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症下药才会达到好效果

(2020-11-17 21:44:39)
标签:

杂谈

    近年来,全国各地党组织依托政治性警示教育展馆、廉政教育大会等方式开展一系列的警示教育活动。针对不同领域的腐败案件加强警示教育,目的就是给每一名党员干部诊好脉、对阵下药、打好预防针。让他们慎用手中的权力,牢记初心和使命,铭记党的宗旨,保持优良的工作作风,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前,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压倒性胜利,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已呈现出极其震撼的效应。这就需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持续保持高压惩治力度不松懈的同时,投入更多的经历去抓好日常监督、制度建设、政治性警示教育工作。我们都清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就是告诉广大党员干部反腐败不仅仅治标还要治本。只有这样,才能营造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只有政治生态好了,当地的营商环境也会越来越好了。
    反腐败斗争要想“治本”,实现“不想腐”的目标,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抓好思想教育工作。这也是为什么要开展警示教育工作的原因,只有在日常工作中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底线和职业操守,时常对照检查自己的行为举止,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实现警示作用、教育目的和震撼效果的多重结合,让警钟长鸣耳畔,头脑时刻清醒。此外,也要加强警示教育建立健全教育常态化机制,有针对性的采取多元化警示教育,避免警示教育“格式化”,笼统化,起不到提神醒脑的作用,让实际效果打了折扣就失去意义了。
    其实,我们用身边人身边事去开展警示教育是很有说服力和现实意义的。因为只有精准施策、靶向准确,才能对阵下药,打中痛点,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受到警醒、灵魂上受到触动。就像有的党员干部因为看到身边人出事怕影响到自己而害怕、恐惧,从而选择跟组织主动交代问题。从近年来主动投案的党员干部来看,警示教育确实产生了一连串的震慑效果。从情理和法理上的双重感召,挽救了很多濒临深渊的党员干部,让他们自觉打消了内心“蠢蠢欲动”的违纪违法念头,收回已经逾越“红线”的脚步,在思想源头和灵魂深处对阵下药,提高自身免疫力,筑牢拒腐防变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