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电影《热血合唱团》是中国版的《放牛班的春天》,甚至说全程尬演,让人看不进去。但是我倒没这么觉得,甚至会让我在观影的过程中数度落泪。也许我确实比较感性,可是我从这部电影里看到了很多能钻到我心坎里的“点”,比如“有教无类”,比如“让自己再热血一次”等等。我个人是比较吃励志电影这一套的,总体来说是可以的,刘德华的情绪拿捏得很好,很动人。当然,除了国语配音有些“失配”,说真的,我还真的挺想看一遍粤语原声的。
青春,它有很多种颜色,有本本分分、规规矩矩的颜色,也有叛逆无羁、疯狂个性的颜色。你不能说哪种是对,哪种是错,只能说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味道。这样的电影,总是离不开所谓的“问题学生”,然后按照用心改造他们的套路去推进剧情,也就是说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但是总有人吃这一套,比如我。因为我真的觉得叛逆的孩子比那些本分的孩子更需要关爱,也更懂得珍惜爱。往往越是学习不好、品行一般的孩子,就越应该对他们投入更多的爱,因为他们在家庭、感情多方面感受不到关爱,甚至会对这个世界和这个社会有些绝望,所以他们就想按照自己的意识走,用这些叛逆的行为来引起别人对他们的关爱。可是他们不知道想要别人爱你,首先你要学会爱自己。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爱惜自己,那么别人的任何疼爱可能都是脆弱敏感的,也是容易失去的吧。
我还记得我实习的时候,我的那个班是全年级有名的问题班,除了班主任的话他们听,其他老师他们都不放在眼里的,就连校长也是如此。我从给他们上第一堂课开始就脑瓜疼,但是我想改变他们,或者这么说,我想通过我的努力,改变他们的形象,让人对他们刮目相看,也从另一方面证明自己的能力。我开始尝试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站在他们的角度和我的角度去糅合一些问题,慢慢的跟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交心,甚至在他们受到威胁、责难的时候,帮他们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我总觉得人心都是肉长的,你用心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慢慢感受你的这份用心。现在,他们都是这个社会的栋梁了,有时候我们会发发信息,跟我聊聊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其实我也蛮有成就感的。至少在他们身上,我能够感受到老师对于学生的细节态度,会决定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可能我从小到大,接触到的老师形形色色,有好的也有差的,但是他们教会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有做人的道理,当然也有让我寒心的种种行为,我会不断告诉自己,不要成为这样的人,所以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会代入一些感情在里面。看着这些问题学生,观影之后我甚至记不住他们叫什么名字,但是我知道他们经历过什么,因为越懂事的孩子越让人心疼。
我对励志电影的感觉都会在起评分上有所增加,因为我会从电影里汲取一些力量,就像这首“you raise me
up”,每次听起来都会让人在迷失中找到方向。虽然影片里这些学生的表演没有那么好,甚至有很多瑕疵,但在我这,他们的表现是合格的,就像从一开始到最后,你会发现他们是有成长的。插曲“谁能明白我”真的好契合剧情,着实怀了一次旧!当然,我如果再看一遍的话,我一定会选择粤语版,因为国语配的确实有些“失准”,跟人物不契合,甚至气场很弱,听起来让人不是那么舒服。虽然最后的那段说唱被人诟病,在我看来是有些突兀,但我也觉得符合当下青春的颜色。
让自己再热血一次,放开手脚,勇敢面对惊涛骇浪,青春很短暂,有机会就要努力,不为别的,为自己也该拼一下,否则当你回过头来看自己的时候,会觉得遗憾,因为没拼过的青春,当真不值一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