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了新中国的立国之战。如果不经历这场血与火的生死较量,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很难站住脚。这场仗不得不打,这我们付出了代价,但是战争的胜利,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国家过去在世界上留下的软弱可欺的形象,世界各国都不得不重新认识中国力量和民族精神。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一部反映志愿军战士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以血肉之躯创造战胜奇迹的电影《金刚川》上映。影片从士兵、对手、高炮班等多视角的方式来讲述同样一个故事,故事情节清晰紧凑,多角度的描绘更是把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的精神充分展现出来。电影超出了我的期待值,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值得推荐,这样一种民族精神值得传承,这样一群民族英雄值得所有爱好和平的人士铭记于心。
影片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只有宏大的精神力量。围绕着通往金刚川的一座桥来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民族气节和气吞山河的战斗精神。这样一座桥,它承载的是金城战役志愿军向前线输送兵力的大动脉,而我们又不具备空中优势,美军轰炸机不分昼夜的对这座生命之桥进行轰炸,而我们的战士前赴后继,修了炸,炸了再修,忘了多少次,最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以血肉之躯“扛起”了整座桥。
真实的战争场面是什么样的,我们没有经历过,“俺能闻到那股焦糊味,俺们这些人,真的没有一个怕死的。”这是影片中的一句台词,却能够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是多么的惨烈。炮火炸下的血腥场面,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残酷,血肉横飞、断肢残骸的特写镜头,无一不在电影中被不遗余力的真实展现。到最后,从美军的视角和画外音中感受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顽强意志。可能在他们眼里,这是任何军队都无法完成的任务,但是我们的志愿军却总是能够创造他们所谓的“奇迹”,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电影采取的这种多视角叙事方式,也让我们看到了战士之间惺惺相惜的情感,以及对于军人职责的信仰。群像戏的影片,不好拍,但拍好了就特别的棒,每个演员都把自己的角色立住了,他们撑得起影片的高光时刻,在整部影片情绪达到最高点的时候,一段我们熟悉的《我的祖国》钢琴曲悠扬的响起,本是没有歌词的弹奏,却在我的耳畔听到了那些振奋人心的歌词,不止唤起了民族精神,更是一种爱国主义情怀的体现。
今天彻底被金刚川击中了泪点,观影的过程中我数度落泪,特别是影片的最后那段真实的影像资料,在韩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在专机的护送下,终于回归故土。那些年,他们也才十七八岁。当年的他们为国出征,今天的我们,更是永远铭记在心,多少英魂才换来一句“山河已无恙”啊!和平来之不易,让我们永远记住那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永远记住那些保家卫国牺牲的英雄先辈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