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刘诗雯以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实现了自己在世乒赛女单赛场上的完美突破,此前六进四强、两次决赛的铩羽而归,如今一朝登顶,可喜可贺。年少成名的她,经历过低谷,走过弯路,如今凤凰涅槃,赛后的眼泪五味杂陈,也许懂她的球迷了解,看乒乓球多年的朋友一样了解,但那种辛酸的滋味或许只有她自己才最有感触。恭喜刘诗雯,正如你说的,你值得这个冠军,即使它来得有些晚。
我还记得当我上高中的时候,2003年吧,刘诗雯进队,打大循环以16胜1负的战绩拿了第一,赢了张怡宁等国家队队员,个子矮小,但是速度很快,近些年来技战术更加的扎实,但是心理上却总是迈不过一些坎。这也正常,竞技体育,战胜对手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战胜自己。2009年横滨世乒赛,刘诗雯进入半决赛输给张怡宁;2010年在莫斯科世乒赛团体决赛中一人丢掉两分,莫斯科的泪水让她消沉过,错失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3年的她在巴黎世乒赛闯入女单决赛,却被如日中天的李晓霞击败,成全了李晓霞的大满贯;2015年苏州世乒赛,一路杀进决赛后,却因丁宁的意外崴脚打乱了自己的节奏错失冠军。去年低迷过一段时间后,一度没有了主管教练的她有些迷茫,但是她还是选择坚持,在这条坚持的路上,对她帮助最大的或许是刘国梁的信任和马琳的帮助。这一次,她卷土重来,半决赛将丁宁击败,还送给国家队队长一个11:0;决赛,11:0再次重演,这一次她终于夺得世乒赛女单冠军。
她的经历,让我想起了张怡宁连续三次世乒赛被王楠击败却依旧能够爬起来屹立乒坛多年,王楠经历过釜山亚运会的低迷后次年世乒赛实现全满贯。每一个运动员的付出都是大家看在眼里的,每一个运动员的辛苦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刘诗雯当年被打乱节奏,也是这种突发状况自己没有及时应对的策略,临场比赛比的是技术,经验,更比的是心理。丁宁在伦敦奥运会,谁都知道那是她夺得大满贯最好的时机,结果半决赛被判了发球后,回去补总结经验,决赛的时候再被叛也只能干掉眼泪却毫无应对之法。很多人说李晓霞在丁宁哭成这样的时候依旧喊叫为自己加油是没有人道主义精神,我想说呵呵,竞技赛场,成王败寇,难不成还让李晓霞动恻隐之心让掉冠军吗?说实话,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运动员,我也一样,我确实不太喜欢诸如郭焱、丁宁这样的运动员,但我不喜欢不代表他们取得的成就和付出的努力,这是值得尊重的,只不过这个人我不喜欢罢了。
再次恭喜小枣,这次拿到混双和女单的冠军,11:0也对对对手的尊重,实力的体现!希望东京再接再厉,窗户纸一旦捅破,那就继续实现自己的突破,别留下遗憾就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