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偷”还是“摘”,一字之差谬千里

(2019-08-05 16:01:35)
分类: 网评
    近日,有个“瓜农拽倒偷瓜贼反倒赔300元”的新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起因是河南淇县瓜农在抓偷瓜贼的过程中,摔倒了偷瓜贼的三轮车,碰伤了偷瓜女子膝盖后,偷瓜贼报警,前来出警的民警要瓜农赔偿偷瓜贼300元医药费,瓜农深感委屈,面对采访镜头时感叹,“以后偷瓜都不敢拦了!”虽然目前事件的进展是给予偷瓜贼刑拘3日的处罚,对责任民警停职处理,已退还300元。
    说真的,这些年,我们见过不少争议性案件,其中有关正当防卫的边界问题引发社会诸多讨论。不过,这起偷瓜案本不该引起这样大的舆论,却被当地警方办成了“奇葩案件”,责任的厘清其实并不复杂,不涉及法律适用的辨析。偷就是偷,无论涉及的金额有多大?而且主任制止偷瓜也是完全正常的反应,在正当防卫的过程中造成偷瓜贼受伤,也不需要承担任何民事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因为这符合法律对于正当防卫的界定,也符合民间的朴素正义观。可当地警方最初的处理结果一曝光便引发了舆论一边倒的质疑,足以说明问题。
    从最初的被曝光的案情通报上我们可以分析,是“偷”还是“摘”?一字之差,但性质却大不同。即便情节再轻微,可只要是偷,那就是违法行为。倘若偏袒违法者,不仅仅让受害者遭受双重伤害,反而还会助长违法者的气焰,侵袭的还有法律的尊严。如此和稀泥式的执法绝对不应该是第一起了,否则也不至于无知到这样的措辞都敢拿出来通报,其能力和水平被遭受质疑的同时,连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法律素养都极为匮乏。作为警方,本应该你保障老百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却在这起案件上将法律视为无物,实在可悲。如果没有舆论的监督,那么被“欺负”的瓜农也只能含泪承受,如果任由这样反道德反法律的处罚生效,老百姓心中的道德底线就会不断的下降。舆论的压力下,公安部门纠错了,虽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法律是严谨的,作为执法者,在执法的过程中就更加需要注意严谨的态度。否则,如此影响恶劣的案件通报,不仅损害了当地警方的执法水平,也给法律的公平公正蒙了羞。
    法律从来都是公正的,希望所有的执法人员都应该从这起案件中受到出动,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和职业操守,不要再发生类似和稀泥的案件,要知法懂法会用法,给违法者以严惩,还受害者一公道,只有经得起“吃瓜群众”的审视,才能经得起正义的打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真不出门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