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固然没错,但是在过去和现在,老百姓心中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过去,不修路,家乡的特产就无法销售到外地,达不到致富的目的,所以在那个时候修的确实是“路”,可是现在,一座城市的路,挖完填,填了没两天又继续挖,造成交通堵塞不说,让老百姓出行难不说,也是一种变相的浪费,正如有人说,走过最长的路,是“套路”,更是某某地的路。所以修的到底是“路”还是“套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称去衡量。
一年四季更替,除了冬天之外,其余三个季节你都会发现当地的马路被挖了刨,刨了埋的,今天自来水要换管道,挖地三尺,开始“日以继夜”的刨,不在乎周边百姓的夜晚休息,无惧噪音投诉,就是刨,说是为了抢进度,可是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过去了,可算换完了,简简单单给你填埋之后,好好的一条马路被填的参差不齐。没走两天顺畅路,供暖又开始刨,这边供暖一结束,煤气又开始挖。总之这路啊,眼见的堵,成天的修,可这一年时间又有多少天是顺畅路呢?呵呵,至少马路上还能给你好好的铺一铺,居民区里刨完根本不给你好好铺,挖完之后简单的填埋就结束了。弄得好好的一条街路,好像被挫骨扬灰了一般。
不是说不让你修,至少让你有规划的修,各部门虽然分工不同,但至少可以相互合作,财政的资金不是这么浪费的。既然要保障民生,那就应该绞尽脑汁的去想怎样才能花最少的钱做老百姓最喜欢的事情,而不是在这浪费着国家的钱,去反反复复的做些无谓的浪费。要知道产生的垃圾需要多少年才能降解?如果一个地区财政税收达不到要求,还要这么浪费,那就更不应该了。“路”是要修的,可百姓心里的路更要修好,而不是一味的玩“套路”。有关部门真的应该好好整改,至少这个思想还是需要改变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致富的希望永远在路上,可修不完的永远是“套路”。都说“世上本没有套路,只是跟风的人多了,也就成了套路”。这句话是时候应该改改了,“世上本没有烂路,只是挖得多了,再好的路也成了烂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