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勺子》好人到底等不等同与“勺子”

(2016-01-10 22:44:52)
标签:

一个勺子

傻子

影评

讽刺

文艺片

分类: 影剧评论
《一个勺子》好人到底等不等同与“勺子”

    影片《一个勺子》是一部文艺片,看着很平实的一部作品,却被贴上“喜剧”的标签,可我丝毫没有任何想笑的感觉,反而觉得这个社会很讽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很讽刺。“勺子”在西北方言中就是“傻子”的意思,而影片中看似“勺子”的金世佳和被认为是“勺子”的陈建斌上演的戏码更是让人分不清到底什么才是“勺子”?难道好人真的等于“勺子”吗?影片很尖锐的表达了这样的问题,也带给我很多的思考。
    当我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有人问我,这样的文艺片你能看进去吗?我说不知道,说真的,我也不确定我到底能不能看进去,但是既然陈建斌能够凭借此片获得金马奖的“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新导演”两项大奖,就说明演得一定有独特之处。当然,那些颁奖礼的评判标准总是很与众不同,而我的观影选择也不仅仅是为了看他的演技。不过,我从一开始确实有些看不进去,但是随着剧情的深入,我真的想逐渐的了解一下最后金世佳扮演的“勺子”到底如何了?可惜影片没有表示。
    《一个勺子》改编自中篇小说《奔跑的月光》,影片的开头也解释了“勺子”的两个含义。这样一部带有黑色幽默与极端讽刺的故事,直接给我们抛出两个问题,一是好人是不是就等同于傻子?是不是只有傻子才是善良的呢?因为一时的善良,一时的不忍,使得戏中拉条子一家的生活一步步的陷入困境,老婆金枝子在无助中曾喊出“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个小孩子都懂得的谚语。我觉得正因为有了善良,才会有邪恶;有了傻子,才会出现片子,这么看来讽刺的意味也就不言而喻了!戏中,金世佳和拉条子两口子都是善良的,拉条子的儿子是聪明,却又太过聪明,正反面一对比,就给人特别简单直接的理解,就像戏中明明做了好事,却一次次的身陷困境,为什么?很多人努力变得聪明,但有些人的聪明压根就不用在正路上。主人公看上去很悲哀,说真的,整个故事在我看来既悲壮又悲凉。我看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辛酸,看到了有钱人和穷人之间的阶级差异,看到了人与人之间在利益的驱使下变得没有理智。很讽刺的一部电影,很黑色的一部荒诞戏剧。其实从影片中所有人的嘴脸中便可看到人性的善恶美丑,看完后让人忍不住一声叹息。
    陈建斌和金世佳的表现都非常棒,虽然金世佳在戏中只有一句反复的台词,但他演得确实很好,而陈建斌不得不说,老戏骨就是不一样,他将西北最底层的人的语言和身上的真性情都拿捏得非常准确,为这部电影而鼓掌。所以说,没有好票房不代表这部电影不好,好的票房也不代表这部电影就一定好。人们的观影角度不同,习惯不同,理念也不同,好与不好其实也是人们的观感不同罢了。就好像文艺片,本身就是小众情结的嘛!对了,我们还是反思一下自我吧,针对戏中的那句“谁把别人当傻子,谁就是最大的傻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勺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