的一系列农事活动,无不与节气、物候、天象相关联。民间还有与节气相关的农谚,用以指导和提示农人及时安排农事,莫误农时。如:“白露种葱,寒露种蒜。”又如:“立秋无雨甚堪忧,万物从来一半收;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冬至天晴无雨色,明年定唱太平歌”。关于播种大小麦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前后正当时春种秋收,靠天吃饭,耕作之人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还有地主的盘剥,官府的税赋,常常过的是青黄不接,不得温饱的日子。

唐白居易有一首关于冬至的诗是这样写的:

邯郸冬至夜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不难想象,诗人异乡飘零,风冷夜长,形单影孤,独饮的是一种何等凄凉的滋味!

杜甫也有诗云:

 冬至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穷愁潦倒,老迈多病的诗人依然还过着动荡不定的生活,其实,这不就是古代广大劳动人民艰难困苦生活的折射和写照吗?

写到这里,想起白居易还有一小令—《问刘十九》,写得极温馨雅致,耐人玩味,那种寡欲清心的超然境界使人仰慕和汗颜,我想,喜欢它的人一定不在少数。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我最早知道它,是在我地质老师的家里。老师喜欢喝酒,一日兴起,吩咐师娘专门做了几样菜,邀几个弟子作陪。在他家的墙上,挂有用狂草书写的这首小诗,老师怕我看不明白,特意念了给我听。体会到老师对它的喜爱,从此,我记住了这“红泥小火炉”。

现代都市人的生活,越来越走向了极端,一方面是不甘淡泊与平庸的浮躁和急功近利,惟利是图,玩命地工作、学习、应酬、考试(获取各种各样的派司)以及钻营、投机、嫉妒、自卑……;一边又是空前的散淡放逸,享乐至上,穷奢极侈。一个时代正左右着一个庞大的群体,一个群体正义无返顾地透支着生命、金钱、时间和情感。这个群体的作为,已经可以代表一种极度膨胀的社会现象。不说远了,刚刚过去的冬至,就浓缩了我所提到和不曾提到的世态百相。

人说吃在四川,味在成都,我以为有褒贬两种含义。其一是说成都好吃的东西多;其二,那就是指成都好吃的人多,成都人喜欢鲁吃海喝。有一次上街,见一火锅店店门上方挂一横幅,红底黄字,相当显眼,上书:“每客13元,随便吃。”恶俗,看了就想吐—感情进店的人都是冲他那店便宜蹭饭来了。在成都这样一个有很深文化积淀的大都市,商家该不该讲点修为?该不该对饮食文化作出些许贡献来?当然,食客也应该讲究吃相,不要被商家牵了鼻子走,试想一下,“随便吃”是个什么样的吃相?况且,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呢!

扯远了,赶紧拉回来,说说冬至前后的情景。

成都人甚至四川人冬至那天喜欢吃羊肉,而成都的羊肉汤锅又以双流黄甲镇上的麻羊炖汤最为有名。早在冬至前一个星期,黄甲镇上的羊肉馆就被成都以及周边的人们预定一空了,店家也趁火打劫,将价格上涨了一倍。冬至这天,人们照样呼朋唤友,或驾车或乘车,或小轿或大客,从四面八方会聚在这个几乎被羊和人淹没的小镇上。在喧嚣拥挤,乌烟瘴气的饭馆里,人们大声说话,大杯喝酒,大快哚颐。跑堂在食客的召唤下像一只只没头苍蝇,端着托盘,急急地在人堆里来回穿梭。

黄甲规模最大的羊肉馆能容纳食客2000余,每到冬至这天回回爆满。2004年的冬至前后,黄甲镇接待食客30万人,销售麻羊4万余只,据说,光一家羊肉馆就创造过一天宰杀700只羊的纪录。今年冬至期间,据有关方面宣称,黄甲镇准备了5万只麻羊来迎接食客的到来。与此同时,成都的三官堂街、周边的龙泉同安镇、邛崃平乐古镇以及都江堰、金堂、简阳等处有名的羊肉馆和全川的散打汤锅店也都在忙活着同样兴隆的生意。

于是,我发挥了想象:这个冬至,店家赚到了更多的银子,开心不已;食客又饱了一次口福,开心不已。只有羊儿在哭诉,它说,羊入虎口吃一只,羊入人口数万只,人口猛于虎口也!

 

2006-12-25   020  于办公室

?/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