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行实录》读后感:警醒和思考现在和今后的人生

(2018-08-27 03:46:46)
标签:

读后感

分类: 影剧评论
大半夜不睡觉非得写个读后感吗?呵呵,没办法,记性不好,总是希望自己在看完电影、电视剧或者读完一本书之后想要写点什么才行。这个习惯延续了多久我也不知道。要不是最近腰伤在家休养,我也不会买一些书来充实自己。在买书的时候,我也没有习惯去读简介,只要感觉名字吸引我、类别吸引我就好。当然,我的主观印象确实没有让我买过差书,至少我认为我读过的书都有一定价值。不过说实话,我都不记得上一次看一本400多页的书是啥时候了,但是这本书会引发我必要的警醒和思考。
言归正传,我今天要推荐的书是徐浪写的《夜行实录》,用了几个晚上终于把这25个故事看完了,内心深处还是有被震撼到了。这些故事说是虚构,却给人很强烈的代入感和画面感,会让人认同这些故事的真实性,会不自觉的把自己当成主人公来讲述这些“故事”。他不是那种恐怖性文学作品,但却让人看完之后不寒而栗,会让人,特别是喜欢在午夜读书的我读完之后诱发某种不安的情绪。人世间的鬼神之说从未停止过,很多人把黑夜定义为恐惧和鬼神出没的时段,但我却不惧怕鬼神、不惧怕黑暗,因为很多时候人心险恶要比鬼神更加可怕。但是为什么我还是被故事里的一些情节所“惊”到呢,原因就在于这份“真实”的犯罪,其实就发生在我们周遭。就像前两天的凌晨三点半,翻来覆去睡不着!看完一篇“分尸案”就去洗个澡,我在浴帘后面洗着澡,淅沥的水声中依稀听到卫生间的门忽扇忽扇的声响……
其实对于“夜行者”,我是有所耳闻的,他们就好像是那种正义的秘闻记者一样,靠追逐独家或者一手的社会新闻,卖给大媒体来赚钱的自由记者。但是,我对他们还是有一些先入为主的认知,认为他们多数还是把利益摆在前面,良知只是附属品,甚至很多时候是会背弃良知的一种人。他们不是我心中劫富济贫的夜行侠客,倒像是为了挖掘新闻而不折手段的狗仔们。不过,当我看完这本书,品读过这些故事后,我对这个职业还是有所改观的,至少对徐浪和周庸这对组合给予鼓励和掌声的。他们也算是新闻行业工作者,但是他们有着自己的底线和操守,最主要的还是他们拥有人性最根本的善良。像徐浪,他的人设很理智,因为他的经验、因为他的个人能力和聪慧;而周庸的人设则感性许多,你可以感受到这个年轻人有着人性最根本的纯洁和善良,虽然能力欠缺,但却很听话,他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二位的确在很多方面都有互补,我想问问徐浪,就算周庸愿意埋单,他对钱也是没概念,那么你若拿到报“报酬”,会给周庸报销费用和给他属于他的那份佣金吗?这份职业会给他“夜行者”们带来高收入,可同时高风险也在同样等着他们,因为这一行的确很危险,他们很多时候面对的黑帮、人贩子、市井流氓甚至是连环杀手等特殊群体,他们把挖到的新闻卖给大媒体,然后引起官方关注,来解救一些困顿人和事,听起来多么的疯狂和刺激。相信只有大心脏和魄力的人才能担当此重任,对于恐惧,每个人应对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像徐浪这样对待事情出奇的冷静就是一种能力和天赋的体现。就像他所说的,已经发生的事情不值得畏惧,在这个世界上,危险大多来自人心和未发生的事儿。
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堆有的没的,对于故事情节我不剧透,我只是很喜欢这些故事,也知道这些故事背后的一些延展,更加明白这些故事只是社会黑暗面的缩写,那些作恶的之人,他们作恶的手段和方法各不相同,无辜者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伤害,有的伤害甚至会致命,也许这就是人性最真实的写照吧。读过书之后,我不会觉得书中描绘的故事太阴暗了,因为人性的恶是祛除不了的,这些故事的背后,则是希望我们能够认真思考和警醒我们现在和今后的人生。面对真相,面对最真实直接到丑陋,不要逃避,要勇于面对,这个世界上的危险和不安,绝对不会因为我们回避而消失不见。世界上的罪恶,不会因为我们漠不关心而不发生。就像近期滴滴接二连三的发生恶劣的杀人事件,不是你视而不见它就不会发生,危险在现如今的社会里无处不在,死亡和灾难会突然来袭,我们只有不断拓宽自己对于人性理解的宽度和深度,不断加强我们的警惕意识,在危险来临时沉静自若的思考,才能给自己营造转寰的生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闲话亚运8.26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